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集体教研促发展---黎城县北坊小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纪实

崔丽丽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教育看作一艘远航的船,教研就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如果把教学工作视为一本书,教研活动就是其中一段段精彩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学校于3月6日起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变革”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此期间,由西井中心校魏副校长带队,西井小学的部分教师也来我校听课。使这次活动有了更深的意义,加深了校际间联系,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p> 板块一:讲课 语文组讲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六年级的张丽老师和张凯利老师共同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中张丽老师主要采用读、讲、悟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并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张凯利老师的整节课中,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但同时又并未放弃文本语言,反而以语言而做势、以语言而生魄、以语言而生意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年级的崔丽丽老师和龚文红老师共同执教《跳水》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的这节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准备了《跳水》的故事动画短片,供学生欣赏,设计了多个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把学生引入到故事发生的现场,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盎然。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龚老师的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较完美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发言面广,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教师设计的问题较有层次,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了水到渠成。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训练较为到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年级的吴俊英老师和赵慧鑫老师共同执教老舍的《猫》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讲授的是老舍的《猫》,她关注学情,因材施教,注重构建高效课堂!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语言丰富,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她不单单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以身立教,以德育人!她给学生播种诗词知识的种子!学生能从吴老师的课上学会读书、写字、写作、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赵老师的整节课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既注重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又关注了文本特色。层层深入,步步激趣,紧扣目标,有效实施。突出言语实践,积淀言语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年级的樊秀芳老师和常燕云老师共同执教《鹿角和鹿腿》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樊老师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单元整组、文本特质三个视角研读,整合教材,找到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通过“给课文配插图”的情境,巧妙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语文实践活动,更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常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语文要素“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比较策略感受体会鹿对角和腿态度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反转等,在朗读、讲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理解,运用联结、推测策略使其在辨析寓意的过程中有理有据,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p> 数学组讲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年级的侯莉莉老师和吴小敏老师共同执教《比例的基本性质》</span></p> <p class="ql-block">  侯老师这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建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唤醒了学生学习中一些零散的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提炼出数学知识,从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年级的李金芳老师和赵新玲老师共同执教《容积和容积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学习中的思维碰撞,练习中的教学智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建构的。教学中,李老师为学生创设了许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材料、思考空间和实践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强烈欲望。赵老师的这节课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估计出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促进了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课堂中通过分层练习层层加大难度,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吗?”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年级的郑利伟老师和赵旭辉老师共同执教《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span></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充分利用图形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并通过学习应用图形解释运算定律,真正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赵老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整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课堂上,能明显地看到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朋友,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很轻松、自然。</p> 板块二:说课  评课 <p class="ql-block">  授课环节结束后,老师们认真评课,总结经验。授课老师们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意图及预期目标。参加听课的教师就授课老师的不同授课方法展开点评,肯定优势,点出不足,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就自己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及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p><p class="ql-block"> 最后,王校长表示:这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平台。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立足于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共同探寻高效课堂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实现了各校的资源共享,增强了学校之间的友谊、教师之间的交往,形成了良好的校际合作、优势互补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我县教育的和谐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周的同课异构活动,让大家看到在相同的课题下,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下,不同教学智慧的巧妙运用,从而享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髓。</p>

学生

老师

教学

课堂

教师

教研

学习

执教

课堂教学

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