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学习存款保险 警惕高息诱惑

冬雪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案例介绍</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某日,退休的王阿姨和朋友们在公园聊天聊到存款保险,“恰巧”被“路过公园”的李某、刘某听到,李刘二人便告诉阿姨们“现在存款保险出来了,把钱放银行,万一出事银行只赔50万,多的就没了”。阿姨们一听到银行只赔50万都慌了。随后,李刘二人顺势介绍其公司主要以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为经营项目,并递出传单向阿姨们推广销售高价值收藏品,同时声称该收藏品可达到五至六倍的升值空间,诱导她们签订《项目合同书》,承诺投资绝对保本,不仅在到期后100%兑付本金、到期前还可按月或按季返还高额利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刘团伙成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发放传单、拨打电话等方式向群众编造收藏品有较高升值空间,承诺投资保本且可以返还髙额利息诱使消费者签订合同进行投资。据悉,李刘二人所在团伙累计诱骗400余人进行投资,涉案金额高达7000余万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案例分析</b></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以投资各种收藏品有较高升值空间或可获得高额回报为名,以占有消费者资金为目的的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且受害人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消费者群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案例启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防止广大中老年消费者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提高中老年消费者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加大对存款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建行山东省分行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学习存款保险知识,谨慎选择投资渠道、防范非法集资,保护好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存款保险是什么?</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存款保险条例》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保障存款人权益。目前,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存款保险基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银行真的只赔50万多的就没了?</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说法是错的。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也就是说,超过50万限额的部分,通常会通过资产重组和破产清算的方式解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如何识别非法集资?</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包含“三要件”,千万不要碰: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如何判断金融机构是否参加存款保险?</u></b></p><p class="ql-block">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查询:一是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网站上会定期公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名单。二是可以看这家银行的网点有没有张贴存款保险标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使用存款保险标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