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开在云南的花儿(二)

王丹

<p class="ql-block">朴树的那首歌《那些花儿》,我曾经单曲循环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儿子也唱起了这首歌,我的眼泪,止不住掉下。“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p><p class="ql-block">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p><p class="ql-block">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p><p class="ql-block">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p><p class="ql-block">啦啦啦啦,想她。</p><p class="ql-block">啦啦啦,她还在开吗?</p><p class="ql-block">啦啦啦啦,去呀,</p><p class="ql-block">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到云南蒙自的碧色寨车站,朴树这首歌的旋律又再次响起。我想起曾经在这里绽放过的那些花儿,她们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车站位于蒙自市草坝镇,1898年,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运营权),1901年动工至1910年竣工通车。从越南海防至中国昆明全长854千米。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主线和个碧石铁路直线的交汇处,独特的交通优势,成为滇南第一中转站。从1910年建成起,碧色寨一直是滇越铁路第一大站,那时的碧色寨被称为“小香港”、“小巴黎”。</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站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存:大通公司、水塔、站房、火车站钟、警察局、法国员工的宿舍、红土地网球场等。</p> <p class="ql-block">因为电影《芳华》曾在这里拍摄取景,碧色寨被更多的人见到和认识。现在的碧色寨是众多旅游者和退役老兵打卡怀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那些花儿们曾经装点了谁的青涩年华。回望过去,青春的日子渐行渐远,美丽而感伤。</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生命中那些曾经的青春芳华,被岁月长河冲洗后,也许物是人非,可那时的美丽却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印。</p> <p class="ql-block">一个怀旧的车站,能让人们想起那么多,她的价值无限。那些飘散消失的花儿,也永远记在我的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元阳哈尼梯田也是我们这次行程中比较期待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经过勤劳的哈尼族人民的千锤百炼,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来到元阳,面对脚下万亩梯田,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元阳梯田的主要观赏点有坝达,多依树和老虎嘴。坝达梯田是观赏日落梯田及哈尼村寨风光的著名景点。坝达梯田面积大、线条美、立体感强,梯田地势陡峻,大气磅礴,往往一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田。</p> <p class="ql-block">由于目前是元阳梯田的灌水期,梯田会随着光影的色彩变化千姿百态,所以这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观景台更是挤得密密麻麻。我们不是专业的,见好就收吧。🤭🤭🤭</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大家想拍多依树梯田的日出景象,六点半就出发到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是出来了,也拍到了。但幸福确实是太短暂了。</p> <p class="ql-block">你看,大片的云海随即而来,遮住了太阳,也遮住了梯田。</p> <p class="ql-block">还好,东边不亮西边亮,云海虽然遮住了梯田,但它和周围的山景村庄融合成一幅更美的画图。</p> <p class="ql-block">旁边一位游客高兴的说,这样的云海说是黄山也有人信呀。</p> <p class="ql-block">烟波渺渺,云蒸雾绕,确实这些云海奇景,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呀。</p> <p class="ql-block">生活从来不缺风景,缺的是欣赏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看梯田日出被云海搅黄了,回到民宿,发现窗外的蓝色梯田也渐渐被浓雾锁住。老板说,这时候的老虎嘴也是一片浓雾,不用去看了。</p> <p class="ql-block">哈哈哈,旅途中难得有休闲片刻,那就冲一杯好茶,拍点室内小景吧!</p> <p class="ql-block">“花落春仍在”,我们要把春天留在心里。发现美,分享美,不是臭美,而是当有一天真的老了,走不动了,回忆那些拍过的风景,走过的岁月,春天嘛就总在你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中午饭后,我们就离开元阳,直奔建水古城。本来两个小时的车程,师傅的九座车太高被限,上不了高速,绕来绕去绕了三个小时才到建水。</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是个神奇的地方,有朋友跟我说,在建水就可以住一个星期。这里的名胜古迹很多,民俗民风纯朴。古城里的观光车只要两元,随停随上。</p> <p class="ql-block">建水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阁楼,美不?</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青石板,磨出油了。</p> <p class="ql-block">夕阳映照下,桥洞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水古城里的旅游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在唐代叫临安,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为云南之冠。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古建筑有50多处,这座东门朝阳楼,建于唐代诏南时期。</p> <p class="ql-block">翰林街是建水古城的中心街道,这条街曾经出过多位军人、将军和进士翰林。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就在这条街上。</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右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有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华丽精致。园中有数不清的栋梁、格门、窗棂,无不雕龙雕凤,描金绘彩,造型生动。</p> <p class="ql-block">百年风光转瞬即逝,但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犹如在自己家一样亲切。院子里人来人往,唱戏颂文,赏花扑蝶,恍若再现。百年的时光似乎在这里停步。你不禁会佩服,一个乡绅,竟能有如此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的团山民居又是另外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团山古村,是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历史遗存众多,是“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也是云南建水的一个安静而古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村庄里保留着清代建筑20余座,以及3道寨门,其中,“锁翠楼”最为壮观。团山村世代有人居住,所以许多老房子的木头虽经百余年,仍然不朽。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繁华散尽。而团山古村没有被时代湮没,没有被现代建筑替代,依旧栽篱种菊,农耕乐道,守望一方。</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我们来到玉溪市的抚仙湖。碰上寒潮了,温度只有6度,天空没有一点阳光,湖水也不碧蓝。我们原来练了几天的抚仙湖恋歌都唱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村民都在烤火。</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这种恶劣天气,抚仙湖的样子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好啦,留点遗憾,下次再来看抚仙湖的真面目,来潜水、飙汽艇……做老太太不敢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春从来不语,却温柔了世界,花从来不言,却芬芳了人间。有人说,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与山水交友不累,与草木谈心最真。我们要做自由而热烈的花儿,接受万般模样的自己,向风而行,若水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