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游记(2023年3月14日)

东浙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23年2月12日我们和大弟新华、弟妹品质一起游玩了大理古城。那天,我们到达大理古城已经是下午的5点多钟了,在我们沈阳,正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的时侯,而大理古城依然阳光灿烂,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我们从南城楼进入古城,南城楼又称双鹤楼、承恩楼,是古城四门之首,网红打卡地,为古城最雄伟古老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进大理必打卡之地。清康熙四十年云南提督偏图题字“文献名邦”意指大理人才辈出,典籍厚藏。大理国317年的历史中,提倡举国信佛,因此南城楼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城门后藏有佛龛的城楼。“不到南门,枉到大理”,我们登上南城楼,站在古城墙上,观看古城的街区以及不远处的苍山洱海,瞬间多了一份庄重与神秘;用手轻轻拂拭城墙,你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岁月的痕迹。这里也是晚上举办灯会的地方,红红的灯笼把古城装饰的喜气洋洋。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2000多米,南北纵向有三条大街,东西向有五、六条小巷。城内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多数由青石板铺成,许多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古城建有四座城门楼和四座角楼,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城外有护城河。南北城门对称,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九街十八巷”之称。我们沿着复兴路从南往北走,复兴路是大理古城的主干道和最繁华的街道,路两侧基本都是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商铺,走在复兴路上,犹如走在过往的岁月长河之中,又仿佛走在旧时繁华的历史痕迹里。大理的历史悠久,复兴路作为古城的主干道,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变更,现今,仍能看到往日繁华之景。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店铺,道路两旁的小吃,极富生活气息。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喜洲粑粑和乳扇。乳扇可谓是古城的特色食品,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售卖的,大弟新华请我们吃乳扇,乳扇有煎、烤、烫、烩、炸、煮、炒、生等多种多样,我们因为是第一次见到乳扇,到底选哪种拿不定主意。想起70年代,在广西军营里,很多北方的战友没有见过香蕉,买了香蕉后擦一擦,直接带皮吃,闹了个大笑话。最后,还是大弟新华拿定主意,就吃烤乳扇。其实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高级乳制品,分乳白、乳黄两色,是白族传统的名特食品。主要产地在大理州洱源县邓川一带,因此也叫邓川乳扇,1563年杨升庵编纂《南诏野史》中就有记载。位于古城中心的五华楼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856),我们登上五华楼,站在古城的至高点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致尽收眼底。五华楼也是历史,见证着整个古城的兴盛与变迁。然后,我们去了红龙井,“古城之美在于水,水美不过红龙井”。红龙井全长408米,地处大理古城的核心地带,是以井的名称来命名的街道,一条清溪顺着红龙井淙淙而下,水流中的石头或大或小、或竖或卧,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加上“玉白菜”、“十二生肖”、“叠水台”、“石拱桥”等景观,以及两侧古色古香的白族民居,红龙井清渠边柳树、桂花、柏树、榕树等树木,使红龙井变得灵动,有神。这里有音乐,有人气,还有烈酒。路过一家酒吧,一曲歌手弹唱的白族歌谣,引得我们驻足停留,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啊!珍惜苍天赐给我们的金色的华年,豪情不变,年复一年,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们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现在红龙井是大理古城热门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我们接着去逛洋人街,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是为纪念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也是中国最早最知名的洋人街之一。洋人街东西走向,长1000余米,宽7米,青石板铺路。有咖啡店、餐厅、珠宝店、古董店、白族扎染店、画廊等等。也是大理古城对外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这里是洋人聚集之地,也是大理本土文化与西洋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漫步洋人街,就像身处异国街道,满满小资情调。最后,我们来到了人民路,这里一路都是流浪艺人和外来者,也是吃货的小天堂。在一家酒馆,我们让自己停下来,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气息,大理古城的特色美食,白族酸辣鱼,生皮,凉鸡米线等等,为我们的《大理古城游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四周各长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沬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题。“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城楼上观看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远处是苍山洱海。</p> <p class="ql-block">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二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复兴路是大理古城主干道和最繁华的街道,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总长1500米,路面为麻块石,是古城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两侧商铺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大理古城主要商业街道。</p> <p class="ql-block">云南提督府旧址原为康熙二年所建的云南提督衙门,现已是大理市博物馆。1856年滇西爆发以杜文秀为首的反清起义,起义军攻占提督府,推荐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p><p class="ql-block">1872年起义失败,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屠杀,杜文秀在全家服毒后吞下孔雀胆,穿上大礼服,赴清军大营而死,年仅49岁。后清政府恢复提督衙门,1988年改为大理市历史博物馆。其中分为历史文物展厅,四合五天井和碑林区等。</p> <p class="ql-block">总统兵马大元帅府</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856年),据记载五华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下可建五丈旗。五华楼分为钟楼和鼓楼,有贵宾至此就会钟鼓齐鸣。</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红龙井酒吧街,大理最美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玉白菜</p> <p class="ql-block">玉白菜</p> <p class="ql-block">玉白菜</p> <p class="ql-block">时光倒流酒吧</p> <p class="ql-block">时光倒流酒吧</p> <p class="ql-block">时光倒流酒吧</p> <p class="ql-block">南诏古风,大理神韵。</p> <p class="ql-block">南诏古风、大理神韵</p> <p class="ql-block">南诏古风,大理神韵</p> <p class="ql-block">胡桃里(音乐餐厅、酒吧、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洋人街</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高级乳制品,分乳白、乳黄两色,是白族传统的名特食品。</p> <p class="ql-block">白族酸辣鱼是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凉鸡米线。</p> <p class="ql-block">喜洲粑粑。</p> <p class="ql-block">生皮。生吃猪臀部和后腿的皮肉,说是生吃,其实是火烤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