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

B班 沈可为

<h3>  “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青溪九曲,桃渡临流,千年古渡口。曲径回廊,微风细雨,名士驻留处。今天我们步入桃叶渡,去了解王氏家族的那段悠久历史。</h3> <h3>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个古渡,位于秦淮河与青溪河交界处附近,在青溪河旁有两个故事,一个关于王羲之,另一个关于王徽之。<br> 青溪河岸边有一个雕像,那是王羲之,传说有一次他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水中有人马上要溺水淹死,赶紧跳下河将那人救了上来,后来发现这人是一女子,叫桃叶姑娘,长得楚楚动人,没想到她想轻生,因为他的父亲欠了村里恶霸的钱,恶霸要抓他去抵债,于是王羲之依靠王家的力量打击了恶霸。后来以女子的名字命名此地。<br> 王羲之有一别称“书圣”,他与太尉郗鉴之女郗璿育有七子一女: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孟姜。<br> 王徽之有一个小故事也在青溪河旁边,有一年他从老家绍兴走水路到清溪河,突然的岸边看到了一位大将军,知道的人告诉他是桓伊,王徽之一生才华出众,生性高傲,放诞不羁,但因为桓伊曾参加过淝水之战,同时吹了一手好笛,有“东晋第一笛王”之称,王徽之很崇拜他,便让人上岸问他:“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一看,发现是王徽之,两人虽然以前从不相识,但都互相欣赏对方,于是桓伊便即兴演奏一首关于梅花的曲子,重复吹了三遍,后来将此曲名为《梅花三弄》。这首《梅花三弄》一开始是笛曲,后改编为古琴曲,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br> 在东晋有四大名门:王家、谢家、桓家、于家。四大名门经常互相搞婚姻,同时也会互相到对方的手下做官,有一次王徽之去桓家当军官,刚来的时候上级问他:“你是干什么的?”“养马。”“多少匹。”“不知道。”看起来理直气壮,但是因为两家有关系,也不能对王徽之发火,这件事后,很多人都在后面议论纷纷。<br>  王徽之去世的十分悲惨。虽然他是一位狂士,但和七弟王献之很要好,因为王献之自残留下后遗症去世后,自己终日不吃不喝,一个月后也去世了。</h3> <h3>—————————————————————</h3> <h3> 王献之</h3> <h3> 在王羲之雕像对面,有一个“太”字碑,这与王献之有关。在王献之出生起,自己的兄弟们就已经展示出极高的书法天赋,这也没办法,谁教他们的父亲是“书圣,”母亲是“女中仙笔”呢,有一次,他写了一个“大”字,随后给王羲之看,因为王羲之也在写字,于是就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因为在爸爸那边没有收到夸奖,就去找妈妈,没想到她说:“这一点写的真好。”于是他只好向妈妈坦白,这一点是王羲之写的。<br> 王献之有不同寻常的镇定。有一次在书房睡着了,来了个小偷,因声音太大被吵醒,随后不仅一句话不说也不动一下,小偷即使偷了书画也一声不吭,后来小偷想拿地毯,因为地毯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有了感情,便说:“小偷,这个东西不能拿,放下。”小偷因害怕被抓逃走了。<br>  他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他成年后,原配妻子叫郗道茂,二人是表姐弟关系,两家正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再加上两个孩子从小见面,互相熟识,是一对青梅竹马,于是在两人长大之后双方父母就为他们安排了婚事。他们婚后也十分幸福,两人每天赏月饮酒,恩爱无比。两人成婚之后不久王献之与郗道茂的父亲双双离世,这标志着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一下子衰落下来。后来晋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却要求与王献之结婚,她当初被皇帝赐婚给桓济,之后桓济不服,决定造反,但是造反失败,被朝廷流放,桓济就与新安公主离婚了。随后新安公主便让皇帝下旨为自己与王献之赐婚。王献之再怎么不乐意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圣旨,他想到一个自认为聪明办法——自残,他认为公主肯定绝对瞧不上一个残疾人。他把双脚伸进火中,火将皮肤都烧焦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逃婚,但是等他烧伤双腿的消息传进宫中后,没想到公主居然还不死心,说哪怕他留下残疾,成了瘸子也要嫁给他。王献之没办法,只好迎娶公主成为驸马,两人后来生下了一个女儿,还成为了未来的皇后。</h3> <h3>———————————————————</h3> <h3> 唐寅</h3> <h3>  在“太”字碑旁,刻着《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伯虎,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吴县人。明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在16岁便获苏州府试第一名,29岁获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但公元1499年,唐伯虎以举人的身份,进京赶考,准备考进士。在京期间,唐伯虎,去拜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礼部侍郎,程敏政,他后来认识一个朋友,徐经,后来两人经常去程敏政家里拜访,问题目,后来考试,程敏政作为考官,出了一道普通人根本没听过的诗,还说这次的第一是唐伯虎和徐经,后来有个贪官,叫华昶,说程敏政泄露考题,皇帝让锦衣卫将唐伯虎、徐经、程敏政抓起来,严刑拷打,徐经没承受住,但唐伯虎承受住了,试卷改完后,发现第一名并不是徐经和唐伯虎,皇帝这才发现考题并没有泄露,连忙让锦衣卫停止严刑拷打,但程敏政年纪大,后来便去世了,徐经因为承认,被发配到其他穷的地方,唐伯虎也因为这件事和他有关联,也受罚。最终只去当了个地方小官。</h3> <h3>共3篇 2100字 耗时50分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