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楼小学孙永凯]“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落实核心素养

中楼小学-孙永凯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6日下午,中楼镇前姚埠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观看学习了刘加霞教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落实核心素养》的讲座,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运用这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次教研,我将努力以此为目标,探求新的教学方式,使其走进课堂,走进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教授首先给我们介绍小学数学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理论及政策 <p class="ql-block">一、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政策与理论基础刘教授从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出发,展示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评价不仅仅是考试(抽测),但考试是促进教育目标决定“评什么",目标分析明确“学什么”就明确,在此基础上“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有效。“评-学-教”一体化,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基于目标设计好任务(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检验是学习效果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p><p class="ql-block">明确预期成果,确定可接受的依据/证据,设计课堂活动。</p><p class="ql-block">评价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呢?刘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三点:</p><p class="ql-block">1.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哪些证据表明能达成目标。</p><p class="ql-block">2.为达成学习目标,设计“好任务”。</p><p class="ql-block">3.依据“评价量规”诊断学生、“干预”让学生达成目标(原有水平走向目标水平)。</p> 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刘教授以二年级认识长度为例,系统的讲述了关于量感的教学评</p> <p class="ql-block">物体长度:比较长短、测量长短</p><p class="ql-block">1测量对象:实物?线段的长度,是否要先学线段?</p><p class="ql-block">2.度量的本质:单位的个数谁作单位?</p><p class="ql-block">单位的多样性到统一性选择合适的单位</p><p class="ql-block">3.量的基本属性:合同性、有限可加性、</p><p class="ql-block">运动不变性、传递性等</p><p class="ql-block">本单元指向量感的行为目标以及表现标准</p><p class="ql-block">1.初步认识度量的意义即“测量单位”的累加,单位个数即长度值。体会统一单位必要性,初步感悟“长度”是物体的可测属性。</p><p class="ql-block">2.认识米和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头脑中初步形成1厘米(米)的长度观念即可以举出长度大约1厘米(米)的实物。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限</p><p class="ql-block">3.能够正确判断出“线段”,能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并按给定的数值画出线段,感悟线段的长度就是测量单位的个数。</p><p class="ql-block">4.能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p> 评学教一体化 <p class="ql-block">改为表现性任务,有助于学生“真思考、真表现”请你任意确定至少3名同学做套圈游戏,应该怎样站位才更公平?请画出设计图并说明理由。同时请思考两个问题:我借助了哪些经验和知识;研究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p><p class="ql-block">“评-学-教”一体化教学主要强调</p><p class="ql-block">1.能力或素养目标要可操作、可检测、可评价</p><p class="ql-block">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价值学习任务,并设计指向这一任务的具体评价量规(评分规则)</p><p class="ql-block">3教师根据指向特定任务的评价量规有效组织、调控课堂,以提升教学质量,避免无效教学。</p><p class="ql-block">(数学学习要避免“会的更会,不会的永远不会”,每位学生实现“增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评价观:“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p><p class="ql-block">•真正从“学生"角度看待“答案”</p><p class="ql-block">•宽容地理解学生</p><p class="ql-block">•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增值性评价入心、入脑</p> 老师们的学习反思 <p class="ql-block">陈祥夫学习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苏云学习反思: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学生群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要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剔除过程中无用的环节,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p> <p class="ql-block">卢立荣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小组或全班交流分享;教师适时讲解、总结;适时、适度的练习。这五个环节都与评价紧密相连。教学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教学之中,应该要以目标为导向,将教学与评价相结合,发现学生语言技能与运用的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创设合适的学习活动,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从而发挥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p> <p class="ql-block">孙永凯的学习反思:认识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对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也就是说,“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p> <p class="ql-block">这次培训,让我受到心灵的洗礼。“教学是慢的艺术”,可在工作中有专家的指导,有榜样的激励作用,她们很悉心地解答我的疑惑,她们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亳无保留的传授给我,满怀期待的希望我进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吧!</p>

教学

评价

学生

学习

以评

长度

目标

课堂

线段

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