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 <p class="ql-block">永定门是北京外城南面三座城门中正中的一座,与正阳门遥遥相望。它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53年。永定门是从南进京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这条轴线成为世界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现存里程最长、时间最久、建筑数量最多、种类最多、最辉煌的城市中轴线,堪称是世界城建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永定门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北京中轴线以距离最长、空间形态最具特色而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被学者们誉为“伟大”与“壮丽”。然而自清末开始,这一轴线与整个城市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城市格局被打乱。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的飞速扩张,形形色色的水泥建筑扑天盖地挤进古老都城,以致光辉的痕迹也渐为遥远,北京开始变为失去记忆的城市。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了契机,旧城保护成为人文奥运的一部分,自2003年开始的永定门重建,启动了完善传统中轴线的第一步,沿线景观环境的整治也随之展开,2004年国庆节前夕,复建的永定门城楼竣工了。宏大的建筑,终于弥补了这座城市南部边缘视觉上的缺憾。人们可以沿着中轴线,从北到南一直走到它的顶端。那里,不再是令人唏嘘的伤口,也不再是茫然无助的旷野。它与天坛、先农坛、正阳门以及前门大街,形成了一道互为呼应的立体景观。人们站在永定门城楼上向北眺望,数百年的岁月精华尽收眼底;向南眺望,苍茫的晴空张开无垠屏幕,让心灵依次叩拜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灵异之地。</p><p class="ql-block">现在,南中轴线新贯通的人行御道上,具有中轴线特有的标识与神圣性,使人一看就知道它与紫禁城、金銮殿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设计者们选用紫禁城中的御道形式,作为绿地中轴步行路的地面铺装:青白石与青砖的组合,简洁而有深意,最具北京中国特色,最符合“龙脉”的身份,御道中以216米为模数,在南中轴线上共安置了5颗里程星。如果以后这条御道能够南北贯通,总共会有36颗里程星,而36乘以216,正好是7776米,将近7.8公里,是可以引出中轴线整体长度的联想的。之所以称为“里程星”,是呼应紫禁城象征天上星座、象天法地的建城思想。</p><p class="ql-block">在永定门公园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景观小品,很是耐人寻味。这些景观小品是为突出永定门、前门、天坛、先农坛、中轴线等文化景物,所有景观小品雕塑都以简洁、古朴为原则,点到为止。细部设计力求延续历史文脉,处处体现“文化”涵义。</p><p class="ql-block">永定门复健后,成为永定门公园。广场上一派祥和。有老先生提笼架鸟,有小孩在玩滑板车,有人在打球。更多的人在放风筝。永定门广场以城楼为界,分成南广场和北广场两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全景</p> <p class="ql-block">1900年——(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1901年——永定门的老照片中,城楼、箭楼与瓮城构成完整的城门景观,加上护城河、石桥,画面优美。经过庚子之乱的永定门城楼已经残破。(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1902年——1902年Albert von Mumm拍摄的照片里,永定门已经修复一新。(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1920年——箭楼南侧(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1946年——西城墙根(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提笼架鸟的老先生</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南面——放大看,能看到正阳门</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玩耍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南广场上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面——复建永定门的时候,旧城砖用于城楼的北面。</p> <p class="ql-block">1955年永定门城楼北望(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南中轴线御路遗存——在永定门城楼上往北看(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御路上的里程星——御道中以216米为模数,在南中轴线上共安置了5颗里程星。如果以后这条御道能够南北贯通,总共会有36颗里程星,而36乘以216,正好是7776米,将近7.8公里(借用《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图片)</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侧面</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侧面</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广场上打球</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广场鸟笼子</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广场秋色</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广场秋色</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面</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北面</p> 燕墩 <p class="ql-block">要细致的了解中轴线,第一站要从哪里开始呢?一定是永定门西南侧的燕墩。(大约半公里)过了永定门桥和永定门外铁路桥,有一座方形墩台,它隐身在2019年9月底才开放的燕墩公园里。</p><p class="ql-block">燕墩是一座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台底边长14.87米,台面边长13.9米,台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墩台西北角有两扇石门可通达台顶。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坛,坛上矗立着四方石碑一座,高约8米。相传燕墩始建于元代,最初名为“烟墩”。燕墩初建的时候只是一个土台子,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北京修外城时,才将土台用砖包砌起来。到了清乾隆年间,官方又对燕墩进行了精心打磨,不仅增建了九龙宝盖石幢,还在碑座束腰处用浮雕手法刻画出二十四尊水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燕墩最引人注目的是碑身镌刻的《皇都篇》和《帝都篇》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帝都篇》论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城的优劣,分析了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作为都城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德不在险”的治国理念;《皇都篇》则追溯了北京的历史沿革,描写清朝入关以来北京城的兴盛。</p><p class="ql-block">其实,那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墩台才是“燕墩”,上面的乾隆御制碑是清朝乾隆年间才放到上面的,再早之前,那上面只是四周有低矮的围栏,上面空空如也。但即便如此其貌不扬,却大有来头。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是老北京城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数百年来,它矗立在老北京城的南部,每到重阳节时,这里都是老北京人登高之处,颇有盛名。因此,这座默默守护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燕墩,在老北京人眼里总是有着难忘的记忆。并且,更有人将它看成是老北京中轴线南端延长线上的起始点,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燕墩</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p> <p class="ql-block">燕墩西面——有对燕墩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燕墩和乾隆御碑</p> 天桥儿 <p class="ql-block">在永定门正北方位于中轴线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区,这就是天桥儿。天桥儿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南部,正阳门至永定门的中段,现今天桥南大街北口的十字路口处。元朝时这一带是元大都的南郊。明朝永乐帝皇迁都北京后,兴建了天坛和先农坛,但此处仍属南郊。到明朝嘉靖年间增筑了外城,此地才成为外城的中心。那座被称为天桥的汉白玉高拱单孔桥,是明永乐年间所建造。这座桥,平时有木栅栏封挡,官民只能通行于两边的木桥,只有到了每年祭祀天坛和先农坛的时候,皇帝才由此经过。</p><p class="ql-block">天桥是天子专用之桥,故称天桥。旧时,天桥儿十分热闹,各种演出和商业活动都在此聚集。可以称为老百姓的乐园。后来天桥被拆除了,只留下了地名。(北京话有个习惯,当说真正的桥时是不带儿化音的,当用桥代表地名时,就带儿化音,所以大家说到这个地方都说天桥儿)现在的天桥儿地区已经没有了撂地打把势,在中轴线西侧有许多演出和商业场所。天桥现在已经复建。</p> <p class="ql-block">复建天桥</p> <p class="ql-block">御路遗存</p> <p class="ql-block">复建天桥</p> <p class="ql-block">复建御碑</p> <p class="ql-block">天桥百货</p> <p class="ql-block">天桥剧场</p> <p class="ql-block">天桥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天桥儿有一地方,富有北京最有文化的地下通道的美名。该地下通道对中轴线上的桥及其结构特点都做了讲解。并配图说明。中轴线上的桥有永定门桥,天桥,正阳桥,金水桥,内金水桥,神武门桥,万宁桥。</p> <p class="ql-block">地下通道天坛标志</p> <p class="ql-block">位于珠市口南侧中轴线西侧的基督教堂(据说此教堂将要异地搬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