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时节,我们于3月10日至12日参加新时空国旅炎陵县旅行社组团的“庐山三日游”活动,去欣赏风光秀丽的庐山风景。</p><p class="ql-block"> 春暖人间花锦簇,</p><p class="ql-block"> 草长莺飞三月天;</p><p class="ql-block"> 如今霾去复春暖,</p><p class="ql-block"> 漫游庐山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p> <h3>这是我们参加“庐山三日游”活动的全体游客在庐山东门集体合影,新时空国旅炎陵分社的张红艳领队全程陪同我们参观游览,为我们精心服务、排忧解难,工作认真,服务周到。大家对她的辛勤付出纷纷表示点赞,一路辛苦了,非常感谢!</h3> <h3>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br>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br>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2003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br>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r>2022年5月,庐山云海列入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h3> <p class="ql-block">庐山风景名胜区视频</p> <h3>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h3> <h3> 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5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h3> <h3>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h3> <h3> 庐山已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详地。<br> 这是美丽的庐山如琴湖景色</h3> <h3>阳春三月游庐山,风光秀丽景色美。<br> 肆虐了三年的新冠疫情终于基本上结束了,旅游业迎来了全面恢复、万物复苏的春天。这也是我在疫情结束后第一次外出旅游,与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霍天喜相约结伴去庐山旅游,这是我们俩在庐山碧龙潭景区合影留念。</h3> <h3>2023年3月10日清晨7点钟,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车从炎陵出发,历时7个小时,于下午2点到达这次旅游的第一站——庐山东林大佛景区。</h3> <h3>东林大佛,位于庐山市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是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h3> <h3>2013年5月,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建成。2013年8月,举行大佛开光大典。</h3> <p class="ql-block">庐山东林大佛景点视频</p> <h3>佛像坐落在半空之中,登山阶梯时平时起,间有虹桥飞跨,平台远眺,形成一个视野开阔,高度起伏,张弛有序的礼佛拜佛空间序列,使阿弥陀佛的神秘、慈悲、庄严渐次展现在信众面前。</h3> <h3>东林大佛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动用48千克黄金为大佛镀金。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总高81米,为至火焰宝盖顶点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难,意为修行成佛艰辛不易。</h3> <h3>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净土宗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在佛教界拥有的信徒最多,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h3> <h3>大佛的形象为接引式,以雄伟的身躯表现阿弥陀佛如慈父般博大、宽厚的胸怀,以悲悯的表情表现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无尽怜爱。通高四十八米,底座为48瓣莲台,表现阿弥陀佛为救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h3> <h3>一尊金灿灿的阿弥陀佛铜像屹立在高山之巅,48米高的东林大佛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等盛唐佛像优点,代表了当代最高水平的宗教艺术精品,中国唯一的露天阿弥陀佛铜像。<br>新春祈福,在大佛下祈求一家人平安健康、吉祥幸福!</h3> <h3>东林大佛建成,直至末法时期救度无边众生,是佛教末法时代的地标性工程,将赋予佛教以不朽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h3> <h3>建成后的东林大佛净土苑占地3300亩,是一个集信仰、弘法、修行、教育、安养、慈善、佛教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佛教场所,对净土宗及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h3> <h3>我在东林大佛景区留影</h3> <h3>我在东林大佛观音殿前留影</h3> <h3>我与霍天喜书记在大佛佛手雕塑前合影留念</h3> <h3>在东林大佛景区佛手雕塑前留影</h3> <h3>在游览东林大佛景区之后,驱车到庐山市温泉镇酒店用晚餐,饭后稍作休息就来到庐山东林假日酒店泡温泉。</h3> <h3>东林假日酒店温泉采用园林式风格建设,在保持原生态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其地理位置,建有各式各样亲水疗池,吸引游客来此泡一泡温泉的愉悦享受。