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爱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爱听电台广播里的说书《三国演义》,对故事中的英雄十分敬仰。今年2月27日上午,我们一行6人来到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的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游览。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p> <p class="ql-block"> 三国赤壁古战场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赤壁大战陈列馆、赤壁碑廊、千年银杏、三国雕塑园等。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神武台</p><p class="ql-block"> 赤壁之战周瑜点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神武台前我们也抡起了大刀长矛</p> <p class="ql-block"> 解放牌变形关公</p><p class="ql-block"> 关公:中国忠义之士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武财神,蕴含着东方文明古国干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解放:中国第一辆汽车,中国近现代自主工人的代表,无任何商业包装的朴实无华劳动者的代表。变形金刚:影响了全中国乃至全球几代人的新文化代表,也是当代西方流行文化渗透东方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解.放》是中央美术学院毕横所设计的一个由解放牌货车改造而成,以关公形象为蓝本的变形金刚作品,并为其取名为"解放牌变形关公"。</p> <p class="ql-block"> 走上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凤雏庵位于南屏山东南的金窑山上。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走近金弯山,山门横额上"赤壁古风"几个大字赫然醒目。原建筑简陋,后世屡次扩建,但又迭遭兵焚。现存殿室数间,系清道光二十六年重建,建国后曾维修,青砖灰瓦,甚为古朴。主室有庞统塑像,撩眉卷须,庄严刚毅:配室一置图书,一作客房,异常明洁。</p><p class="ql-block"> 庵堂周围,山径崎岖,苔痕布秀;尤其古树参差,常聚异鸟飞鸣,苍干虬枝,间有枯藤缠绕,其中一棵千年以上的银杏,绿叶森森,参天覆地。</p><p class="ql-block"> 凤雏庵建于1846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一间,面积300平方米,正殿供奉凤雏先生全身塑像,神龛两侧有对联一副:"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对造物主的忌才表示怨愤,对庞统早逝深表惋惜。</p> <p class="ql-block">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雄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p> <p class="ql-block"> “巧施连环计”</p><p class="ql-block"> 曹操准备打江东,但苦于士兵不习惯坐船。庞统已经知道最近会有东南风(不知道从那里得知的),为了让曹操的行动失败,同时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曹操很高兴,就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并把这些船称为"连环战船"。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加上铁索传热,结果没多久,曹操的舰队就全军覆没。因在此战中,庞统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庞统名声大振。他对曹操施的计,被后人称作"连环计”。</p> <p class="ql-block"> 千年银杏树</p><p class="ql-block"> 相传此树为当年庞统隐居时亲手所植,该树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当地人视为金鸾山镇山之宝。</p> <p class="ql-block"> 在这棵千年古树下还有这样一段传奇。在赤壁大战未开战前有一天,庞统在银杏树下阅读兵书,一阵清风徐来令他入睡,睡梦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在庞统的头上敲三下并留下这样四句话:“遇蒋而动,择刘而辅,遇凤而止,择木而栖。”并告诫他需牢记。可是根据历史真实,庞统虽然聪慧过人,但心胸比较狭窄。公元211年,他作为副军师中将郎随刘备入川,为了早立大功,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高于孔明,不听劝阻,机会尚未成熟急躁冒进,在四川落凤坡不幸中箭身亡。</p> <p class="ql-block"> 庞统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惜叹息,千百年过去了,当来此地浏览的人,中午对弈于树下,还似呼可以听到庞统变的金鸾的悲歌:“业未尽兮自先亡,栖白果兮化凤凰。山高水长兮知音少,知音少兮我心伤……”</p> <p class="ql-block"> 阅书亭</p> <p class="ql-block"> 庞统井</p> <p class="ql-block"> 赤壁大战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建于赤壁山右侧的子龙滩上。是我国第一个以古战史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馆内设有序厅、战况模型室、三国人物故事蜡像室、文史资料室。馆内的展品真实地再现了东汉末年的人文历史和当时三国赤壁鏖兵的壮观场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陈列馆大厅观看视频。</p><p class="ql-block">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在赤壁与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发生战斗,曹军战败后,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联军隔江相持。</p><p class="ql-block"> 后来,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使用火攻,向曹军发动攻击,当时东南风正急,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阵营,一时之间,曹营火势冲天,一片火海,曹军大败,孙刘联军乘机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道(今监利市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仗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朝政日渐腐败。外戚,宣官争权,土地兼并加剧,赋税日趋沉重,民众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小规模的农民战争此落彼起,连绵不断,并于公元184年最终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摧毁了东汉统治基础,出现了军阀割据的战争局面,成为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乱世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孙刘联军</p> <p class="ql-block"> 赤壁之战形势图</p> <p class="ql-block"> 诸葛连弩</p><p class="ql-block"> 连弩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装置,能连续发射箭的弩,这样大大握高了箭发射的速度,达到的目的。连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冷兵器)半自动武器。</p><p class="ql-block"> 诸葛连弩,距今已有1729年的历史。其核心是使用连杆,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用大力才能上弦的弩,轻易就能完成上弦,并快速连发。连杆还起到了击发的作用。上弦后,连杆下压时,将号弦从扣弦槽中往上挤,当号弦离开弦扣槽瞬间,号弦将动能传递到箭矢上,达到击发的目的。不足之处,箭匣位于弩臂的上方,挡住了连弩瞄准机构的位置,无法安装瞄准装置,因此射击的准确性相对较差。但诸葛连弩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的是快速连发。</p> <p class="ql-block"> 青铜兵器是古代青铜器收藏中的一大门类。“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在青铜时代,战争频仍,为了获胜,当时的贵族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铸造了大量的兵器。