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杜颖省优能工作站及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西安市东方中学

<p class="ql-block">  共享共赢,研无止境。为进一步推动教研工作,促进教学实践,杜颖省优能工作站及名师+工作室联合东方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9日继续开展扎实而有效的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首先由杜颖省优能工作站及名师+工作室成员、新城区教学能手、东方中学王锦琳老师进行《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展示活动。王老师从品读文本、同舟共济、畅谈感悟、乘风破浪、心灵之笔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王老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严谨,整个过程流畅自如、水到渠成,推动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进一步学习到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方法。</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东方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宁永超、工作站成员、我校初高中语文全体教师、初中英语全体教师及其他学科青年教师参与听课学习。</p>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工作站成员在学校物理实验室开展课例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王老师对自己的公开课进行说课及反思。王老师从选课缘由说起,认为这篇议论性散文能够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流程完备,材料直观,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需要提升的就是课堂把控能力,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能力。</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工作站成员苏荣、冯明霞、李鲜莉、马迎国老师分别对王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认为,王老师选课好,有挑战性,对大家教授议论性散文启发很大,教学设计符合课标要求,安排巧妙,分析拓展过程严密,学习方法指导具体有效,最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思维。</p> <p class="ql-block">  工作站主持人杜颖老师对王老师的课也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并和大家就议论性散文教学、语文教材教学进行交流研讨。杜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有提升,最可贵的是王老师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得当。</p><p class="ql-block"> 其次,杜老师结合王老师的课,针对议论性自读散文的教学和大家进行了研讨。议论性散文有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单元要求,学习不同类型的散文,要学文识类,并非以类学文,把品味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同时要注重单元整体意识,每一课要有侧重,做到一课一得,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一篇,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类,利用练笔强化学生对散文不同类型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在教法上,杜老师建议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抓关键句,品味语言,理解议论性散文诗意的语言、散漫的思路和含蓄的观点;并且要淡化文体讲解,重视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最后,杜老师又从不同文体课文、教读课与自读课、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系统训练、补白部分语法讲解、拓展阅读推荐、课内外古诗词积累、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教法指导。杜老师强调,中考试题均植根于教材,教材犹如土壤,切不可急功近利,因此,扎实教材学习,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教学实践更加有效。</p> <p class="ql-block">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我们相信,每一位语文人会不断扎实教学,在实践中反思前行,在交流研讨中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编辑:龚建华 杜 颖</p><p class="ql-block">审核:宁永超 程小江</p>

王老师

议论性

教学

学生

工作站

散文

杜颖

老师

学习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