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敬献给热爱和喜欢铁路的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喜欢铁道,喜欢火车、尤其是老式的蒸汽机车,不论是在铁道边驻足观看行驶的火车,还是作为即将登车出行的乘客、都有一种欣然的激情浮现于心头,每次乘火车出行,在开车之前,只要有时间都会顺着站台跑到最前面看一会火车头,看司机配合连接员掛钩,看车组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絮的做着发车前的准备工作,等等,反正看着机车和这眼前的一切就开心就兴奋,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知道,就是喜欢。</p><p class="ql-block"> 从孩童时代至今,我亲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直至现在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的全过程,火车的时速也从每小时几十公里、发展到今天的350公里,350公里/小时是啥概念?就是当你站在路基旁能看到火车的身影了,转瞬之间它就能到达你的跟前,比飞机起飞时的速度还快。</p><p class="ql-block"> 春节后去了一趟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博物馆有室外和室内两大展区。外面露天展区有足够大的场地,铁路沿线停放着我国铁路史上,可以代表每一个代际的多种型号的内燃机车,还有不同年代、不同用途的机车和车辆。</p> <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着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内燃机车。国家路网中在没有接触网的线路或者在铁路支线上,还是要使用内燃机车的,它们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所使用的调车机也是内燃机车。</p> <p class="ql-block"> 停放在线路上诸多的车辆中,有两辆以前从见过的货车,引起了我的好奇,一个是载重能力达到230吨的"凹底平车",这种车在国内仅有两辆,另外一辆是能装载150吨的"落下孔车"这两种车是专门用来装载普通平板车装不了的高、大、重型货物和超限货物的运输车辆,在大型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退役后入藏在此馆。</p> <p class="ql-block"> 香港回归祖国后,港岛各界人士,捐赠给内地同胞的礼物,是一台专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的医疗列车,被称为行走在铁轨上的眼睛科医院。1997年"健康快车"开行后,行驶至中国贫困地区,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在车上为患者实施手术,为当地贫困患者免费医治白内障,曾让21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p><p class="ql-block"> 2016年以来,健康快车组织医疗队远赴斯里兰卡,缅甸和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医疗援助活动。传递了香港同胞的爱心和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2021年3月该车收藏入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了一个小火车站,有站台、有雨棚,有停靠的老式火车头、绿皮车厢,还有站房,这就是一个小站所具备的所有要素啦,延伸的想还应该有一个货场和库房。</p> <p class="ql-block"> 这里雨棚所用的铸铁立柱来自1906年建成的北京正阳门东火车站站台。</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 ,在大厅的中心位置,并列停放着国内闻名的"毛泽东号"和"朱德号"蒸汽机车。</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之中。1946年为支援解放战争,缓解铁路运输运力不足的困难,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死车复活"的活动。1946年10月,在哈尔滨机务段肇东站,经过27个昼夜的奋战,工人们终于抢修出了一台蒸汽机车。1946年10月30日经过当时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同意,将这台机车命名为"毛泽东号"。是中国第一台以领䄂名字命名的机车。 </p><p class="ql-block"> 首辆毛泽东号蒸汽机车,1941年制造于大连沙河口工厂,型号为"莫特瑶1–304“号,这台机车最早隶属于哈尔的机务段,机车和煤水车总重155.42吨,车轴排列1–4–1式,动轮直径1500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号"机车承担着运送部队和战争物资的任务,1949年3月随军南下,当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到平津战役,毛泽东号的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的圆满完成任务。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1949年来到北京,留在丰台机务段,编入北京铁路局的机车序列。毛泽东号是中国铁路的一面旗帜,是铁路机车的领头人,是火车头中的火车头,数十年来一直驰聘在祖国的铁路线上运输货物,为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2014年7月毛泽东号机结束了长达68年牵引货运列车的历史,开始担当客运列车的牵引任务,同年12月毛泽东号机车第五次换型,改用和谐3D型一1893号电力机车。2016年5月毛泽东号开始担当北京西至长沙的Z1/2次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号的铜质牌匾重390千克</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代."朱德号"蒸汽机车:豁科"(音译)1941年制造于大连沙河口工厂,1946年7月,为了支援前线,哈尔滨机务段工人在肇东站将这台旧蒸汽机车进行了修复,同年10月机车被命名为"朱德号",后一直隶属于哈尔滨机务段。</p><p class="ql-block"> 第二代朱德号机车:MA1一1191。1947年5月"朱德号"机车更换为1942年日本制造的MA1型1191号机车,文革中"朱德号"机车也受到冲击,被強行摘牌停用。