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活动倡议</b></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即将开始, 活动坚持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以与时俱进的活动项目为核心, 通过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坚持把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贯彻落实到活动内容中,引导师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信息素养提升。</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信息素养提升活动综合性强,集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材料、能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学科,学生通过亲自构思、绘画,亲手组装各种系统、检测调整传感器、编制调试控制程序等工作,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全方位训练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请全体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的项目,积极参与,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上交个人或集体作品。</p> <p class="ql-block"><b>二、活动项目</b></p> <p class="ql-block"><b>(一)数字创作类类别(小学各年级学生均可参加)</b></p> <p class="ql-block"><b>一)数字创作类类别</b></p><p class="ql-block"><b>1.电脑绘画</b></p><p class="ql-block">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或抽象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作品格式为 JPG、BMP 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 20MB。注意: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数字摄影画面经软件处理(如数字滤镜处理画面)等作品均不属于此项目范围。</p><p class="ql-block"><b>2.电子板报</b></p><p class="ql-block">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处理软件创作的适用于电子屏幕展示的电子板报或电子墙报作品。设计要素包括报头、标题、版面设计、文字编排、美术字、插图和题花、尾花、花边等部分。一般不超过4个版面。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主要内容应为原创。</p><p class="ql-block"> 作品(含其中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注意:单纯的电脑绘画不属于此项目范围。</p><p class="ql-block"><b>3. 3D 创意设计</b></p><p class="ql-block"> 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创作设计的作品。思考、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待改善的地方,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要求首先完成设计说明文档,根据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建模、3D 打印、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或视频。</p><p class="ql-block">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动画(建议格式为 MP4)和作品缩略图。作品文件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100MB。</p><p class="ql-block"> 作品设计的实物尺寸不超过 150mmx200mmx200mm,薄厚不小于2mm,提交文件中建议包含 3D打印实物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4.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b></p><p class="ql-block"> 网络素养是指了解网络知识、使用网络的能力,包含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沟通时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来完成动态影像短片。作品需围绕作者与互联网之间的故事展开,鼓励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主题表达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 作者应参与各个环节的主创工作(作品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等),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品须添加中文字幕。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花絮播放时间为 30 秒左右。微视频中展示内容应为原创。</p><p class="ql-block"> 作品格式为 MP4 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 2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8分钟。</p><p class="ql-block">请一并提交:部分重要情节的镜头原素材。</p><p class="ql-block"><b>5.微视频(“和教育”专项)</b></p><p class="ql-block">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来完成动态影像短片。作品需基于5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展现使用“和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等家庭教育、教学学习的场景:也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兴趣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趣味学习过程。主题表达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 作者应参与各个环节的主创工作(作品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等),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品须添加中文字幕。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花絮播放时间为 30 秒左右。微视频中展示内容应为原创。</p><p class="ql-block">作品格式为MP4 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 2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8分钟。</p> <p class="ql-block"><b>二)数字创作类地方推荐参考指标</b></p><p class="ql-block">1.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p><p class="ql-block">(1)内容健康向上、主题表达准确(2)科学严谨,无常识性错误</p><p class="ql-block">(3)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应采用普通话(特殊需要除外)</p><p class="ql-block">(4)非原创素材(含音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尊重版权,符合法律要求</p><p class="ql-block">2.创新性</p><p class="ql-block">(1)主题和表达形式新颖。 (2)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 (3)构思巧妙、创意独特。 (4)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p><p class="ql-block">3.艺术性</p><p class="ql-block">(1)电脑绘画</p><p class="ql-block">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准确运用图形、色彩等视觉表达语言,处理好画面空间、明暗,结构合理并具有美感。构图完整、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系列作品前后意思连贯。</p><p class="ql-block">(2)电子板报</p><p class="ql-block">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宙美能力。版面设计简洁、明快,图文并茂,前后风格协调一致报头及版面的设计突出主题</p><p class="ql-block"> (3) 3D 创意设计</p><p class="ql-block">符合主题、形象鲜明。作品款式造型有创意,样式功能搭配合理数字三维模型局部精细、美观。作品渲染效果图精美,作品功能动画演示详细。</p><p class="ql-block">(4)微视频/微动漫、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微视频(“和教育”专项)</p><p class="ql-block">能运用图形、色彩、空间、动作、音乐、音效等元素,正确使用视听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宙美情趣和故事情节.</p><p class="ql-block">角色形象有特点,人物关系清晰,场景符合情节的需要,画面美观、色彩和谐。配音配乐得当,整体风格统一,具有艺术感染力。