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执行】家庭变故对簿公堂 法院巧执行促结案

邯山区人民法院

<p class="ql-block">  “感谢法官,谢谢您帮我们解决了家里的纠纷,不仅解决了案件,还解开了我们心里的‘疙瘩’。”在签完和解协议后,申请执行人张某甲激动地说道。在一起因家庭变故引发的纠纷案件中,邯山法院执行干警通过耐心执行,巧妙化解,最终给本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基本案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张某甲的儿子张某乙与被告李某系夫妻关系,夫妻二人婚后买房时从父亲张某甲和姑姑张某丙处借款用于购房。2019年10月张某乙突发疾病去世,去世前借款仍未偿还。</span></p> <p class="ql-block">【审理裁判】</p><p class="ql-block"> 因矛盾无法化解,姑姑张某丙到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偿还借款8万余元,法院经审理判决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李某应予偿还。与此同时,父亲张某甲也将儿媳诉至法院,要求偿还购房借款13万余元,经法院组织调解,李某同意分期偿还借款。</p> <p class="ql-block">【执行化解】</p><p class="ql-block"> 由于李某并未按照判决和调解的义务偿还借款,张某甲和张某丙分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进入执行程序后,我院执行法官考虑到该案为家庭纠纷,张某甲的儿子虽然病故,但其仍有孙子存在维系亲情,若强制执行可能会导致矛盾加深,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试图化解矛盾,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矛盾和诉讼带来的影响,双方起初都不太配合。法官多次通过打电话、微信群聊等方式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线上”沟通,并从社会家庭、亲情、法理等多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此外,执行法官还来到被执行人所在的村庄调解组织,并联系了双方亲属共同进行调解工作。最终李某同意配合法院工作,愿意尽快偿还借款,将购买的房产拍卖,但房产拍卖流拍。为了双方当事人今后生活考虑,执行法官没有就此结案,而是继续寻找双方都满意的调解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李某先偿还张某甲和张某丙部分款项,其余借款按月偿还,当事人心中的“大疙瘩”终于解开了。</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邯山法院坚持分类施策做好执行工作,对于家事案件坚持“教育引导为主,信用惩戒为辅”原则,构建完善了家事案件联动执行机制,在法理与情理之中找到平衡点,让执行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p>

执行

借款

偿还

张某

法院

李某

法官

双方

调解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