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府州春色旧来迟,三月垂杨未挂丝。3月11日、12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府谷县举行。横山区第三小学董丽丽老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培训,近距离观摩了郭学萍、张海宏、吴琳、于松建、虞大明等专家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在欢乐而紧张的学习中,3位老师认真听讲、深入反思、勤做笔记,并写下了自己培训心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场语文课堂的盛宴,这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我终于见到了长辫子老师——郭学萍。她的创意写作课堂从“太阳的孩子”——一颗苹果开始,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她的橘子“一生开两次花,一次开在树上,一次开在手上。”张海宏老师的《梅花组诗》在古诗教学中另辟蹊径,将语文教学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吴琳老师的《火烧云》从整本书中走来,在落实教学目标之后,又延伸到《呼兰河传》的阅读中,打破了语文课教课本的俗套。来自北京的“段子手”于松建老师,看似无心地呈现刘伯承的资料,却为后面学生学习《军神》做了铺垫。虞大明老师紧紧抓住雨果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完成了《“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们的课堂留给我的不仅是视听的冲击,更多的是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如何解读新课标?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董丽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培训使我收获颇多,感悟颇深。首先,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六位名师带来的六节精彩的示范课,每位名师们的教学设计与教育理念都让我耳目一新,课堂驾驭能力更是让我惊叹。其次,领略了长辫子老师创意写作的诗情画意;感悟了以一篇带多篇的组诗教学的魅力;体会了思辨课堂的神奇与独特。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次培训,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的不足与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周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一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要跟进时代的变革,不断学习,与时俱进。2023年3月11日至3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人就是要不断地自我保鲜,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加强学习,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培训中的几位名师都对新课程标准有自己认识与见解,如:创意写作的郭学萍老师,富有文化底蕴的张海宏老师,在人工智能领域颇有研究的李琦老师,在阅读中创设情境的吴琳老师,对整本书阅读研究的于松建老师,新世纪思辨课堂的虞大明老师。其中郭学萍老师和虞大明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及讲座让我记忆深刻,感受颇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教师我们在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也要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在阅读中收获思想,收获成长。但“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却成了我们最想要了解的一个话题,在学习中我们总是会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提高写作,也可以获得知识。可我们却忽略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应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创造,爱上写作,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刘德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