内容具体充实,叙事流畅精炼,故事情节完整有层次,表达连贯,富有情趣,体现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技术性</p><p class="ql-block">(1)电脑绘画</p><p class="ql-block">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视觉效果良好、清晰</p><p class="ql-block">(2)电子板报</p><p class="ql-block">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便于阅读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p><p class="ql-block">(3) 3D 创意设计</p><p class="ql-block">作品装配结构设计合理各零件逻辑关系正确</p><p class="ql-block">设计说明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模型及零件尺寸设计符合工艺要求</p><p class="ql-block">(4)微视频/微动漫、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微视频(“和教育”专项)</p><p class="ql-block">场面调度正确、镜头与声音运用得当,剪辑流畅,制作和表现技巧恰当,制作完整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声画同步,播放清晰流畅,视听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b>(二)计算思维类</b></p> <p class="ql-block"><b>一)计算思维类类别</b></p><p class="ql-block"><b>1.创意编程</b></p><p class="ql-block">作品呈现可以是结合实际的系统工具、趣味益智游戏、辅助学 习的创意工具等,注意突出程序结构和算法,体现计算思维能力。内容需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b>2.创意编程(专项)</b></p><p class="ql-block">使用 Kitten 及其配套软件等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和平台(包括 PC端和移动端)创作作品。为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鼓励使用包括人工智能等相关模块的工具。其余要求同 1.</p> <p class="ql-block"><b>二)提交材料</b></p><p class="ql-block"> 1.作品成果以及运行所需的环境软件;</p><p class="ql-block"> 2.软件设计、操作使用说明、系统初始或内置账号信息等文档:</p><p class="ql-block"> 3.软件功能演示讲解视频文件,以及用于补充说明的配套材料等。建议文件大小不超过 700MB。</p><p class="ql-block"> 运行在单台计算机的软件作品需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稳定流畅的实现安装、运行和卸载。如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应提供软件源代码、运行环境说明文档以及使用指南等。</p> <p class="ql-block"><b>三)计算思维类地方推荐参考指标</b></p><p class="ql-block">1.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1)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2)科学严谨,无常识性错误</p><p class="ql-block">(3)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作品应采用普通话(特殊需要除外)</p><p class="ql-block">(4)非原创素材(含音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尊重版权,符合法律要求</p><p class="ql-block">2.创新性</p><p class="ql-block">(1)主题选择新颖,表达方式恰当(2)软件构思独特,功能创意巧妙(3)内容注重原创,操作切实可用(4)具有想象力及个性表现力</p><p class="ql-block">3.艺术性</p><p class="ql-block">(1)命名恰当,含义表述准确,与功能符合度高</p><p class="ql-block">(2)界面美观,设计风格和主题一致,交互操作简便顺畅(3)功能布局合理,用户体验好</p><p class="ql-block">4.技术性</p><p class="ql-block">(1)技术路线合理,软件架构完整,体系设计清晰(2)程序算法准确,代码逻辑严谨(3)功能完整,运行稳定可靠</p><p class="ql-block">(4)部署安装简便,升级维护灵活</p><p class="ql-block">(5)成熟度高,完整解决问题,有实际意义(6)兼容性好,适配主流环境</p><p class="ql-block">(7)运用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p> <p class="ql-block"><b>(三)科创实践类相关要求</b></p><p class="ql-block"><b>一)项目界定</b></p><p class="ql-block"><b>1.创意智造(四、五、六年级学生可参加)</b></p><p class="ql-block"> 参与者在电脑辅助下进行设计和创作,可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3D 打印、激光切割等,结合开源硬件,制作出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创新、创意和动手实践,不鼓励依赖高端器材或堆积器材数量。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科学的元器件使用、恰当的技术运用、有效的功能实现,完成作品创作,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机器等。作品创作着重体现创新意识。</p><p class="ql-block"><b>2.优创未来(四、五、六年级学生可参加)</b></p><p class="ql-block"> 参与者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搭建、设计,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主要算法,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以改善人们生活品质为目的,初步实现自己的创意应用方案,利用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定义图像识别等技术,突出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初步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奥秘。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3.智能博物(四、五、六年级学生可参加)</b></p><p class="ql-block"> 参与者通过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及深入思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手工搭建,智造机器人进行交流展示。鼓励突出人工智能属性,如使用图像识别、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手段,实现相关智能感知,执行规定任务和实现预设功能。项目围绕“AI机器识别”,模拟多场景的智能识别及文本分类工作,如物品分类、情绪分类等。学生通过熟练应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处理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一款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的智能系统,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创新性。</p><p class="ql-block"><b>4.智能机器人</b></p><p class="ql-block"><b>①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器(飞行机器人)(以上三项小学生可参与)。</b></p><p class="ql-block"><b>②乐高FLL探索(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参与)、乐高FLL挑战(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参与)。</b></p><p class="ql-block">要求:参与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智能机器人整体结构及其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的相关知识以及编程方法,综合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掌握各类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国内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智能机器人的基础原理及它们的设计制造知识。</p><p class="ql-block">央馆-乐高教育科创活动项目详细说明及指导手册请浏览网址(https://education.lego.com/zh-cn/competitions)查看。</p> <p class="ql-block"><b>三、作品报送</b></p> <p class="ql-block"><b>(一)作品上交时间</b></p><p class="ql-block"><b> 所有作品务必于4月10日前上交到学校明远楼二楼微机教室,联系教师:贾老师、杨老师</b></p><p class="ql-block"><b>(二)报送材料要求</b></p><p class="ql-block"><b> 平台上传材料需提交以下4个文件,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整理上传,否则将无法在平台进行评审。</b></p><p class="ql-block"><b> (1)作品:格式为图片.jpg 或视频.mp4 等常用格式,多个文件请合并为长图或者长视频在进行上传;</b></p><p class="ql-block"><b> (2)推荐作品登记表:见附表 1.附表 3,格式为.doc 等文档常用格式;</b></p><p class="ql-block"><b> (3)作品创作说明:见附表 2,格式为.doc 等文档常用格式;</b></p><p class="ql-block"><b> (4)其他资料压缩包:格式为.zin等压缩常用格式,请压缩打包其他需要上传的源文件等其他资料。</b></p><p class="ql-block"><b> 所有附表将在班级群中下发。</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