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碌竹情结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水烟筒大碌竹情结</p><p class="ql-block"> 在我“阳”的期间出现严重的咳嗽、喉咙痛且身体十分虚弱的时候,仍然依恋我的水烟筒—-大碌竹,每每抽一口,虽然会引起阵阵的咳嗽,但还是觉得心里痛快的舒畅。继而是受到妻子的一阵臭骂:“大碌竹是你‘老豆’,不要命了,病了咳得那么的严重,对它还那么亲。”的确,这是个不良的嗜好,抽烟且不说危及自己的健康,又影响他人的呼吸。然而,对我来说,抽大碌竹的水烟筒,伴我二十多个春秋,对它已成为了一种深深的依恋,一时难以戒掉。</p> <p class="ql-block">大碌竹的水烟筒是我们粤西地区茂名、湛江人抽烟的一种特有的工具。我们粤西地区的水烟筒,可以说有五花八门的大碌竹,然而它的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以水过滤烟,因此烟味清爽,使人在抽烟之没有抽香烟那种干辣的感觉,一吸一呼的畅快感更浓。</p><p class="ql-block"> 用大碌竹做水烟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民间流行或许己有数百年,它的发明者己无法去考究,抽烟的人无论平民百姓或达官显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等皆欢喜使用。毫不夸张地说,粤西和广西地区,有抽烟人的地方就有这种水烟筒大碌竹。</p> <p class="ql-block">  对于这种抽水烟筒大碌竹,我有蒙胧的记忆,孩提时代记得祖辈和父辈们的男性,在村里休闲时都是托着大碌竹,在自家门口抽烟。每每他们在一起劳作休息时,或是聚在一起拉家常或议事,总是你几口我几口地轮着抽。记忆里我有位叫六公的叔公,一边抽着一边咳嗽,幼小的我心里十分困惑?为何咳嗽还抽这是东西?是不是很好味、很好吃?现在我上了年纪才明白,那是一种对烟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  我抽烟这不良的嗜好,源于在年轻时熬夜写材料时而养成坏习惯,那时每次写东西,点燃一根香烟,深深地思考,吸上一口,也是一种享受。当时一是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二是加之经常下乡与基层人员打交道,渐渐养成了抽烟的坏习惯。而抽水烟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经济压力与工作的压力,没有离得开烟的依赖,而经济上也不充裕,渐渐的转为抽水烟的习惯,也是对烟的依恋。人在成长中学会了抽烟,在生活与工作中对抽烟养成习惯,甚至一种依赖与依恋。曾听朋友说过:“当你父母看见你抽烟不再劝说或骂你的时候,说明你已经长大,生活与工作有了压力。”也可以说,人长到一定的年纪,基于工作或生活的压力无法释怀时,烟和酒或许最好的良药,这或许就是我对抽烟产生依恋的最好托词吧!</p><p class="ql-block"> 也许会有人问我柚水烟的感受,我告诉你,当我以左手食指和无名指持烟筒,姆指和食指夹烟丝,打火机点燃水烟筒的烟手中的烟丝,用力吸气,然后又从囗中和鼻孔里喷出淡淡的缕缕青烟,然后双目紧闭,缓缓呼出,忧愁会随烟散去。此时,或许这就是进入了“最佳状态”。</p> <p class="ql-block">  这种抽水烟的方式,在我们这里依然很流行,也一直在传承,水烟筒的式样也推陈出新。无论在乡村、镇里、城里有抽烟人的地方就有大碌竹!凡是抽烟的人都结下割舍不断对大碌竹的情结。在外地若遇见携带大碌竹者,就知道遇到家乡知故了,先拿过大碌竹抽上几口,再道乡亲情!过去在乡里劳作的老一辈每劳作一段时间,他们便会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抽大碌竹,对于抽烟人来说,无论多忙多累,大碌竹依然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个嗜好。正如有人对大碌竹所赋的诗:“山野幽居性本真,未能徇节坠风尘。蛮腰惹火招人抱,一吻香唇醒客神。”人们只要看见大碌竹,烟友们围在一块,抽起大碌竹,便开始家长里短、时事政治、社会民生,天南地北,生活的苦与乐、人生多少成败、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会随呼出的烟而飘去。</p><p class="ql-block"> 真正会抽大碌竹的人都很讲礼仪,一群烟友中,长者为先,年幼者为后,年幼者抽完后,对年长者、受尊敬的烟友装上一口烟,双手捧上,以示敬意。大碌竹在人们的手中轮换了几个来回后,满室便是袅袅的青烟与人们浓浓的乡情!烟抽完了,聊天完了,人们神清气爽,体力恢复,平添了几分豪气!</p><p class="ql-block"> 唉!抽水烟大碌竹,是一种抽烟不良的习惯也好,一种地方平民文化也吧!这咕噜、咕噜的声音中一吸一呼传呼着人世间的情与爱,喜恕与哀乐、思量与依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