</h3> <h3>我是第一次到庐山泡温泉,池子里的水很暖和,感觉还不错,洗去一路的旅途疲乏,感受温泉柔滑肌肤,安抚心绪,舒服得很。</h3> <h3>3月11日,昨天还是春光灿烂,今早下起了小雨。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带着几分凉意,飘飘洒洒,滋润着大地。我们在雨中驱车来到庐山碧龙潭风景区游览。<br>这是我在碧龙潭景区大门口留影</h3> <p class="ql-block">碧龙潭风景区位于九江市庐山小天池东北面,景区以25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相融成,是庐山自然风光中的精华。号称庐山“第一潭”,俗有“到了碧龙潭,不愿把家还”之说。</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与国资办退休干部尹照明夫妻俩在碧龙潭景区大门口合影留念</p> <h3>我在碧龙潭风景区大门口留影</h3> <h3>碧龙潭景区全长2000余米的山谷,有自然景点30多处,风景奇特,原始、幽静、群峰峥嵘,峭壁悬崖,云雾飘渺,水清甜爽,山绿诱人,石怪有形,双瀑似蛟龙出岫,潭中二龙戏珠。晚清著名学者陈三立在他七十有八高龄时慕名到此浏览后,曾发出了“疑是骊龙抱珠睡,获此奇胜冠山北”的赞叹。</h3> <h3>碧龙潭景区有着庐山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第四纪冰川石。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这里考察,科研冰川石数年之久。电影《李四光》有很多外景地也是在这里拍摄的。碧龙潭冰川石最多的地方,就是冰谷。只见成千上万块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冰川石,或立或卧,有圆有方,有凹有凸,千姿百态,各不相同。<br>这是霍天喜书记在碧龙潭风景区留影</h3> <h3>碧龙潭瀑布,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两股而下,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气势磅礴、雄伟壮丽,从高岩飞泻而下的银色水花,犹如一串串珍珠在跳跃起舞,晶莹飘渺、绚丽多姿,亲临其境,使人如梦如醒,心旷神怡。</h3> <h3>霍天喜在碧龙潭风景区留影</h3> <h3>碧龙潭的彩池,基本上是三色彩池,中心是墨绿色,中间是浅绿色,潭边是浅黄色,深浅相间,煞是好看。原来碧龙潭因山高林密,阳光不易照到,故潭中山石上长满了绿苔,绿苔因密度不同,形成了潭水的深绿、浅绿之别。</h3> <h3>我在碧龙潭风景区留影</h3> <p class="ql-block">霍天喜、尹照明与我在碧龙潭风景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尹照明与霍天喜在碧龙潭景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霍天喜、尹照明与我在位于碧龙潭风景区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号界碑处合影留念</p> <h3>霍天喜在庐山保护区1号界碑处留影</h3> <h3>赵三保在庐山保护区1号界碑处留影</h3> <p class="ql-block">3月11日上午9点半,我们结束了在碧龙潭风景区的游览,来到庐山汽车站,乘坐景区的游览大巴车开始登庐山。汽车沿着蜿蜒曲折有400多个弯道的盘山公路缓缓行驶,沿途风景秀美,春意盎然,风光靓丽。历时50分钟到达山上,登上庐山,我的脑海里很自然的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七律-登庐山》:</p><p class="ql-block"> 一山飞峙大江边,</p><p class="ql-block"> 跃上葱茏四百旋。</p><p class="ql-block"> 冷眼向洋看世界,</p><p class="ql-block"> 热风吹雨洒江天。</p><p class="ql-block"> 云横九派浮黄鹤,</p><p class="ql-block"> 浪下三吴起白烟。</p><p class="ql-block"> 陶令不知何处去,</p><p class="ql-block"> 桃花源里可耕田?</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词描绘了毛主席立于庐山之巅,极目四方,看到了一个雄奇壮阔的世界,抒发登上庐山的所见所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登上庐山的首站就是游览美庐别墅,这是我们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霍天喜书记在美庐别墅留影。</h3> <h3>“美庐”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谷,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美庐”其西式的建筑风格,古朴的风韵,悠悠的岁月痕迹,无不让人流连往返。</h3> <h3>进入室内是中西合璧风格会客厅,猫眼绿的地毯,墨绿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h3> <h3>“美庐”,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等等这些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br>这是霍天喜同志在美庐留影</h3> <h3>美庐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来参观游览。</h3> <h3>接着就来到庐山会议旧址参观,庐山会议旧址位于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称庐山大礼堂,建于1937年,中西合璧式石木双层结构,建筑面积2554平方米,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h3> <h3>这是我在庐山会议旧址门口留影</h3> <h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教育中心。