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海岛八日游记(六)

cuiyubao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由潮州去梅州,看泰安楼、桥溪古韵、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梅州位于广东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梅州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也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州还是全国重点侨乡、港澳台同胞重要祖籍地。祖籍梅州的华人华侨有500多万,台胞180万。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落成。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大埔泰安楼,简称泰安楼,又称泰安围,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其实就在大埔县城边上。</p><p class="ql-block">泰安楼占地总面积668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136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多个房间。</p><p class="ql-block">大埔泰安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砖石木结构的大埔泰安楼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第一层墙宽为0.92米,第三层墙宽0.44米,第一、二层外墙为石墙,第三层外墙及内墙为砖墙。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第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第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除前走廊外还设有后走廊。第一、二层不设窗,第三层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1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p><p class="ql-block">世人多知道福建永定的土楼,而泰安楼则是中国少见的石方楼,被誉为“客家的水立方”。2000年底,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此楼考察后,认为该楼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历史人文博物馆”。2002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车到雁南飞景区。实际上雁南飞景区只是一座茶田,初建于一九九五年,在梅州的阴那山山麓之下。放眼四望,但见群山环抱,茶田叠翠,果园葱绿,百花盛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人多会喝茶,而真正去过茶园的不多,故而阴即山麓下的茶田变成了游览景区。茶田见得多了,云南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思茅更有万亩茶园,这雁南飞茶田是小巫见大巫了。未下车游览,坐电瓶车上山,来到桥溪古韵景区。</p><p class="ql-block">所谓桥溪古韵,实为深山坳里的桥溪村,落有明清时期兴建的16座客家传统民居。这些民居保存完好,质朴却又不失宏伟。由于环境优美,人们便给起了桥溪古韵这个好听的带有诗意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一湖幽幽碧水映衬着茂密植被,幽静与古朴扑面而来。听着溪水声,沿路而入,只见群山簇拥中的村庄若隐若现。随着山势而建的民居群落,在这寂静的山村中,益显大气、古朴。继善楼、世德楼、宝善楼、世安居等建筑,都颇具规模,有的有百年历史。这些风格相似而又各具特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构成了桥溪村特有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截至2016年,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馆藏有国家二级、三级文物数十件,如孙中山楷书“博爱”书法作品一幅,属于国家二级文物;两件国家三级文物——清光绪青白釉把手盖盆两件和清木活字粒一套。在“地标围屋”展厅内,有一座乾隆十九年间(1755年)客家祠堂抬梁式梁架,呈品字型,通体呈暗褐色,梁上有贴金雕花图案,重达数千斤。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其结构与清朝皇家建筑主梁架基本相同。</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还有反映客家文化的青铜组雕,雄伟大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