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消耗,但仍然遗存数量很多。青铜戈即是其中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 青铜虎符(中国古代调兵兵符)</p><p class="ql-block">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p> <p class="ql-block"> 青铜剑</p> <p class="ql-block"> 旂觥</p><p class="ql-block"> 盛酒器。这是西周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件青铜艺术品。长方体,圈足。器前端为兽形,后有兽首与鸟组合,有象鼻形垂珥。盖前端为一垂角兽,撩牙巨鼻,后端作兽面,巨目咧嘴,眉作圈曲龙形。盖上两侧饰欣首卷尾羹龙一对。主体纹饰为大兽面纹,流口后沿及圈足均饰回顾形夔纹。</p><p class="ql-block"> 全器中线及四隅设有透雕棱脊。觥体长方形,曲口宽流,鼓腹圈足,中线和四角铸有透雕棱脊,显得稳重大方。流上花纹与觥盖相同,腹壁四周饰展体式外卷角大兽面,圈足则饰回顾式花冠龙纹。觥誓采用雕塑手法,作成三种动物形象,上为龙角兽首,中为莺鸟,下作象鼻,安排甚为得体。盖、器同铭,各铸四十字,大意是周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这天,王命令作册旂去给相侯贶赠望土,沉赏赐给旂青铜和奴隶,旂便为父乙铸造了这种祭器。</p> <p class="ql-block"> “上大将军吕候都尉陈文和弩一张”铭文弩机</p> <p class="ql-block"> 赤壁火攻</p> <p class="ql-block"> 《念奴娇·赤壁怀古》</p><p class="ql-block"> [宋代] 苏轼</p><p class="ql-block">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 class="ql-block">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 class="ql-block">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p> <p class="ql-block"> 周瑜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诸多豪杰,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周公瑾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滾滾长江东流去,浪花淘尽英雄,事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站在古城墙上遥望长江,当年吴军火烧连营赤壁大战的吶喊声,似乎仍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 三国雕塑园,造型各异的雕塑小品,取材于三国人物故事,风趣幽默地再现了《三国演义》里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吴王台</p><p class="ql-block"> 后人为纪念吴主孙权而修建。赤壁之战前,曹操挥师南下,势如破竹,正是因为孙权力排众议断案抗曹,促成孙刘联盟,才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 桃园结义</p><p class="ql-block"> 桃园三结义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p> <p class="ql-block"> 煮酒论英雄</p><p class="ql-block"> 亭中雕像是曹操和刘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p> <p class="ql-block"> 木牛流马</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p> <p class="ql-block"> 长板桥</p><p class="ql-block"> 曹操攻取荆州,刘备被迫南逃。曹军与张飞长板桥相遇,张飞瞋目横矛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连喝三声斥退曹军,夏侯杰被张飞一声怒吼,跌下马来,当场毙命,曹操见此情形,下令退兵。</p> <p class="ql-block"> 小乔出嫁</p><p class="ql-block"> 雕塑描绘的是小乔出嫁的场景,右边的大乔,旁边头戴花饰的是小乔。小乔嫁给周瑜,大乔嫁给孙策。</p> <p class="ql-block"> 周瑜利用曹操的骄傲轻敌,纳部将黄盖之议采用火攻,设计诈降,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延及岸上曹营而伤亡惨重,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p><p class="ql-block">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而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骑驴过小桥</p><p class="ql-block"> 说的是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战船</p> <p class="ql-block"> 凤仪亭</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天下怨声四起,为除奸贼,司徒王允借貂蝉美色离间董卓、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为民除害,这便是司徒王允使的美人连环计。</p> <p class="ql-block"> 得胜桥</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孙刘大军得胜归来而修建的桥</p> <p class="ql-block"> 赤壁塔</p><p class="ql-block"> 塔高七层49米,汉阙建筑风格,汉代的典型建筑,相传是东吴都督周瑜的瞭望指挥塔,是全景区至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塔内的壁画和诗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赤壁》</p><p class="ql-block"> 唐·杜牧</p><p class="ql-block">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p><p class="ql-block">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 <p class="ql-block"> 计杀蔡瑁</p> <p class="ql-block"> 借东风</p> <p class="ql-block"> 周郎刻壁</p> <p class="ql-block"> 义释曹操</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塔的顶层,可看到周围的水寨和战船。</p> <p class="ql-block"> 吴军水师的中军门</p> <p class="ql-block"> 魏军大营</p> <p class="ql-block">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统帅。</p> <p class="ql-block"> 同盟桥</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共同抗曹而留鉴后世。赤壁之战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孙刘联盟。</p> <p class="ql-block"> 三国历史上的孙刘联姻,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金城</p><p class="ql-block"> 三国赤壁之战时期,东吴军队布下的著名七星八卦大阵中最强战阵,金城中层层设防,城中瓮城、陷阱、狼牙拍连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 刘、关、张雕像</p> <p class="ql-block"> 吴军鲁肃与手下将领的群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用古战炮点射标靶</p> <p class="ql-block">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有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 赤壁摩岩石刻由于受到雨水风化的侵蚀,岩体有部分脱落,正在进行加固维护,不让游人靠近。在的士司机的引领下,我们走上停靠在江边码头的轮渡船,终于看到江边“赤壁”石刻二字。</p><p class="ql-block"> 不到赤壁,不懂三国。若想了解三国的过往,不彷到赤壁古战场来一次切身的穿越。</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感谢你的观赏!</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部分文字源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虎拍摄编辑于2023年3月15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