解放后,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br>这是霍天喜在庐山会议旧址门前留影</h3> <h3>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此召开了1959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庐山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一处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纪念地。</h3>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大门的绛红色帷幕上镶嵌着“庐山会议旧址”6个大字。旧址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是霍天喜在庐山会议旧址留影</p> <h3>来到芦林一号别墅参观游览,这是一座位于牯岭镇东谷、芦林湖畔的大型别墅,曾是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下榻的地方,规模比较大,里面陈设简单,安静整洁,1984年被改建成了庐山博物馆。<br></h3> <h3>霍天喜在芦林一号别墅门口留影</h3> <h3>赵三保在庐山博物馆门口留影</h3> <p class="ql-block">尹照明与我在芦林一号别墅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别墅内庭院松柏交翠,绿树花草争艳,环境幽静。这是尹照明与我在毛泽东诗词苑石碑前合影留念。</p> <h3>赵三保在毛泽东诗词苑石碑处留影</h3> <h3>庐山博物馆是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文化处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br>2009年5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br>2018年9月18日,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br></h3> <h3>博物馆内陈列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图片陈列》、《历代名人与庐山》、《毛泽东在庐山用书陈列》、《庐山别墅文物陈列》、《五百罗汉图》等各类资料和实物。</h3> <h3>从芦林一号别墅出来,旁边就是芦林湖。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1954年在两峰间筑埧蓄水,拦水成湖,全湖水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br></h3> <h3>赵三保在芦林湖畔留影</h3> <h3>芦林湖畔,丛林叠翠,密林蔽日,古典亭台和洋建筑点缀其间,蓝天、浮云和山色、建筑物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呈现出如水墨画一般的镜像效果,美得让人心醉神怡。<br></h3> <h3>这是霍天喜在芦林湖畔留影</h3> <p class="ql-block">芦林湖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p><p class="ql-block">这是尹照明夫妻俩在芦林湖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尹照明在芦林湖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芦林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十分美丽,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很多游客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这是霍天喜与我在芦林湖畔合影留念</p> <h3>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埧埧面,桥垻一体。芦林大桥高30米,长120米,宽12米。<br>大桥桥身有5个溢洪桥孔,溢洪时,五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h3> <h3>这是霍天喜在芦林大桥留影</h3> <p class="ql-block">这是尹照明夫妻俩在芦林大桥合影留念</p> <h3>我们来到如琴湖游览,如琴湖位于庐山市牯岭镇的一处街心公园,也是庐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因湖面形如乐器小提琴,所以故名“如琴湖”。</h3> <h3>如琴湖座落牯岭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曲桥相连,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纵览四周妙趣横生。</h3> <h3>赵三保在如琴湖畔留影</h3> <h3>今天如琴湖的湖面上浮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烟雾,朦胧含蓄的湖心亭阁,美的让人心悸,心旷神怡。<br>这是霍天喜与张扬号在如琴湖畔合影留念</h3> <h3>霍天喜在如琴湖畔留影</h3> <h3>来到庐山锦绣谷风景点游览<br>锦绣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00米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著名的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故得此名。</h3> <p class="ql-block">今天锦绣谷云雾缭绕,看不清山谷间的景色。庐山的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自古庐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每遇雨后天晴,锦绣谷即是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p> <h3>霍天喜在锦绣谷风景点留影</h3> <p class="ql-block">在这多雾的季节,云雾连天,满山谷雾气腾腾,犹如从天而泻的巨瀑,在这没有车马之喧嚣,没有污染的圣洁的雾气中,人在雾里,雾沁人脏,肉体如脱魂之躯随着这雾轻飘虚无,一种登仙羽化的仿佛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锦绣谷风景区留影</p> <h3>来到锦绣谷的天桥景点,所谓“天桥”,其实有天无桥,堪称庐山一奇。