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年3月16日下午,以“上海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活动通过公开教学、微报告、专家点评等形式呈现了上海对“核心素养下学习任务设计”的思考、探索与实践。莘县春笋学校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观摩、学习。</h3> <h3>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教师项羽成执教《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课前她借助数字教学平台的“备课助手”精心备课,课上通过数字教学平台的“教学助手”及时发布课堂任务单,指导学生概括“我”的人生经历,推断“我”的志向,通过分析写母亲的材料与“我”的经历之间的关联,进而推断出了母亲对“我”的价值和意义,提炼出了“我”对母亲的情感。从现场教学中,能深刻感受到数字化背景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为直观、清晰,教师的指导、反馈更加高效,课堂教学更为精准。<br>松江区第六中学教师夏珅彬执教《藤野先生》第二课时。课前她通过数字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并推送背景资料卡,课上指导学生点评预习任务,概括看似与藤野先生不直接相关的材料,通过“教学助手”发布课堂任务单,指导学生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提炼藤野先生的关怀对“我”的价值意义,进而解决“作者为什么写藤野先生”这个核心问题。<br>与会教师观看了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张照宇执教的《美丽的颜色》第二课时教学视频。课堂上,教师利用数字教学平台的“教学助手”发布“推断卡”任务单,指导学生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通过梳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关系,推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情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提炼两节课的学习路径及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学习路径,对该单元的教学进行了结构化梳理。 </h3> <h3> 三位教师都利用数字化平台发布任务、收取结果,及时检验并反馈学生所学,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了他们的深度思考,让课堂更加高效。<br></h3> <h3>此次活动,对教师们而言,不仅再次内化了“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的理念,更明确了实现这一理念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途径,为教师们在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新闻教学指明了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