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看日落

老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趁一个晴朗的周末,在小王领导周总的组织下,五个家庭相约苏州西山,一起看西山太湖日落,一起品美食叙友情,行程都由周总事先安排妥当的,第一天先游西山,第二天回程路上去天平山赏枫,在一个环境较好的民宿住一晚。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但美好的回忆值得回味!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景头,都记录下了我们在苏州一起度过的二十八小时的美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一起从无锡开车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达目的地苏州西山,临近中午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周总早早做过功课,选择这家近湖轩,找一个二楼临湖的座位吃饭时就可吹吹风看看景,吃当然也是选择了一些当地特色时令菜,野生红鱼、太湖白鱼、银鱼炒蛋、茭白、四叶菜、莼菜、鸡头米、板栗鸡、炒菱角藕片,太湖特色美食先尝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来西山, 我们特意点了太湖莼菜汤,这道菜我们是一定要吃的。太湖莼菜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好、风味独特。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来西山不吃太湖莼菜,那就遗憾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吃饱喝足,就开启我们的西山环岛游的一起逛或单独逛模式。东村始建于秦末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相传秦朝末年“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唐秉曾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东园村,简称东村。东村虽不大,历史遗存却相当丰富,保存有民居、祠堂、巷门、寺庙、古井、桥梁等明清建筑20余处。东村的植里自然村是一个古村,位于洞庭西山,背靠青峰、旁依太湖。植里以“古樟”、“古道”、“古桥”而闻名。此为苏州三宝,植里古村多为李姓,为宋代平江知府李弥大后裔。名气这么大,又免费自然要来植里欣赏一下苏州“三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植里古道为清道光年间所建,为入村主干道,由条石铺成。古道两侧原为一片油菜田,春日金黄灿烂(有网上照片为证);古香樟树为三叉型,如伞盖一般,为康熙年间所植;古桥名为永丰桥,始建于宋代,现为康熙四十一年重建。一个古村,一个古道,一棵古树,一座古桥,组成了小村千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到一地,如果有大树肯定会去靠一靠,今天来植里和千年古香樟树来个亲密接触,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是小王到各地旅游时的传统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地是2500多年前的古战场,吴越两国在后来吴越争霸中一场非常重要的“夫椒之战”中,吴王夫差也正是坐镇西山岛的可盘湾,全面征发水军迎战,才一举打败了越国,赢得了这场大规模水上战役的胜利,迫使越王勾践投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碧玉榭是西山风景区视野比较开阔 的地方,据说是苏州太湖落日第一观赏地,凭栏远眺,整片的太湖尽收眼底,远处山峦叠嶂,似与湖水相依相偎,引人留恋驻足。太阳在慢慢西下,碧玉榭附近的地坪上早就有人占据有利地形,有人办起了冷餐会,也看到了有不少年轻人搭起露营帐篷,支起了烧烤架,准备在此共赏晚霞共尝美食,共度美好时光。我们在此也和碧玉榭留下了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过我美篇的朋友总抱怨怎么在美篇里看不见老张,小王也大多是以背影示人,今天老张和小王都露露相,老张陪小王一起看日落,笑得多开心!老张和小王终于让大家一睹为快,开个玩笑啦!朋友们不要见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传吴王夫差与爱妃西施在此观景赏月,明月湾古村由此闻名。明月湾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居民多数为沦为奴隶的越国俘虏,吴人只占少数,他们除了靠生产养活自己和家人外,还要为吴王与西施来此游憩提供饮食和服务。村后石排山上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现在这里成了观看太湖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看过电视剧《都挺好》吗?有些场景在这里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濒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故称明月湾,简称明湾。明月湾村口沿河有古香樟一株,高25米,胸径2米,寿已千年,仍十分茂盛。河上明月桥,亦为清代花岗石建筑,桥身平直轻巧,仍是过河的主要通道。在桥上拍照留念也是必须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王和西施是否真的曾经来此赏月?又为何要到这里赏月?这已成千古之谜。明代诗人高启有诗云“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游客如在皓月当空之夜,在太湖西山明月湾又是一幅诗意画卷:西施不在明月在,烟波千里共婵娟!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古码头上早已站满观看太湖落日的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六年多前,我和小王一起到身处太平洋深处的塞班岛旅游,特意陪她看了太平洋的日出和日落,在浪漫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风光,今天我又要陪她一起看西山太湖日落,西施不在夕阳在,烟波千里共晚霞!这个是我在明月湾留下的诗句,假装一下文人雅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玩累了,该回民宿了!我们五个家庭包了这间民宿,各方面条件还是不错的!五个家庭难得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美食,一起打牌娱乐。民宿提供的早餐还可以吧?简单不失健康!口说无凭,照片为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平山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景区占地近百顷,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等十八胜景。这次我们西山之游归途中游览了此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枫林在北临范文公祠,东靠放生池,西依紫藤长廊的地带,就是古枫树林区域,这些经历400余年风霜的古枫香树,高约20多米,胸径近1米,冠幅达10多米,需三人合抱。这里有年逾400岁的古老枫树。据传是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短短的西山之行结束了,陪小王一起看了西山太湖落日,赏了天平红枫、奇石、清泉,最后也留下了我这个美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