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很重要,但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书本内容。针对这些误区,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准备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学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以内的加减?</p><p class="ql-block">几百个汉字?</p><p class="ql-block">拼音的书写?</p><p class="ql-block">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然不是。</span> 反而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不愿意专心听讲,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得非常极端,上课都没法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讲,满教室乱跑,让老师非常头疼。</p> 误区一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是从孩子大班开始准备的</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幼儿园的课程是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观察生活、不断探究等游戏作为活动载体(例如主题活动),传递知识和培养习惯。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在进行幼小衔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的三年里,随着孩子们的生理发育和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拥有好的习惯的孩子进入到小学后,学习能力更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b></p> <p class="ql-block">以幼儿园的游戏纸牌为例</p><p class="ql-block">数学纸牌游戏看似是一个动手小游戏,实际也在训练孩子的数理逻辑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玩乐。</p> 误区二 <p class="ql-block">“抢跑”能让孩子适应得更从容</p><p class="ql-block">教育界对于小学阶段的研究有个著名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年级效应</b>”:指在学前阶段就进行了小学知识学习的孩子,一二年级时期重复学习了已知内容,导致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和对学习的不重视,一二年级基础没有夯实的他们,在进入三年级学习新知识时会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导致成绩直线下滑。</p><p class="ql-block">所以“抢跑”行为不亚于揠苗助长。</p> 误区三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科知识储备量</p><p class="ql-block">学龄前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并未进行过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幼儿园阶段以游戏为主,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无法量化或以分数来简单计算。</p><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的标准应该按照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孩子过早进入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可能会因为年龄太小而无法适应难度过高的课程和要求更严格的环境,在课堂中因为能力发展不及适龄孩子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最后导致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整个幼儿园阶段都在为孩子适应小学做准备,那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幼小衔接是幼儿从保育阶段真正走向社会的一个标志阶段。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幼小衔接,家长们重要的是做以下准备👇🏻</p> 01. 家长先“摸底” <p class="ql-block">家长在家帮孩子做幼小衔接的准备,首要就是要了解孩子的自身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p><p class="ql-block">· 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p><p class="ql-block">· 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按时睡眠?</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p> 02. 让孩子了解幼小差异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了解小学吗?他们能说出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吗?这首先需要家长们好好跟孩子讲讲了:</p> · 环境差异· <p class="ql-block">首先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家长们可以在家给孩子找一些有关小学学校的环境图片或者视频,让孩子视觉感知环境的不同。</p> · 学习游戏差异 ·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的,而小学就不一样,有固定的集体上课时间,和学科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长可以具体给孩子解释:</b>幼儿园里有区角游戏,而小学可能更多的是和同伴小组讨论学习;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小学虽然没有玩具,但很多小实验、探索游戏等。</p> · 老师差异 ·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教师是两位带班老师和一位负责孩子生活的保育老师,而小学每个班会有1名班主任,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老师进班教授。</p> · 作息差异 · <p class="ql-block">小学会有固定的上课时间、课间时间,放学时间;幼儿园会有长时间的午睡时间,而小学没有。</p> 3. 培养孩子以下几种良好习惯 · 生活习惯培养 · <p class="ql-block">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p> <p class="ql-block">◆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摆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整理玩具、游戏小任务等。</p> <p class="ql-block">◆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和孩子在家一起制定类似于小学作息时间的一日生活安排表。</p> · 学习习惯培养 ·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倾听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小学课堂,孩子们专心听讲很重要。所以这个时间,在家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比如,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进行提问,或者和孩子玩谈话游戏,随机给孩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前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多陪孩子阅读,不论进入小学是识字还是拼音学习,大量的阅读积累才是王道!</p> <p class="ql-block">◆ 任务意识培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家进行任务游戏活动时,首先不要给孩子太多任务,尽量简单易行,之后逐渐增加任务的种类和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规则意识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孩子讲解守规则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孩子对遵守规则的理解认识。</p> · 良好的心理准备 · <p class="ql-block">◆ 对小学生活感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哥哥姐姐聊一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让孩子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妹妹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幼儿园同伴一起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鼓励孩子们大胆讨论自己对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三年一转眼就会过去,只有真正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小学奠定夯实的基础,孩子们才会在小学更加顺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