天桥一奇,尚不在桥本身。在怪石簇拥的锦绣谷中,有一块巨石,悬空伸出,宛如在凌空中的一座桥,人称“天桥”。桥临绝谷,绝谷之内,多峭壁峥壑,层层刻剝,如堆如砌,蔚为壮观。</h3> <h3>霍天喜在天桥留影</h3> <p class="ql-block">今天浓雾把锦绣谷淹没了,真是:</p><p class="ql-block"> 烟波缥缈隐险峰,</p><p class="ql-block"> 上下左右各不同,</p><p class="ql-block"> 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只缘云雾漫山中。</p><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锦绣谷天桥景点留影</p> <h3>到了谈判台景点,谈判台位于锦绣谷景区内,这是一座明朝时期修建的古代石亭,因1946年美国特使马歇尔在这里多次和蒋介石讨论国共合作事宜而得名。</h3> <h3>1946年7月至9月,美国总统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曾八次上庐山,为“调处”国共谈判,面见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这里是马歇尔与蒋介石晤谈之处。</h3> <h3>谈判台,可以想象一下,两个手握重兵的人物,在此落座,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字字珠玑之间,暗含重重剑气,气场该是何等强大。</h3> <h3>谈判台离仙人洞不远了,如果没有提示牌,这个景点很容易被错过,因为上面已经被改成小卖部了,就剩下几张石椅台。</h3> <h3>到了仙人洞景点,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br>这是我在仙人洞进口处留影</h3> <p class="ql-block">一到仙人洞,我就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七绝诗:</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p><p class="ql-block"> 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个仙人洞,</p><p class="ql-block"> 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 诗中赞美了遒劲的松树品格,它昂然挺拔于天地之间,尽管乱云翻滚,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它仍然是那样的泰然自若,昂扬着一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p> <h3>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h3> <h3>仙人洞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的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h3> <h3>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h3> <h3>仙人洞出口处右转的山坡上就是御碑亭景点,庐山御碑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朱元璋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在白鹿升仙台,传说周颠升仙的地方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5米,厚0.25米。</h3> <h3>整个御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御碑亭是仿木构歇山顶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边宽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内外厚重,亭子四面无柱子都是石壁。在亭子正门外刻有两副对联:外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四亭烟雨万壑松”。综合说明了只有顺应民心的历史要求,也反映了老百姓强烈追求太平世界的愿望。</h3> <h3>然后来到花径公园,花径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游人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br>这是我在草堂门口处留影</h3> <h3>草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二年春,也就是他来到江州的第三年春天在庐山香炉峰下建成的一栋草堂,他非常喜爱这个简单的居处,在这里写作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庐山草堂记》。<br>著名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米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伫立在草堂前,这座草堂占地65平方米,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br>这是我在白居易雕像前留影</h3> <h3>这是草堂内陈列的白居易塑像</h3> <h3>这是《庐山草堂记》的动态画卷展示</h3> <h3>花径,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公里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花径的大门上书有“花径”2字,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h3> <h3>花径公园里景色优美,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暖阳的照耀下,满目尽是繁花的争奇斗妍,那样的繁花旖旎,五彩缤纷。