后由机务段工人秘密将机车改号隐藏保护,朱德号机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997年11月退役,现存放在中国铁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朱德号"机车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朱德号机车,前进型一2470号蒸汽机车由大同机车厂生产。1977年11月5日,蛰伏了10年的"朱德号"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第二次換型的前进型2470号机车车头首次安装上朱德委员长的铜像,由时任铁道部部长和黑龙江省委书记亲自给机车挂上"朱徳号"的标牌。</p><p class="ql-block"> 第四代朱徳号机车:东风四型一1886号内燃电传机车,(机车编号采用朱德的出生年份)由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91年生产。</p><p class="ql-block"> 第五代朱德号机车:韶山4改进型一1886号电力机车,由株洲机车车辆厂生产。</p><p class="ql-block"> 第六代朱徳号机车:和谐电3D型一1886号电力机车,2017年9月1日,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这是朱德号第五次換型。和谐3D型电力机车是国内铁路运用的速度最快且功率最大的客运机车,从此朱徳号机车的牵引任务由以往的货运,转岗为执行客运任务。</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号"机车,是在1978年l月5日正式命名的,隶属于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该车是东风3型内燃机车0058号,1987年12月28日改用东风4型内燃机车,1997年铁路再次提速,改用东风11型内燃机车,20l5年5月更換机型为和谐1D型电力机车,机车编号为1898号用来纪念周恩来总理的诞辰,担当K1556/1555次上海至南京区间的牵引任务。</p><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云集在北京的全国铁路100多个机务段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的司机长代表300万铁路职工请求、命名一台"周恩来号"机车。11月7日铁道部向国务院请示,四天后国务院批准了这一报告,上海铁路局经过层层选拔,最后上海机务段东风3型一0058号内燃机车包乘组拔取头筹。</p><p class="ql-block"> 这个机车组的前身是蒸汽机车KFl一17机车组,曾经多次圆满完成牵引周总理专列的光荣任务,1973年后这个车组包乘东风3一0058号机车,成为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p> <p class="ql-block"> KF1一17型机车</p> <p class="ql-block"> 机车里我最喜欢的是人民型客运蒸汽机车,看着它那高大尚的身躯,舒展流畅的身形,三个巨大的醒目的红色并镶有白色轮缘的动轮,看着就浑然有力,感觉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作为铁路干线客运机车驰聘在祖国的万里河山。</p><p class="ql-block"> 人民型蒸汽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机车,原型是胜利6型,1957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现用代号RM。构造速度110公里,1958年4月起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生产,1963年后机车加装了导烟板,1966年停止生产,共制造258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客运的主要车型。</p> <p class="ql-block"> 全车舒展,流暢,漂亮大方</p> <p class="ql-block"> 停在线路上的人民型机车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 人民型机车三个直径1.75米的动轮和安装在车顶的铜质铃铛。</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期间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野外游玩,忽然远处传来悦耳的:叮叮,叮叮深沉的,有节奏的钟声,(铃声)由远而近,钟声也愈发清脆响亮,遥望不远处的铁道线上,驶来一列客车,随着火车越来越近,看清了是火车头上一个铜钟发出的声音,火车从我们眼前驶过,带着一路的铃声,缓缓地向东站(天津站)方向驶去。</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号机车顶部的铃铛。</p> <p class="ql-block"> 前进型货运机车:这是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一台大功率干线货运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6.l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牵引力33290公斤,5动轮,动轮直径1.5米,1989年从沈阳铁路局吉林机务段征集。</p><p class="ql-block"> 原称和平型后订名为前进型,是我国第一种自已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1988年停止生产共制造了4708台。</p> <p class="ql-block"> 国产胜利型蒸汽机车,是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6年制成的客运机车,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10公里,全长22.6米,编号从601号开始,1959年停产为止,共生产了151台。</p><p class="ql-block"> SL型干线客运机车投入运用后,使长途旅客列车扩大了编组,客车数量由9辆增加到13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 胜利型机车车600号以上的是四方机车车辆厂仿制的,600号以下的胜利1型至胜利6型是曰伪时期制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解放型机车是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首先仿造旧机型中数量最多,功率较大,性能较好的MA型干线货运机车,1952年7月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出厂,命名为"解放型"现用代号JF。