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促使广大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济宁一中任城校区在户外草地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水火箭大赛。</p> <p class="ql-block"> 本次比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水火箭活动宣传和报名,时间为2月11日-2月18日。2月22日在水火箭宣讲会上郭龙婷老师介绍水火箭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宣传和动员同学们利用废旧材料和汽水瓶自制一个水火箭,强调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箭体尾翼的对称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水火箭制作及班级初赛,时间为2月25日-3月5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水火箭,进行班级初赛。最终以每班最多三组参赛名额进入决赛。第三个阶段:展示评比,由物理组全体老师共同选出各班火箭的美观奖。另外用一周的时间,各班可轮流到操场调试、发射火箭,根据试射成绩,调整和改进火箭设计。第四个阶段于3月11日下午进行决赛。3月11日,利用下午的自习课,物理社团的同学们提前布置好了比赛场地。在教学楼和综合楼的中心地带,我们拉好了警戒线,并在中间道路上量取了每10米一个的参照点。从操场横向的发射点,一直排到对面跑道,1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从高一开始,各班的选手携带水火箭依次进入发射区发射。主持人石浩阳和张振响重申了比赛规则,各班选手就位、记分员就位、打气员就位、宣传员、纪检员就位。比赛在一次次欢呼声中紧张而又愉快地进行。</p> <p class="ql-block"> 水火箭的发射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了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以此为载体,可以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惯性)、渗透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方面知识。在激烈的竞争过后,比赛顺利结束。感谢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们的鼎力支持,相信通过本次大赛,同学们更加能体会物理的魅力,在未来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次比赛,冠军火箭的射程达到了100米,由高二(七)班田孝严、田乙蓦、刘铭雨的“快船号”获得,创历史新高。</p> <p class="ql-block"> 田孝严、田乙蓦、刘铭雨</p> <p class="ql-block"> 李林函、冯贻举、孙钟骐</p> <p class="ql-block"> 刘芮萌、赵如欣、张蓓璇</p> <p class="ql-block"> 总结下来,火箭飞的远近,与火箭箭体的制作关系很大。箭头的锥形越光滑,箭尾的尾翼越对称,火箭飞行的方向性就越好。发射过程中要对抗的就是空气阻力,速度越大,空气阻力的影响力越大。刚开始塞子塞的越紧,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初速度,如果箭体设计的很好,火箭就有更大的飞行优势;如果箭体设计的不直、或尾翼不对称、尾翼大小不一,初速度造成的大空气阻力就会在最初阶段改变火箭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这次比赛既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也为同学们的高中学生活增添了一份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一等奖同学合照</p> <p class="ql-block"> 二等奖同学合照</p> <p class="ql-block"> 三等奖同学合照</p> <p class="ql-block"> 工作团队合照</p> <p class="ql-block">济宁一中任城校区物理教研组</p><p class="ql-block">撰稿:郭龙婷</p><p class="ql-block">照片:夏芝昌</p><p class="ql-block">编辑:吕玉玺</p><p class="ql-block">审核:卞传军 高岩</p><p class="ql-block">审批:王子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