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滁州 · 张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波,这个浩瀚无垠的名字,在我的脑海里详记了五十多年。每当我在闲暇之余都能想到闻海波,因为他是我初高中时最要好的同学,也可称为特知己吧!他那双明亮的大眼,始终闪烁着友谊的光芒,非常让人感觉有亲和力,同时也让人有种特有的严肃感,他的思想表现,都反应在那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里,真是眼睛是灵魂的窗口和做人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海波,小我一岁,中等身材,他是初二时从芜湖市转学到我们班的。因为他那双特有的眼睛和顽皮的精神很让人注目,再加他又是芜湖市转来的孩子更让人刮目相看,他足球踢的精彩飞扬,全校学生人人皆知。他的父亲是老革命,后任县供电所所长,他家住在供电所大院子里的最后一排房子,另加一个大院,当年我常到他家去玩。</p> <p class="ql-block">当年海波的拳脚在学校享有小名,他由于是从外地过来的,过头也不算高,年龄又小,所以常有人欺负他,几次都是因为他人的欺霸与他发生矛盾,后通过拳脚相争,全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他那“转身封眼拳”,打的人防不胜防,打的人晕头转向,胜利的桂冠自然由他取得。从此他在学校的名声大噪,无人再敢欺负他了。江山是打下来的,那是一点不假。</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在芜湖少年体工队受过训,他家刀枪棍棒样样齐全,就像古代武馆,威严武略。他的口头禅就是“四两拨千斤”。他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学的是开拖拉机,实习在藕塘公社。高中毕业后由于他父亲前两年就调到淮南供电局任职,他在定远读完高中便回淮南了。</p> <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也就是1981年左右,他从部·队探亲回淮南,顺便到定远来看我,他身着便装,精神抖擞,一身锐气。他告诉我,他回淮南后,也下放到了农村,后又参军入伍,现在北·京卫·戍·区特务连当兵,其他也就没说什么了。海波远道而来,定远的同学们自然欢聚一堂,不醉不散,开心无比。</p> <p class="ql-block">1983年我到淮南参加全省中药材交流会,住在洞山宾馆,那时我听说海波己转业到淮南供电局任保卫科负责人,于是我拨通了电话,并到淮南供电局保卫科找他,只见他身穿退伍戎装,武装整齐,腰挎手~枪,豪不威武,当时我想军人就是军人,什么时候都是军威不减。</p> <p class="ql-block">事隔三十多年后,我才知道他原在的北·京卫·戍·区是专门保卫中~南~海的。他常在中~南~海进进出出,曾是宋·任·穷的贴身警卫,他说首长的一切都是保密的,他们的行动也是保密的。他从一入伍开始,部·队首长给他们的军训就是一切保密,一切服从命令,让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永世不得外传,这就铁律,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他当年曾身临其境过许多中·央内部发生过的大事,北·京的许多政·治·风云变化,他都知晓。</p> <p class="ql-block">他是位见过大世面的人,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真正的共·和·国卫士。他是神秘的军人,是处处出彩的勇士,常人是做不到的,在他的肚子里深藏着许多国家大事和难忘的记忆,又有许多难以启齿的无奈,他有着说不完的轶事,道不尽的酸甜苦辣,但只有他自己自编自册,永藏心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精彩的故事将永远伴随着他一生。</p> <p class="ql-block">淮南一别,由于我的动荡,我们便失去了联系。那时通讯不发达,交通又不便,各自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一别就是三十多年。2020年,我通过其他渠道,得知了海波的手机号码,于是我拨通了他的手机,在耳机里我们如同久别重逢搂头报颈的故人,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真是切切私语,聊聊不尽,按照我们的约定,没多久,我们便在故乡定远欢快地相见了。真是:“故乡见故人,故人几多情,夜深聊不尽,重逢格外亲!”酒后我们住在龙星宾馆,有着谈不尽的往事,说不完的经历。叙不清的真情,对于海波的军旅生涯,只是点到为止,不必深问。</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让我最高兴的,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是,海波在这三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竟然弃武从文,最后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退休。他说他在供电局保卫科干了几年后,意识到在这个大而技术强的单位,从武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于是他便重温复习书本,后来考上了电力大学,毕业后转岗到单位业务技术工作,后晋升到总工程师直至退休。我不能不为这位老同学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真正的文武奇才,不虚此生。</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份他给我电话,说是想到滁州来看看滁州的几位老同学,我当然举双手欢迎。但有件事让我有所担忧,那就是在初中时他于苏汉培曾发生过不快之事,如这次见面是否会矛盾再起不欢而散?</p> <p class="ql-block">汉培也是军人出身,练有一身铁骨,打架摔跤无不获胜,他凭借着自己的一身功夫,在税务部门管理个体市场,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为人钢直,不骄不躁,虽是领导,无一点官架,与群众百姓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当地的个性户都说他是百姓的好所长,人民的好公扑。后他升为局长仍然和往常一点,身无官架,一心为民。</p><p class="ql-block">他的口头禅是“我汉培还是汉培”。他在酒场上更是一马当先,从不懒酒,有一次,我请他帮我与某人喝酒,他把这个人当场喝的磕掉两颗门牙,他仍端坐无事,一派英勇气慨。</p><p class="ql-block">汉培的为人做事,我从内心里佩服,但这次两位英雄若相见,会有什么结局,我心里没有一点底,万一酒过三巡,旧事重叙,两位勇士各不相让,那可不是一般人的相争,各怀绝技,各有内功,那后果不敢想象。我考虑再三,经双方征求意见,我如释重负。</p> <p class="ql-block">相聚那天两位英雄抱头相欢,握手言好,我们一同游琅琊,逛滁城,中午晚上美酒相伴,两位英雄一直礼尚往来,相互彬彬有礼。通过两位军·人的相见,让我真正的意识到,部·队是个大课堂,即是锻炼人又是教育人的好地方。两位英雄通过生活的洗礼,自我的升华,工作的锤练,已不是一般觉悟的人了。何为高素?何为出众?何为上等?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6日,我们几位同学受海波之盛情,去淮南一游,看寿县古城,观淮南古人,海波全程陪同,吃喝住安排的井然有序。让我们品尝到了八公山最有名的“豆腐宴”,淮南最地道的地方土菜,和最正宗的“淮南牛肉汤”。他领我们游玩寿县古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的古墓、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墓塚,以及八公山上的“碧霞祠”。让我们玩的开心,吃的舒心,叙的称心。不过也让这位老同学破费了不少,这次旅行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更是最满意友情的欢聚。</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来,从微信交流中不难看出,海波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特别是重大原则问题更是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在重大的国际风波上着重强调国际法,以法治乱,对侵略者痛之有恨,毫不留情,他不徇私情以察国际,真是从中~南~海走出来的人啊!对同学、对朋友更是倍加有爱,爱憎分明,从不搞一团和气,那种军人的作风,永远保持。不愧是有血有肉的思想灵魂工程师,他在各方面都能遥遥领先,诗词歌赋频频而出,古玩收藏先人一筹,旅游出国不断陶冶,同时又有行善之心,为百姓做好事,为穷人捐资募捐,海波啊!你真是时代的精英,众人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海波必定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当年给国家·领·导人当过警卫,常出入于中~南~海,以我这支秃笔很难写好他精彩的人生,只是写点我个人心中印象的闻海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