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尘烟般《活着》

☁️云朵

<p class="ql-block">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多次在抖音里或者其他文章里有提及和推荐阅读,就活着两个字的书名,已经能隐约感受到一种人生的无奈和苍凉的厚重。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小说和文学书籍更是多如牛毛,五花八门,璀璨各异,应着每个人的阅读偏好,分门别类。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从小喜欢看山海经,故事会点点滴滴的影响,选择性的阅读和电视剧一直不喜欢关于民国后相关情节,脑子里总是装满饥饿,灰头土脸的无奈人生和生活,还有封建愚昧文化和信仰,比起山海经天马行空的故事精彩实在是太残酷和艰辛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活着》这本书今日出现在我眼前的一排柜子里,简单又薄厚适中的书籍外表让我很果断的选择了第一本阅读开始。我笑着对自己说,既然命运让我选择到这里扎根,选择过程也好比故事情节曲折又反复,然而,既然下了决心起步,我就愿意用对待爱情一样的勇气和专情来呵护这一段生涯,面对的所有困难和挑战,都要默默的坚持和付出,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来感受这份缘定三生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书评其实并不重要,一如猜测,娓娓道来的人物故事情节,如打开匣子一样,从最精彩的高光人生,慢慢跌入谷底,再无奈接受困苦人生,为了活下来,极具所能的付出所有的底层劳动换取饱腹生存,悲凉的生活,也有温暖快乐的家庭幸福瞬间,只是如此苦难般的生存环境,又有多少欢愉陪伴?所有的故事主线就是围着福贵主人公,从纨绔子弟的逍遥,到深陷赌博输光家产后赶出家门生存,从气倒父亲,让享受富贵荣华的母亲和媳妇家珍,女儿凤霞落入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开始。封建社会的女人们似乎都是值得称颂的,因为现在社会的女性实在是越来越少的苦难与共,更多的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躲开,倒是那个时代的女人,勤劳又坚忍,善良。面对这样一个男人始终忠诚又善良的对待,全身心包容这个男人和为家庭付出,尤其是家珍营养不良后双腿无力,一次次挣扎着起来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彷佛躺着是罪恶滔天一样,书里多次描述家珍,没有力气也下地坚持干活的情节,想来这才是让我如鲠在喉的感觉,此处省略很多字和眼泪。。。。。。</p><p class="ql-block"> 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命,有如草芥,白天时间就是不断的干活干活,换取微薄的饱腹生存,然而,幸福的快乐也是平等的,有种幸福叫做知足常乐,当你明白再穷尽一生都无法改变命运的时候,选择知足的态度也许是最好的良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龙二作为地主被枪毙开始,福贵开始安慰自己,原来老天是这样让其活着。动荡不安的社会,军阀交战下的老百姓,穷困潦倒,饥不择食的生存,形如草芥的生命,活着似乎都是老天爷手里的沙子,大部分就这样轻飘飘的掉落下来,在死亡面前淡定接受。</p><p class="ql-block"> 穷人家的孩子无忧无虑,却也如浮萍一般,随时可能被老天收了去,凤霞一场发烧变哑巴变残,有庆竟然献血抽血丢了命。二喜,凤霞,苦根,短暂的幸福,往往彰显了悲情的故事情节,离别总是相似,活着却是短暂。述说的是自己的人生,活着却是一种看尽沧桑后的通透。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尘土。</p> <p class="ql-block">  活着本身只是一个过程,时间短暂停留后的自己,如浩瀚无垠的宇宙星辰,闪烁的星星。</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