“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劳动实践育人策略研究课题开题会

玲珑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新课改、新课标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推动我市中小学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研员冯少梅科长于2022年申报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劳动实践育人策略研究》课题。据《襄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领导同意,决定于2023年3月16日上午在鹿头镇吉庄小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召开课题开题会。</span></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包括王辉、马万娟、李争、耿诗婕、杨建勤、张道毅、张心国、马福涛、程忠理、冷少军十位教师,分别来自枣阳市十所不同的中小学学校。</p> 一、开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课题负责人教研室冯少梅科长作开题报告,报告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1.选题缘由、意义和价值;2.核心概念的界定;3.理论依据;4.研究现状;5.研究思路、目标和主要内容;6.研究方法;7.研究计划与实施步骤;8.参考文献。</p> <p class="ql-block">  在提到省内外现状时,以襄阳市两所学校课例现状做比较。一所为老河口实验小学,该校设有四十余人的专兼职劳动教师,并成立劳动教育攻关小组,研究、论证、筛选劳动教材,形成学校自己的劳动手册。</p> <p class="ql-block">  另一所学校为襄阳市红光小学,该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以“三类九课”为主体,打造了具有红光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p>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欣赏一下她们的劳动成果吧!</p> <p class="ql-block">  报告最后,介绍课题组各成员分工。</p> 2.互动研讨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各成员围绕开题报告并结合本校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研讨交流。</p> 3.理论讲座 <p class="ql-block">  课题推荐人教研室孙辉刚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孙科长从五个原则:本地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融合性原则、自治性原则;和五个意识:学习意识、积累意识、写作意识、团队意识、成果意识这两大方面展开交流,并提出一定要把握好“劳动实践育人”的大方向。</p> 4.现场观摩 <p class="ql-block">  观看劳动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教师好课例《种红薯》。</p> <p class="ql-block">  各位教师各抒己见,谈论观课感受,教研员孙科长也对该课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合理应用“数字中国”概念;说课模式要“动态”、要创新;结果需要体现,可加上学生挖、收、洗红薯及品尝红薯的短视频。</p> 5.参观基地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吉庄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  看,学校自制的烤红薯机器!</p> <p class="ql-block">  虽天公不作美,但雨中漫步,也别有一番趣味。</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劳动实践育人策略研究》课题开题会圆满成功!</p>

开题

劳动

育人

中小学

课题

意识

双减

原则

实践

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