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底子的余杭镇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

天涯如梦

<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说完了老底子的余杭雨伞社和余杭竹器社,准备接着写点当年的余杭扫帚和笔管生产合作社,然而,面对着空白的电脑屏幕,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些余杭老底子的故事现在还有谁会感兴趣呢?是啊,曾经二千年的余杭古镇,一条巷子、一幢建筑、一个传说都凝结历朝历代的地方人文典故和文化,承载着多少古镇人的记忆和乡愁。随着老余杭直街区块的全面拆迁,原有的老街、巷子、建筑等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几乎都荡然无存了。二千年的历史见证也好、民间故事也罢,这一切也都失去了原有的文脉和承载的基础了。好在《余杭时报》“苕溪水”、《苔溪》季刊的“古邑钩沉”、“南渠觅往”等栏目,大力挖掘和保护濒临失传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努力留住老余杭古镇的文脉与乡愁,尽可能地使古镇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基因得以保留和延续,为新生代的余杭年轻人增添些许的文化生活色彩。言归正传:余杭的中泰、百丈及毗邻的临安、安吉一带都盛产毛竹,早年的老余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是毛竹及毛竹梢(制做扫帚的主原料)等副产品的集散地,因而,在余杭一向有扎制竹丝扫帚的手工行业。话说老底子的余杭扫帚生产合作社,还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的“余杭地方国有棉织厂”说起。1956年镇棉织厂有服装加工、鞋业、(弹)棉花、(制)棉线和染坊等业务,隶属临安手工业局管辖。由范春林任书记兼厂长,冯倍增任副厂长,曹文伟任办公室主任。1958年,棉织厂设立扫帚车间,两年后该车间析出成立了扫帚生产合作社。1960年余杭与临安分开后,该合作社划归余杭手工业局管辖。据创业元老们述说,当年设立扫帚车间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小插曲。那时,工厂的棉线生意清淡,一直停停做做,棉线加工组的工人经常无活可干,于是想与其干等着,能否做些别的产品来弥补生产任务不足呢?大伙七嘴八舌也出了不少“瘦主意”,其中有人慢条斯理地说道:依我看,我们还是做竹丝扫帚吧!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咦,这跟做棉线差的也太远了吧?“我看玉台弄口那个竹丝扫帚摊每日生意红火,边做边卖常常还供不应求呢……”大伙思来想去觉得也可以试试。说干就干,大伙分头找来一些竹丝、竹子和竹篾开始试扎,都说“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果然不假,其实扎扫帚也是个技术活,看看容易扎起来却不并不是那回事,扎着扎着就扎成了掸帚。咋办捏?棉线小组派出了4个工人去玉台弄口“偷拳头”(意喻:学技术),一连几天都假装闲逛似地在竹丝扫帚摊边上打转悠,暗地里</p> <p class="ql-block">扫帚的生产场地在余杭镇新生街的白家弄的东面,为二层木结构的民居用房,是向余杭镇房管所租用的。扫帚生产小组最初时的主要成员有:杨家顺、杨阿五、杨美珠、朱锦祥、余志超、张阿毛、金有娣、杨阿兰、金有娣、岑洪潮、鲍雪晰、冯倍增、陆根法、程雅珍、葛茶英等21人。从1963年起,扫帚生产合作社陆续从社会上招入了第一批学徒工,李以勤、李佩鑫、洪有方、闻根虎、陆根法、胡宗畏等年青人相继进入了合作社。冯倍增任扫帚生产合作社首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秦洪潮任生产委员,杨阿兰任财务委员。当年扫帚生意最旺盛的季节,“蹉扫帚丝”是余杭镇上一大景观,空旷之处晒满了一把把的毛竹梢头。记得当时蹉一大梱扫帚丝的工钱才6分钱,作为一项家属福利,扫帚社、竹器社的社员家属时不时地能领到几大梱毛竹梢头回家去蹉,当年,我家也享受过这“福利”呢。常常躲在树荫下,头戴破草帽,脚踩破套鞋,坐在竹椅上双手撑着椅子,将一把把毛竹梢头搁在泥地上双脚使劲来回蹉动着,不多会儿便汗流浃背,全身沾满了灰尘和竹叶屑,着实痒的不行啊,完事后一头扎进苕溪,那真叫一个爽啊……蹉下来的竹叶也不肯浪费,装进袋子带回家去当作烧饭做菜的柴火用。至1970年三个合作社合并,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的资产有8万左右,包括资金、原材料和半成品。</p> <p class="ql-block">再说笔管生产合作社。跟余杭著名的清水丝棉、纸伞一样,以苦竹为原料的余杭笔管也曾经是余杭的地方名产之一。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苦竹心实性坚,又名雪竹。