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区河清村二月会精彩图片记录

河洛文史孙老师

<p class="ql-block">  黄河出峡谷第一村——孟津区白鹤镇河清村,南扼邙山高陵,北临滔滔黄河,为自古黄河名渡、军事要地、漕运仓城,有孟津历史上三分之二时间的县城历史。其地为平阴邑、平阴县、河阴县、河阴郡、大基县、柏崖县、河清县治所,县治历史凡二千年,古镇历史九百年。到元、明、清为河清镇、河清里,民国为河清乡。也是自古河防驻地。 清代嘉庆版《孟津县志》:“周之旧邑,在孟津县城西二十里滨河处。《水经注》所谓:‘河水东过平阴县北者是也’。书中又注云:‘平阴即晋阴地,故阴戎所居。周为平阴邑,三国魏改为河阴县。平阴县城、河阴县城历史悠久,古代平阴县、河阴县城在今孟津区河清村。 1993年版《孟津县志·附录》载:“秦统一六国后,废邑置县,改为榖城县、平阴县。榖城县城在今横水乡古县村,平阴县城在今王良乡河清村,经周、秦、西汉、新莽、东汉,历时1355年。” 据1991年版《孟津县志,军事编,城堡》载:“河清城原为秦汉平阴、曹魏河阴县城。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大举攻北齐,陷河清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入东京,李光弼守河阳三城,史思明屯兵河清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四月,金兀术分道攻宋,攻陷河清城。闰四月,南宋收复河南各州县,河清复归于南宋。”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孟津县志·文物编·古城》:“(孟津县)唐高祖武德时置大基县,玄宗先天元年间因黄河水清,易名河清县,治在黄河南(原文‘北’,为误)岸,即今白合镇河清村。黄河北岸原来有北河清村”。 《唐书·地理志》记载“河清本大基,武德二年置,隶怀州,八年省。咸亨四年,析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阳复置,并置柏厓县,寻省。柏厓,先天元年更名,有柏厓仓。” 河清县是跨黄河而治,是由河清村柏崖山下的大基县沿革而来,在唐玄宗时因黄河澄清改名而来。 由此可见,一直到唐宋,河清还是县城所在地。 河清村有二月初五的庙会传统,位于古渡不远的龙王古庙是黄河水文化的历史见证,最少三百年历史以上。一会三天,过去一直有远近闻名的社火表演、舞龙表演、秧歌,还有豫剧三天大戏,以及物资交流大会。今年以河清乡贤、致富带头人贾丁炎及贾社、吕战军、宋捍卫为成员的河清古会理事会组织了精彩的节目,村两委提供了坚实保障。安排的主要是社火表演和豫剧大戏及物资交流、烟火晚会(因故取消)。包村单位洛阳市河务局送来了屡获大奖的河洛大鼓,上届包村单位孟津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志愿服务,洛阳市河洛人文协会成员、考古志愿者、户外爱好者团队、摄影家协会会员也纷至沓来,洛阳著名学者魏京生、摄影家常立新、洛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山等全程参与了二月古会活动,为河清古会助兴。大家参观河清古城遗迹,了解黄河古渡口历史故事,为河清人民、地下党支持八路军皮徐支队渡河抗日的过去感到自豪和骄傲,为河清人民支持小浪底建设的无私奉献精神油然而生敬意。 一部黄河古渡口官道历史,一部黄河岸边的两千年古县治历史,一部黄河漕运柏崖仓城历史,一部渡口战略要塞的战争史,一部河防堡垒抗日史,一部八路军与杜八联抗日渡河史,一部407厂、黄委会勘探局驻村史,一部大禹治水、小浪底治河的伟大工程史,一部河清人民无私奉献史…… 是河清的魅力和内涵所在。 如今河清村已经成为孟津北部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黄河廊道、小浪底旅游专线、会小路贯通东西南北,河清黄河两岸协调发展,共建黄河风情旅游带,黄河流域中部振兴得到了明显进步与体现。 河清二字值千金,河清古城所在地秀美的山水,浓厚的历史人文,传统古镇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也必将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中闪耀她迷人的光彩!( 部分图片来自“图说洛阳摄影群”和“洛阳考古志愿者群”的影友,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