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在,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方式。从“忙趁东风放纸鸢”到“蓬头稚子学垂纶”,在跳绳,打篮球,丢沙包,赛跑等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快乐,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兴起,泥沙俱下,向青少年扑面而来,对孩子们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3月14日大同市平城区十七校一年级一班组织开展“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主题班会。</p> <p class="ql-block"> 主题班会上,班主任组织学生通过课件,图片,案例分析,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解读沉迷网络的危害,尤其是对学习,生活,身心的不良影响,引导同学们积极正确的对待网络,使用网络,如何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文明用网。并且让学生知道网络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但无节制不理智的玩网络游戏会导致精神颓废,荒废学业,甚至走上歧途。</p> <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①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与孩子达成共识很重要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完全禁止使用手机不切合实际也不必要,当家长需要使用手机时,可以跟孩子商量,这样设定好时间、界限,又能平等沟通,这样一来使用手机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便不会有疏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②过分依赖手机时,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当家长使用手机,不是合理的工作或放松需要,而是养成无故刷手机的习惯时,就需要特别的自我约束了。可以尝试离手机远一点,把它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③高质量的陪伴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要有语言和肢体的交流,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正确接触网络,合理利用电子产品,孩子们将有更多时间走进山川,亲近自然,听虫鸣鸟啼,看绿水青山;也将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孩子们积极地进行了讨论,深化了自己对沉迷网络游戏危害的认识,纷纷表示要正确利用网络,养成健康绿色网络习惯,促进自己健康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本真十七</p><p class="ql-block"> 校训:立德励行 立学励知</p><p class="ql-block"> 校风:正思 正言 正行 正气</p><p class="ql-block"> 教风:尊重 赏识 唤醒 激发</p><p class="ql-block"> 学风:愿学 会学 乐学 善学</p><p class="ql-block">美编:王红,郝莎伟</p><p class="ql-block">审核:武秀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