机车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轴式1一4一l。四方、大连、齐齐哈尔等机车厂先后批量生产,1960年停产,共生产455台。解放型蒸汽机车机车车型甚多,不一一说明。</p> <p class="ql-block"> 解放11型3787号蒸汽机车是1937年美国鲍尔温工厂制造,机车轴式l一4一l,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0.7米,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该车于1953年11月由青岛四方工厂重造,先后配属于天津机务段、南宁机务段等地方,199l年入藏本馆。 </p> <p class="ql-block"> 建设型蒸汽机车:1957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一台建设型干线货运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3.34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5公里,牵引力25467公斤,轴式l一4一l,现收藏机车曾在北京铁路局洞庙河机务段运l用。</p> <p class="ql-block"> 跃进型蒸汽机车:1958年由济南机车厂在pp2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并制造,构造速度每小时60公里,主要用于工矿企业、调车机和小运转,轴式l一3一l,唐山、牡丹江、武昌、济南等工厂共制造202台,1961年停产。</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工建型蒸汽机车:1959年太原机车厂制造,机车全长9.73米,牵引力为14735公斤,轴式0-3-0,构造速度每小时35公里,为工矿企业和调车机用机车,1961年停产,共制造122台。</p> <p class="ql-block"> 上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1960年唐山工厂和四方厂在解放型机车的基础上,改造、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台上游型机车,代号为SY,共生产1600多台,机车全长21.52米,轴式l一4一1,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国自主生产建造.并运用的8种蒸汽机车车型。</p> <p class="ql-block"> 来说说这种已经消失了的车。</p> <p class="ql-block"> 这种车叫"守车",掛在货物列车的尾部,是运转车长工作的地方,有时候也有随车押运货物的人员在这里工作,守车里有铁椅子供车长和随车人员使用,车里中央位置有一个铁炉子,烧煤,煤烟顺烟筒从车顶排出,冬季取暖用它。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90年代逐步取消了守车和运转车长,从此守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我孩提时代,有一次父亲带我去他们单位值班,他们单位附近有一段铁道,铁道上停着两辆守车,觉得很新奇.于是去那儿玩,爬上爬下的玩的非常的快乐,结果乐极生悲,下车时摔了一下,左膝受伤,出了不少血,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伤口的疤痕还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1967年,正值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我们这些初中的学生也不用到学校去,绝大多数人在这一段时间里整天无所事事,游荡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后来听说一些工厂招收学生去那里劳动,没有工资,每天给发给几毛钱的菜金补贴,我觉得是个好事,既能有一点零用钱,也是个能近距离接触火车的好机会,于是去天津机务段打听,看看收不收来劳动的学生,到段里一问还真行,于是按照传达室师傅指示的方向,来到一个小会议室模样的地方,那里有专人接待来报名参加劳动的学生,己经聚集了不少人,我要了一张登记表逐项填写后交给工作人员,并向他说明我己经在表上填写了去"运转车间"上火车头的要求,工作人员告诉我,不满十八岁是不能上车的,顿时失望、无奈之情填胸,结果被分配到"包修车间"就是为机车做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的车间,在包修二组跟一个负责维护"走行部"的师傅学习,增长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看到和我同时来的几个大点的学生都上机车了,真羡慕他们。</p><p class="ql-block"> 我 在段里相 关部门办了一张天津站到天津北站的通勤票,每天都可以享有免费坐一站火车的待遇,有 一天下班,在从机务段穿行股股铁道去往天津站站台乘车的路上,远远看到一个火车头夺人眼球,车身包着几道金箍,车顶上装有铜铃,整个车身擦的锃光瓦亮,车头装有大红标牌的机车停在线路上,明鲜的与众不同,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毛泽东号"机车,以前只是听说过,沒见过,这次可是见到他的真容啦,那叫一个俊,快步登舷梯闪身进入驾驶室,驾驶室内饰漂亮的让人惊讶,好多操纵机车用的手柄,把手都换成了铜的,或电镀的,即便是油漆的也擦的干净,明亮一尘不染 ,和煤水车连接的部位都见不到一絲渣痕,尤其是驾驶室的车窗与众车不同,所有机车的车窗都是敞开式的,窗前有一块挡风玻璃可以为探出身体了望的司机遮挡迎面来风,而毛泽东号机车的车窗是全封闭的.象是用一个整体的玻璃盒子扣在车窗上,使司机不受寒风吹身之苦。难得有机会、能够登上一次"毛泽东号"机车,并且能进到驾驶室里参观感到非常幸福。是一种享受和骄傲,并且终身受用。</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就想去一趟铁道博物馆,由于时间和疫情的原因,始终沒能成行,这次了了一份心願,在此为祖国铁道科技和铁道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点赞!</p> <p class="ql-block"> 文字:远足者</p><p class="ql-block"> 图片:远足者</p><p class="ql-block"> 手机像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5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