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

月亮

<p class="ql-block">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背着书包,三五成群,走在放学路上,这样的场景现在看不到了,在我,却是上小学时光中最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阳高了,田野绿了,南风暖了;暖风在泛绿的田野上晃动着春阳投下的涟漪,一圈圈地晕开,整个世界都豁然明亮了。教室里的读书声随着春日渐长,嘹亮起来了,田地里忙忙碌碌的农民,也开始耕种春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学的钟声响起,悠长悠远,朗朗读书声,转换成叽叽喳喳的欢笑声,从教室涌出,一簇簇,一串串,流向学校的各个角落,最后丢落在上学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眼看着路边的杨柳枝柔软了起来,一串串嫩黄的叶子不停地伸展,在春风里荡秋千,对于爱玩的孩子们来说,柳枝是制作柳笛的好材料,可不能放过。上树折下合适的柳枝,两手的拇指食指飞快地拧动,轻松地抽出柳骨,褪下外皮,用小刀裁开,一个个柳笛瞬间完工。看看伙伴们,手里的柳笛长短不一、粗细各异;随即,鼓腮吹气、柳笛响起,邻村伙伴们的柳笛声,也不约而同汇在一起,合奏出一部弥漫着乡野气息的交响曲,柳笛声高高低低、你呼我应,摇曳着孩子们的热闹与欢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面在不经意间长高了,把地面遮得严严实实,这时候,会偶然见到蜥蜴从路上慌慌张张穿过,钻入对面麦垄的时候,突然静止下来,机灵地扭头回望,招引得同行的男孩子,顺着麦垄撵着蜥蜴跑,逮住给家里的鸭鹅吃。据说蜥蜴遇到威胁,是不会拐弯的,直着往前跑,被一脚踩住;等掀起脚逮它的时候,尾巴就断掉了,断尾不停扭动,蜥蜴却趁机从脚底下溜走,人就会赶紧捂着头乱挠。因为听人说,断掉的尾巴摆动是蜥蜴在诅咒伤害它的人,并且断尾会跑到头上去。出于畏惧心理,我没有逮过蜥蜴,不过,断掉的尾巴是见过的,也没有见跑到谁的头上去,只是扭动一会儿,就不动了。后来学了生物,知道那是它们断尾求生的本能,断尾的扭动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力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苗返青的时候,灌溉的机井就日夜欢叫起来,路边的沟沿上,整天湿茵茵的,茅草尖钻出来了,开始是紫色的小芽芽,等它长约两寸高的时候,下边的肚子就会鼓起来,那是孕育的茅草穗。两个指头捏住,轻轻提起,茅草尖齐齐地从枝节处断开,鼓的肚子太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好,要找大小合适的,这个全凭经验了。遇到茂密的地方,一会儿提一把。把毛草尖外皮一层层剥开,里边的茅草穗刚刚滋生,嫩得一揉即碎,放在嘴里,咬一下,甜丝丝的,是乡村孩子春季从自然界寻觅的最早的“零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毛草尖,榆钱相比来说更受欢迎,等榆钱逐渐散开,就会有机灵的男孩子哧溜哧溜爬上树,折下枝条向下扔,仰着脸呼喊的同伴争着伸手接下,哄抢着吃,有的连榆钱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拍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学路上的时光,折叠在记忆的最深处,一打开全是欢乐、童趣,纷纷从脑子中跳出来。这是我与自然、社会连接的开始,也是人生出发的最初旅程。</p>

蜥蜴

断尾

茅草

柳笛

榆钱

断掉

路上

扭动

放学

哧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