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徐家汇源

谭先凤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4日,我们来徐家汇源景区,探访了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书院、徐光启纪念馆和钱学森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源景区位于上海都市旅游中心圈徐家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一个集历史建筑、宗教、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着众多全国知名乃至世界闻名的资源实体,被誉为“生活着的百年上海”,有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哥特式双塔建筑徐家汇天主堂、140年来从未中断气象观测的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现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筑“南春华堂”,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地百代公司旧址(小红楼)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徐家汇天桥上看繁华的徐家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b style="font-size: 20px;">徐家汇天主教堂一一上海的梵蒂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哥特式的双塔建筑,教堂主楼为石柱型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十字型。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钟楼高达57米,其中塔尖高31米,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为上海西部地标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恰逢教堂开放日,我们得以进到院里。</p> <p class="ql-block">由于距离太近,又误用全屏竖拍,拍的照片有点像经过哈哈镜的变形,全成了超级大长腿!呵呵😄</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是个知识渊博、口才极好的小伙子。在他有声有色的讲解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基督教的知识,比我们在欧洲参观教堂时有了更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教堂虽不及欧洲那些著名教堂宏大华丽,但也十分精美,让人肃穆。</p> <p class="ql-block">让人惊叹的顶部回廊设计,竟然是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还能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就能传到教堂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忏悔亭长这样。</p> <p class="ql-block">专心听讲名画"最后的晚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向兄还来了个模仿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徐家汇书院一一海派文化的新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面对教堂的左侧,是徐汇区图书馆新馆一一徐家汇书院。</p><p class="ql-block">"徐家汇書院"五字,来源于徐光启的手迹字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公共图书馆,地上三层,地下二层,近800个座位。</p> <p class="ql-block">两侧书架形成通道,一侧可入中庭,</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设有可供点杯咖啡稍事休息之处。</p> <p class="ql-block">一楼中庭大厅直通穹形屋顶,两旁是与穹顶相接的书架,厅中摆放着一张20多米长的"海上书桌",与尽头的"光启之门"一起,构建出了豪放、气派又有点魔幻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书院的书籍以8大特色主题分类摆放。</p><p class="ql-block">最吸引我们的是"建筑可阅读","徐汇文脉"</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自习室,桌面上一盏小小的台灯足以照亮你的阅读,静谧、温馨…</p> <p class="ql-block">二楼连廊的阳光阅读区。</p><p class="ql-block">人们在此闲坐,低头可读书,抬头可看景</p> <p class="ql-block">外墙有几个延伸出去的景观台,是拍摄教堂的好机位。</p> <p class="ql-block">底层是创意园区。据说在可以买到很多有创意的小东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光启公园和徐光启纪念馆一一纪念明代科学先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近代上海成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的中心,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绝对与一位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人杰徐光启有关。古今中外的历史在他身上集聚,“徐家汇”也因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光启公园就是专为他建的纪念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启公园包括徐光启墓和徐光启纪念馆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漕溪北路南丹路转角处的徐光启雕像。</p><p class="ql-block">雕像由徐汇区人民政府1994年立。</p><p class="ql-block">雕像前一本打开的书上简单介绍了徐光启的生平及主要成就。</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1562 — 1633),上海人。明朝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曾在肇嘉浜路西侧创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践和著书立说。逝世后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归葬于此(今徐家汇光启公园)。其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库",后渐成集镇。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泾两水汇合处,故称"徐家汇"。"徐汇区"区名由此而得。</p> <p class="ql-block">沿南丹路前行便是光启公园。</p><p class="ql-block">公园不大,掩映在林立高楼之间。</p> <p class="ql-block">走过石桥,迎面是一座石牌坊,四柱三间冲天式,很是气派。</p><p class="ql-block">牌坊按明代墓制重修,雕工精美大气。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加赠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徐光启当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是一品重臣。</p><p class="ql-block">牌坊柱上镌有对联,上联为“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为“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这副对联是对徐光启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p> <p class="ql-block">牌坊前一条神道延伸到墓前,两边排列着石马、石羊等</p> <p class="ql-block">可见此墓规格之高</p> <p class="ql-block">营葬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是天主教徒。大理石十字架于1903年由天主教上海教区所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与欧洲科学家有英国的培根、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刻白而是同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园中有四尊雕像:</p><p class="ql-block">这是其中一尊"夜观天象",雕像手中就握着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光启公园西南侧。</p><p class="ql-block">纪念馆是一座明代建筑,名为“南春华堂”,原址在徐汇梅陇,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2003年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70周年迁建于此作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左侧墙面的"徐光启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右面为于光远先生的"科学先驱"题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不大,但建筑古朴精致。</p><p class="ql-block">正中的徐光启塑像,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回字形的展厅设计。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展品。</p> <p class="ql-block">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分为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世界眼光</p><p class="ql-block">科学精神</p><p class="ql-block">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蒋中正、孔祥熙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一一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图书馆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是中国科学家国家级纪念馆、博物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收藏保存着6万1千余件钱学森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整体为方鼎式的赭红色建筑,外墙上刻有钱学森头像浮雕。</p><p class="ql-block">头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全依靠砖面材料不同的纹理密度来表现这一浮雕,成功地用“意象”方式切合了纪念主题。</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钱学森先生的半身雕像,身后是一座直上屋顶的火箭实物(当时的备用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馆内基本展览分为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p><p class="ql-block">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人民科学家风范</p><p class="ql-block">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p><p class="ql-block">共收藏保存着6万1千余件钱学森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他用过的公文包</p> <p class="ql-block">回国时的船票</p> <p class="ql-block">《导弹概论》手稿</p> <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身为中国科技大学63级学生的左兄对这些照片尤其钟爱。</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图书馆旁边就是地铁11号线和公交946路的车站。我们各自回家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对徐家汇部分景点的探访有点匆忙粗浅,但也收获多多,累但开心!</p><p class="ql-block"><br></p>

徐光启

徐家汇

钱学森

纪念馆

教堂

光启

图书馆

建筑

公园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