文山出者可为笔管,武山出者可为箭杆,故亦称文武竹。”“笔管以苦竹为之,其节疏,其体劲直,虽久不裂,故制以为文房之用,亦土贡也”。余杭笔管原料主要产于中桥、泰山一带,且数中桥乡杨岭所产的质量最好。民国时期余杭县城有笔管行11家。杨乃武之婿也曾涉足此业,开设仰记笔管行。余杭笔管远销京、沪、苏、豫、赣和华北、东北诸省,以及省内各地区。1962年余杭成立了街道笔管生产小组,后为街道工业的笔管车间。笔管生产合作小组当时主要从周围山区农村收购山上的小竹,然后按毛笔笔管的长度截取,经挑选、晒干、打件后卖到湖州、江苏等一些制笔厂。笔管生产合作小组的生产场地一直设在新生街孙家弄的西侧,也是四开间的二层木结构的民用房,笔管生产合作小组第一任负责人是吴植民。笔管生产的过程相当简单,无非就是截料、䁁晒、分类、打件(将不同长短精细的笔管原料包装成饼状),当年的孙家道地就是笔管社的晒场,那时我就读于苕溪小学在孙家道地的三个班级,下课时同学们喜欢冲进晒满笔管的篾席上或躺或踩着笔管滑着玩。生产笔管的利润极为微薄,无非是赚些加工费而已,生意清淡且业务量很小。1965年,余杭镇街道工业办事处撤消,时任扫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冯倍增为照顾这些社员,将笔管和竹建小组并入扫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老底子的余杭镇笔管扫帚生产合作社的由来。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生产的扫帚、笔管基本上都是销往外省的,由于质量好、适用性强,很受外省经销商的欢迎。其中,扫帚产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一直是供不应求,在窄窄的直街上,常常能看见外省的车子排着长长的车队等着装货,以致于连原先做竹器和雨伞二个合作社也在悄悄地做扫帚了。传统的手工业产品能有如此好的生意,扫帚笔管生产合作社为此还常常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表扬。最终,1970年9月,笔管扫帚合作社跟雨伞、竹器合作社合并后成立余杭镇竹器雨具厂———即如今华立集团的前身企业。</p> <p class="ql-block">历史链接:1951年,在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和省委农村余杭工作组的指导下,组建了余杭雨伞生产合作小组。1953年年初改为余杭雨伞生产合作社。《毛选》中提到走合作化道路中,浙江省七个手工业合作社之一,就是余杭雨伞生产合作社。1951年和1953年12月,余杭镇上从事竹器制作的篾匝们自发组织起二个竹器生产小组。1954年7月,二个竹器生产小组合并组建余杭竹器生产合作社。1960年,组建扫余杭扫帚生产小组,1963年组建余杭扫帚生产合作社。1965年,笔管和竹建二个生产合作小组并入余杭扫帚生产小组,改名为余杭镇笔管扫帚竹建生产合作社。1970年9月,由余杭镇雨伞生产合作社、余杭镇竹器生产合作社和余杭镇笔管扫帚竹建生产合作社三个单位合并,组建了余杭竹器雨具厂,当时共有职工188名。</p> <p class="ql-block">写在后面: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余杭镇三个手工业合作社故事述说完了。其实,当年在国家推行走合作化道路时期,老余杭镇还有木器社、铁器社、建筑社、元木社、棕麻社、豆腐社、鞋业社、弹花社、丝绵社、采石社、理发社、五金车修社、钟刻社、服装社、黄沙社、五金机电社等等好多的合作社,而这些合作社大都是日后诸多老余杭二轻、商业、街道企业的前身,为余杭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切也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华立的前身企业——三个竹制品生产合作社的情况会如此翔实?这首先得感谢文中当年的前辈们,他(她)们文化虽然低但记忆力超强,早年的创业历史和故事都珍藏在他们的脑海里;其次得感谢华立掌门人老汪,他曾说:华立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业史,一定要化时间、精力、成本去收集华立历史的资料,包括文字材料、照片、实物、老人回忆录等,这些都是我们创业征程的精神财富!因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华立就曾数次收集整理并编纂过《华立大事记》等企业史料;在新世纪的前夕,为编纂《华立三十年》大型画册,我曾经组织并参与对三个合作社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料创业故事的深度挖掘工作,多次组织老工人座谈回忆、拍摄历史遗址、征集资料、布置历史馆,后又编纂了《华立四十年》大型画册,从而为这三个合作社留下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历史脉络和前辈们昔日艰难的创业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