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若僑的美篇

原若僑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大美四方山&nbsp; 康养休闲地</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原若僑 郭先伟</p> <p class="ql-block">四方山,是黄崖洞镇辖区的自然风景区,位于黎城县北44.5公里处,景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左右。主要景点有金牛山、金牛洞、蜡(zha)岗洞、五指山、云栈洞(八戒洞)、高老庄、天镜池、来佛寺、大小轿顶山等二十余处。</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顶俯瞰,奇石怪峰,层林尽染,春季野花满坡,秋季红叶遍野,好一派太行之脊的大美风光,甚是奇妙!其中有炎帝获嘉禾的远古传说,还有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深情,有八戒洞、高老庄等地名,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而据史料记载,吴承恩曾任潞安府通判,当年他是否是游历了四方山后才编著《西游记》这本神魔小说的,已无从考究。不过四方山景区的这些相关地名、人物故事和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确实是高度吻合,不由得让人感叹造物的神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四方山,揭开这片神奇土地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神话古传说&nbsp;文明发祥地</span></p><p class="ql-block">黎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称耆、旨方、黎、黎侯国、刈陵县、黎亭县、黎城县,文明史长达2700多年。位于黎城县黄崖洞镇的四方山村有一蜡岗洞,这个天然的山洞坐北朝南,口小里大,从洞口进去,里面的空间很大,像一个石屋,有前窗、后窗,天窗、地井,窗子可透光,地井可汲水,洞内冬暖夏凉,古县志称其为神农洞。蜡岗洞又称蜡岗龙,系黎城五龙之首。</p> <p class="ql-block">据《春秋》记载:少典氏之妃安登游于此,或一夜梦与神龙交欢而降生炎,初名姜炎。儿时的姜炎甚为神奇,能言善跑,立志品五谷尝百草,大兴农耕,因此,游于华阳各地。成人后为感恩父母,将父封为神龙(黄龙),将母亲封为女娲,俗称老奶奶,后人为老奶奶修庙祭祀,这便是奶奶庙的由来,同时也有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传说。炎帝常说:红山赤岩是生他之地,火是他之命,为此他封四方山为红召丛林。他为母亲制作了一个八抬大轿甚是美观,称这坐山为轿顶山,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相传,河南遭大灾,逃荒的人来到四方山,遇大旱之年,南陌古镇黎民百姓纷纷到四方山蜡岗洞求雨,此时有一村民人称“锡岗老人”说老奶奶显灵点化他:“求雨并不难,圣水做引诚心显,苦尽甜来大雨见”,梦醒后,他明白其中奥妙。一大早便去蜡岗洞求得一碗圣水,回村跪拜了老奶奶,猛然用刀刺向自己的心脏,取心混入圣水中,众人皆悲,求雨声声,终于撼动了龙王爷,瞬间下起了大雨,秋庄稼获得丰收。后来人们为纪念锡岗老人,把此洞称为“锡岗洞”“锡岗爷”,此山称为“锡岗山”,一直流传至今(见《南陌村志》273-274頁)。据《黄崖洞镇志》166页记载“锡岗洞”洞深30余米,分上下两层,口小里大,洞深处有天窗两处,有光,内有钟乳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滴水连连,洞内还供有锡岗爷专管下雨的牌位,现洞内铺设有电线,装有彩灯,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牛头山是四方山的主峰之一。传说当年太上老君下界到太行山一带种煤,到四方山的时候,有一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砘</span>子丢了,拉镂的老牛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扭头看了一眼,这一扭头老牛便化成了这一座牛头山。站在金牛山顶部,可见板山飞龙在天,砘山巍然屹立,八百里太行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金牛洞,洞高6米,宽10米,深28米,是一个天然溶洞,洞内有各种钟乳石,形态各异,美妙绝伦,传说这里是《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洞府。洞内有一头金牛,专门为洞主推金磨银,至今洞里还留有许多的牛蹄印。</p> <p class="ql-block">位于福临山的云栈洞(八戒洞),高4米,宽3.5米,深20米,内有石棺一具。据《黄崖洞镇志》记载:四方山有一去处叫高老庄,因高姓人家居此而得名。相传高员外有一独生女儿叫高翠兰,天生丽质,生性聪慧。</p> <p class="ql-block">“天蓬元帅”违反天条下凡人间后,住在了高老庄村边半山腰的山洞,名叫“云栈洞”。 猪八戒爱慕高小姐,常去高家做工,一来二去,二人日久生情,喜结良缘,因此“猪八戒高老庄背媳妇”的故事流传至今。洞内有猪八戒塑像一座,此洞名又称之八戒洞。如今,此洞已经修缮一新,洞口处装有台阶扶手,可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云栈洞”的下面,有一巨石,形似一妇人伫立远眺,当地老百姓叫它“望夫石”。