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而小学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p> <p class="ql-block">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园借助附属园的优势结合202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点意见》教基【2021】4号文件精神,制定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小衔接工作规划,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做到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全面培养:</p><p class="ql-block">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p><p class="ql-block">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小学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p><p class="ql-block">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 例如:会扫地、擦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能收放整理玩具,能协助成人发放并收取餐具。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并能协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p><p class="ql-block"> 3.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培养孩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4.基本技能培养 </p><p class="ql-block"> 例如:能连续拍球、跳绳,能使用筷子、自己系鞋带,理解加、减的含义,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等等。</p><p class="ql-block"> 5.合理安排一日生活。</p><p class="ql-block"> 例如:进入小学后,就没有午睡的间了,在这个学期中幼儿园及家庭都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问,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p><p class="ql-block">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坐姿展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p><p class="ql-block">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了解上课、下课的时间,知道课间十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家长们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淮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p><p class="ql-block">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p><p class="ql-block"> 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p> <p class="ql-block"> 1.良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锻炼了孩子们按顺序存取,有条理的摆放,从而提高幼儿思维的条理性!在大班下学期,让孩子们每天背书包上学,提前适应小学生活!</p><p class="ql-block"> 2.正确的读写姿势。</p><p class="ql-block">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寸、一尺和一拳,三个“—”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 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p><p class="ql-block"> 3.良好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4.对小学生活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拒绝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多说:“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让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p><p class="ql-block"> 5.和哥哥姐姐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通过与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近距离采访、沟通,咨询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p><p class="ql-block"> 6.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p><p class="ql-block"> 宝贝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学参观一下呢?幼儿园的老师会带宝贝们一起看一看小学的图书室,微机室,手工坊,音乐教室,少队室等各种功能教室是什么样子的,参观结束后,会让孩子用画笔记录下心中的小学!</p><p class="ql-block"> 7.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仪式,幼儿园毕业典礼可以让幼儿实现从学龄前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承担起新身份的责任。通过典礼促进幼儿社会化,并传递感谢感恩、生命成长等正向内容。</p> <p class="ql-block"> 我园将本着以幼儿为本、科学衔接的原则开展多种活动,做好幼小街接工作,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切身感受到小学的魅力,做好入学前准备💪,做到入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节奏,融入小学生活,从而喜欢上学、热爱学习📖。</p><p class="ql-block">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老师和家长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园合力,携手前行为孩子顺利向小学过渡做好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