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古诗词”教学展示的第二组,经过大家切磋研讨,教学流程和设计明显有很大提升和改进,大家都很开心,面对古诗词教学都有了自己的感悟。今天进行分享展示的是五年级赵银平和惠静两位老师,她们执教的古诗分别是《村晚》《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p> <p class="ql-block"> 赵银平老师执教《村晚》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惠静老师执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精彩瞬间……</p> 评课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董耘磊老师这样说……</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两首诗讲得特别棒,两位老师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 银平老师语言亲切,娓娓道来。由重点词语体会画面,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若能在此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情感表达更为充分。</p><p class="ql-block"> 惠静老师在课前就出示学习目标,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学习本课。结合课后第二题,从学生看到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情感体验更为自然。</p> 评课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慧云老师这样说……</span></p><p class="ql-block"> 惠静老师着眼于本单元的双线安排展开教学,以学导教,在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诵和表达,循序渐进地自动生成丰富的情感体验,让真实课堂发生。尤其“耘”和“绩”两个字的溯源讲解有效勾连本册课本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渗透了文化自信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赵银平老师整节课思路清晰、设计新颖、环节完整,讲解时在各种解决问题的支架创设中有效引领、点拨,有梯度地让学生完成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最终达到对诗句画面的想象、对古诗思想感情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如果两位老师能再多渗入一些有关儿童生活的话题,就能更好地凸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p> 评课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凡朝荣老师这样说……</span></p><p class="ql-block"> 赵银平老师以优美的童声歌唱引入对古诗的学习,渲染出了很好的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接着在熟读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惠静老师通过课件出示“绩”字的起源,让学生理解“绩麻”的意思,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大量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对古诗词的诗学素养。</p> 评课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胡三红副校长这样说……</span></p><p class="ql-block">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感觉很舒服!同时提醒大家:在单元教学中,每一课都承担着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古诗词也不例外,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夯实读写结合,古诗词教学同样需要考虑。</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古诗词教学我们已揭开面纱,兰阳回小,我们一起向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