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朝成化年间(1480年),孙氏祖九应由崂山街道原西崂山村迁此建村。当时村南山坡上有一座大石硼,其形状酷似一头卧牛,特别是头部活灵活现,口舌、牙齿清晰可辨。这座石牛,被人们视为吉祥物,特以此命名——山东荣成牛口石村。</p> <p class="ql-block">牛口石村过去富甲一方,是有名的地主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村仅80多户,竟然有近20户地主富农。这在当时村落中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牛口石村中有387幢房子。大地主的房屋比普通民居高、宽、大。地主房屋房顶是厚厚的海草,屋脊两头高高翘起,顶上罩着渔网。墙壁下部采用大块石料,经过精雕细琢,表面排列斜纹錾子印儿。墙壁上部和墙角,用的是大青砖,白灰抹缝隙,墙面平整美观,墙角坚挺笔直。房山头更讲究,堪称建筑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村西北角地主孙福汉的房屋,西房山头墙面中间抹着一块方形白色板面,显得十分抢眼。山尖青砖当中镶着六块方石,上层一块,中层两块,下层三块,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意谓财富像三角一样稳定,生活六六大顺。朝外房山头的两坡房檐,用青砖窄面向外平铺竖排,顶端雕刻一个太极图,两侧间隔各刻两字“气爽西山”,檐坡两边的下端,刻着吉祥篆字图案。地主建起的房屋最多的有30多间,家族中几十口人形成一个大院,整个大院规模较大,十分气派。</p> <p class="ql-block">相传,牛口石村对牛很是崇拜。老人们讲,牛口石村建村后一直很穷,几十户人家,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外,不少人靠外出“扛活”或耍小手艺挣几个辛苦钱。村子为什么几百年受穷,村民们觉得一是命苦,二是肯定哪里“漏风撒气”。</p> <p class="ql-block">据说,道光年间,孙氏家族为了摆脱世代贫困的境遇,找来风水先生相看。风水先生转了几圈儿说:“你们村所以发不了财,问题出在村前的牛口石那张大嘴上。牛头大嘴张着朝东北,这是在‘喝东北风’。你们村名叫牛口石,那不也是跟着干喝东北风,所以世代受穷。”孙氏家族问风水先生:“怎样才能不让牛口常喝东北风?”风水先生出主意说:“要想富,必须让牛肚子里有‘油水’,你们应该如此如此……”</p> <p class="ql-block">孙氏家族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拿了牛喜欢吃的豆饼、花生饼,到“牛口石”前祭奠,给“神牛”的肚子“添加油水”,祈求保佑。又经过商讨一致认为,开油坊既是有油水的买卖,也能让牛口常喝油水香风。于是孙氏家族集资在村东建起一座油坊,开业后生意兴隆,整个村子油香弥漫,孙氏家族也开始慢慢走上富裕路。生活富裕了,孙氏开始大量购置土地。一时间,周围村子的土地大多被牛口石村买下,最多时村里的土地达2000多亩。土地增加了,人丁随之兴旺,孙姓地主逐渐增多,牛口石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地主村。</p> <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到了,大姑备好一桌酒席,等着心上人到来。月亮升起又落下,于将军连个影子也没有。大姑坚信将军一定不会失约,从此每到八月十五月圆之夜,都在北山坡摆一桌酒席,等将军到来。年复一年,大姑的满头青丝变得霜白,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同于将军的约定。她让邻居在她死后将她葬在北山坡上,并在坟前摆上一桌酒席。</p> <p class="ql-block">于将军为什么失约呢?原来当年于将军在途中染上瘟疫死去。因没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姑,痴情的大姑等了一辈子。后人感念大姑专一的爱情观,为她造了坟,称为“大姑坟”,摆在坟前的那桌酒席也化为石头。一些老人清晰记得,“大姑坟”前有一块方方正正、天然平坦的石板,就是酒桌。石板上有天然的石碗、石杯、筷子等。</p><p class="ql-block">由于后人劈山开路,“大姑坟”被彻底毁掉,“大姑坟”消失,只剩下美好的大姑传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