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石嘴山市小学数学十人有幸来到银川市金凤第五小学,参加为期十天的跟岗实习。学习期间,我们领略了金凤五小浓厚的书香氛围以及特色办学理念。我们还认真观摩学习指导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他们将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演绎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学习。</p>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每位指导老师的课堂让大家领略了别样的风彩,精炼的语言、耐心的引导、紧扣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积极互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圆锥的认识》这一课,体现了王彩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p> <p class="ql-block">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王旭波老师在讲解这节课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感知体积并认识体积单位,课堂效果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吴小鹏老师的这节《整理与分类》一课,针对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述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吴老师加强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能力。</p> 学生风采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专注的眼神、积极地探究、善于表达的背影!此时他们是课堂上最美、最帅、最亮眼的主人!让我们一睹孩子们的风采!</p> 交流体会 <p class="ql-block"> 课中,学员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点滴;课后,和授课老师积极交流;休息时,探讨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孙娇娇老师说,王旭波老师在上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课堂环节紧凑,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导入环节利用乌鸦喝水的实验,循循善诱引出体积,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再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即巩固了体积单位的认识,又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李艳灵老师说,《圆锥的认识》这一课,体现了王彩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如下:</p><p class="ql-block">1.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掌握知识系统的结构。</p><p class="ql-block">3.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开展协作、探究式课堂学习。</p> <p class="ql-block"> 熊新建老师说,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胜过老师语言反复的说解。</p> <p class="ql-block"> 李少敏老师说,“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王旭波老师在讲解这节课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感知体积并认识体积单位,课堂效果非常好。</p><p class="ql-block">主要表现有:第一,学生参与度高。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都注重让学生口头表达、动手操作,引导其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第二,课堂趣味性较强。王老师在讲授时,提供了丰富的教具,例如量杯、石块、粉笔盒等,带给学生直观的教学感受,从学生实际出发,体会1cm³、1dm³、1m³的实际大小,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第三,教学方法多样。导入时运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探索时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体积单位时以自主思考进行,确保学生在理解枯燥的概念时,能始终积极参与课堂。对课堂时间把握比较好,流程清晰,重难点明确。</p> 学习笔记 <p class="ql-block">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素养,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金凤五小的领导和老师们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的跟岗实践提供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感受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愿我们接下来继续相携教研路,复得满载归!</p> <p class="ql-block">制作:丁玲</p><p class="ql-block">图片:金凤五小的全体跟岗数学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