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就像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十分美丽。</h3> <h3>这是花径里的觅香园,景色优美。</h3> <h3>3月12日上午,我们到达三叠泉风景区。先是在庐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门牌楼处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从这里坐景区的游览车到达山下去登山游览三叠泉景区。<br>这是我在庐山景区的东门牌楼处留影</h3> <h3>霍天喜在庐山景区的东门牌楼处留影</h3> <p class="ql-block">尹照明在庐山东门牌楼处留影</p> <h3>赵三保在三叠泉景区大门口的石碑前留影</h3> <h3>三叠泉风景区位于庐山风景区的九叠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h3> <h3>三叠泉风景区之美还在于被年代久远的竹林翠竹环抱,石桌石凳点缀其间,翠绿的乔木,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以不同的风姿演奏着大自然的乐章。</h3> <h3>赵三保在三叠泉风景区留影</h3> <p class="ql-block">孟凡成与戴桂华在三叠泉风景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又名三级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得此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p> <h3>庐山 三叠泉 景点,仰望三叠泉瀑布则有一种气势磅礴之豪壮感。</h3> <p class="ql-block">庐山三叠泉景点视频</p> <h3>赵三保在三叠泉景区留影</h3> <h3>庐山观音桥景区是我们这次庐山三日游的最后一个景区</h3> <h3>这是观音桥景区的大门,气势宏伟。</h3> <p class="ql-block">庐山观音桥景区导览图</p> <h3>观音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乡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h3> <h3>观音桥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经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h3> <h3>观音桥原称栖贤桥,又称三峡桥,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庐山纪游》中誉为匡庐二绝之一,1988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h3> <h3>霍天喜在观音桥景点留影</h3> <h3>赵三保在观音桥景点留影</h3> <h3>当我们走进挂着“金井旧传三峡晓,玉涧今带五峰秋”对联景区大门时,一股带着青草的清鲜味道就扑面而来。他仿佛是在说,终于又看见你了,欢迎欢迎!</h3> <h3>走过百余步的田中小道,首先看到的是三峡涧上的古老的水碓房。在水碓房的前面是景区在2004年新建设的十二生肖园,这个园中的十二生肖很特别的,它们都是经过第四冰川洗礼的庐山自然山石的天然外形,加少许的人工点缀而成的石雕群。</h3> <p class="ql-block">观音桥景区内号称“天下第六泉”景点</p> <p class="ql-block">庐山观音桥风景区的十二生肖园雕像群</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石雕群</p> <p class="ql-block">经过第四纪冰川洗礼的自然山石“牛”的生肖石</p> <p class="ql-block">游览观音桥蒋介石行宫</p><p class="ql-block">中正行宫位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的观音桥景区中,原为清代诗人易甫实建的“匡山草堂”的主体建筑“琴志楼”旧址。1934年,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为奉承蒋介石,在观音桥原匡山草堂旧址上建立行宫,供蒋介石来庐山时居住。蒋介石对观音桥优美的风光非常喜欢,在庐山期间也喜欢来这里居住,是除庐山牯岭美庐别墅之外的又一处行宫。</p> <p class="ql-block">据载,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来中正行宫疗养脚伤;1937年12月,日寇进攻南京,蒋介石于南京布防后又来到这里。当年蒋介石站在观音桥头无限感慨地说:“风景依旧,时势大变矣”,并在这里通过无线电发出了南京撤退的命令,接下来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旷世惨剧。</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炎陵的路途上,为消除旅途疲劳,活跃气氛,有8个旅友纷纷为大家献唱,放声高歌。特别是张志龙、尹照明二位唱歌高手连续唱了好几首,一路歌声一路欢笑,大家都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3月12日下午2点钟,我们结束了这次在庐山的旅游活动,开始返回炎陵。历时7个小时的行程,于晚上9点钟顺利回到了炎陵,大家都平安归来,很是高兴。</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庐山旅游,深深的感觉到庐山的自然风景非常秀丽,青山绿水长流,天高云淡风轻,历史文恭悠久,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三保</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5日写于炎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