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努力遇见青春,便有了春华和秋实。理想遇见远方,便有了诗意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解读教材能力,打造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2023年3月16日上午,红旗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新课标培训及研讨活动。</p> 课堂篇 <p class="ql-block"> 刘曙慧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研讨课—《猫》。刘老师立足新课标,探寻课堂新样式,创设性地从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等方面展开多维度、深层次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刘老师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得来全不费功夫”。</p> <p class="ql-block"> 纵观整节课,刘老师课堂语言缜密,教学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发言积极,无不展示了一节高效有效的学习进程,真正意义地落实了双减课堂的实效性。</p> 讲座篇 <p class="ql-block"> 上完课后,刘曙慧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任务群下—如何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刘老师表示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理念,是对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果的提炼与总结。以学习任务群形态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既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突破,也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当下缺乏与新课程标准配套教材的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利用统编教材资源,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承接到当下的语文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刘老师让我们了解新课程标准设置的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分别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代表着语文课程不同的功能取向。在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系上,我们需要对统编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重新进行审视厘清,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定位入群,这是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前提。刘老师还举出具体课例,帮助我们研判内容组织,实施学习单位转向。</p> <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 ,让我们意识到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学习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语文教师要站在一个系统的视角看待每篇课文的学习,每个语文知识点的获得,每项语文能力的形成,不能单一、碎片、孤立地教学。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并在教学中实施,可以比较理想地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功能。</p> 研讨篇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红英校长和许喜兰副校长全程参与到学校研讨活动中。 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教研氛围浓厚。</span></p> <p class="ql-block">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次研讨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从而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都会有很大帮助。老师们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李红英校长希望教师们能够将此次活动作为一个契机,不断厚植文化底蕴,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此次会议既是整个学期教学活动的良好开端,更是学校推进各学科大单元教学的开局和起步</p> <p class="ql-block">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每一次的专业探究,都会使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得以加强。每一次教研活动展示的是一个学科组的集体智慧,这样激烈研讨和智慧碰撞教研对我们的一线老师的帮助不言而喻。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们会在思维的碰撞中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在教研时光中激荡出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撰稿:尹彩平</p><p class="ql-block">图片:尹彩平</p><p class="ql-block">审稿:许喜兰</p><p class="ql-block">定稿:李红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