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李白

木子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倾耳为我听!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李白留美名。 <p class="ql-block">  文/木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白文化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儿时,我喜欢口中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诗句,透过他的毛笔领略鼻祖大唐的山山水水,通过他的文采看世间的风风雨雨。记得当年到大青山放牛时“遇见”李白,只有颇有一丝丝仙气一个光秃秃的墓。</p><p class="ql-block"> 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墓葬附近地貌为江南丘陵,东高西低,东面为当涂县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 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 赶上了当今盛世。 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四川省绵阳市两位年逾七旬的老战友来安徽马鞍山旅游,相聚当涂县大青山时,我们“遇见”李白。当亲身走近了李白墓地,才真正领略到李白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李白文化园枕着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面对着奔流不息的青山河,依林傍水,环境幽静。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等景点二十多处。</p><p class="ql-block"> 闻着泥土的清香,踩着早春的气息,迎着微风,走进园内,亭台楼阁、竹木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山,山清水碧,林壑优美。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霄……</p><p class="ql-block">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诗仙,酒仙,谪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 </p><p class="ql-block"> 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他在六十二年的颠沛流离的生命旅途中,热情讴歌当涂,为这方水土留下五十多篇诗文和许多神奇传说。</p><p class="ql-block"> 李白以其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一方面讴歌了祖国壮丽河山,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另一方面出于对劳动人民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出于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愿望,他敢于傲视权贵,讽刺时政,表现了愤世疾俗的精神。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p><p class="ql-block"> 李白早年游踪甚广。41岁由道士吴筠推荐,在长安翰林院供奉,参与政事。</p><p class="ql-block">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安史之乱 后退出政坛,四处飘泊,晚年穷困潦倒。</p><p class="ql-block"> 唐上元二年(761年)秋天,他抱病投奔族叔,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次年病重,慎重地将一生全部著作交给李阳冰。当年11月,李白病势日剧,每日咳痰不止,自知将要离开人世,便写下了《笑歌行》,《悲歌行》。临终前赋有《临路歌》(即《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推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p><p class="ql-block">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终以“腐肋疾”(胸肺脓穿孔),病逝于当涂,终年61岁。</p><p class="ql-block"> 太白墓中太白碑林有很多李白的经典名作。碑林内镶嵌着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作者有 毛泽东 、 鲁迅 、 郭沫若 、 于佑任 、 沙孟海 、 林散之 、 楚图南 、 启功 、 陈立夫 、 沈鹏 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溶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你会发现它就建在大青山脚下,环境清静。建筑风格依然是当地的徽式建筑,古色古香。大门很气派,远远就能看到“诗仙圣境”四个大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