望夫石高约4米,传说猪八戒随唐僧西天取经,临走时与翠兰小姐情定终身。听君一诺,倾心终生。高翠兰小姐盼夫心切,久伫山岗之上,经年累月,化作这一巨石。有诗为证:“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犹相思。数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当今俊男靓女如有幸在“望夫石”前虔心一拜,定能纯洁真心,对爱情忠贞不渝。</p> <p class="ql-block">四方山中间有一座天镜池,池水由高老庄地下泉水聚集而成,宛如镶嵌在群山环抱中的一面镜子。传说是猪八戒去西天取经,临走时送给高小姐的一面镜子。池水映照四周,景色微缩其中,游人漫步池边,可观山峰倒影、望远山落霞、见绿树红叶。池边小憩,潭影岚光,波光粼粼,松风水韵,清风拂面,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金脸盆”紧临擎天柱,五指山,因形似五指而得名,现存有大元国太平三年古迹处,实为罕见。在《西游记》小说中,此山为如来佛手掌化成,连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都无法跳出此山。山下有个石洞,据说是压石猴子孙悟空的地方,洞里有个盆印,路过的神仙道童为其摘些野果子放在里边,供其食用。不知此“五指山”与《西游记》书中当年如来佛压孙悟空的“五指山”是否如出一辙,已无从考究,这些神话传说早已是变换了时空,湮没在黃尘古道中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红色根据地 军民鱼水情</span></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四方山作为黄崖洞兵工厂和冀南银行的第一道外围防线,在为前线提供生产保障、粉碎日军封锁和战略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从1939年黄崖洞兵工厂建厂开始,四方山村就被定为交通枢纽(交通站),这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四方山村往西不足5公里便是黄崖洞,而往东不足9公里是麻田村(八路军总部),往南走9公里是八路军文化中心清泉村。因为干部往来人数较多,如走东崖底大路路程较远,主要是需保秘同时也不安全。从姑池山口进四方山为直线,虽然走的是崎岖山路,但可以少走5公里左右,还可避免安全隐患。</p> <p class="ql-block">至今村里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当年隔三差五地见到一些挎小手枪和背公文包的人,他们个个都客气友好,只是在村民家要些水喝,吃自带的干粮,稍微休息片刻后就走了。后来党支部书记岳木孩接到上级通知,一定要保护好首长们的安全。于是,他便通知村民早饭多做些,让这些干部们能吃上热饭,而且还派民兵到村口站岗放哨,日子久了便与这些干部相熟,还时不时地反映一些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由于四方山村后的大山里奇石怪洞很多,便于隐蔽,因此被定为冀南银行物资存放点和转移地址,有史为证。1941年初冬,南陌村妇女主任,银行守银员申春娥,为掩护转移到四方山的八路军干部和银行职工及逃难的群众,将日军引向东山,被抓后宁死不屈献出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3岁。</p> <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黄崖洞保卫战前一天,太行工业学校副校长刘致中在得知日军要进攻黄崖洞兵工厂时,带领学校部分主要领导及家属,大人小孩一行十余人,从驻地西头村出发,连夜转移到四方山村,并得到四方山村民的精心照顾。有史记载,八路军太行军工学校吴处长的老婆是个小脚女人,走不了山路,就骑着毛驴转移到四方山,还有时任八路军枪械修造部负责人刘贵福的儿子刘国梁。据刘国梁回忆,当时黄崖洞保卫战打响后,他们在四方山村就能听到黄崖洞保卫战的炮声。在四方山安顿好以后,刘校长选址来佛寺,就地开展学习,现在这里为“太行工业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底,日军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突围战斗中被炮弹击中头部牺牲,彭德怀转移到砘山下的小南山,于5月28日夜转移到四方山,最终脱险。彭德怀为何执意要去四方山呢?因为他常走哪里,深知四方山村的群众基础好,转移到这里绝对安全。1942年5月下旬,八路军总部被日寇合击,彭德怀副总司令、政治部主任罗瑞卿都曾率总部和北方局突围人员转移至四方山村,八路军铁的纪律更加深了军民鱼水情。老百姓与战士们共同掩护受伤战士,开展生产自救和转移工作,极大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必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1943年至1944年,太行山地区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太行联中广大师生与四方山村民群众为粉碎日军封锁,在四方山开展了生产自救,战胜蝗灾、旱灾、开荒种地,种植玉米和山药蛋,补给支前,充分发挥了四方山支援抗战大后方和大粮仓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如今,听着古老的神话故事,感受老区人民在民族危亡之时的无私奉献,观赏迤逦的山水风光,遐思飞扬,让心灵在大美四方山中得到诗意的栖居,不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是您旅游揽胜,休闲康养的绝佳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