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傣族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优秀民族,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傣族民众自古信佛,所传佛教系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或小乘佛教。即: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传入我国云南一支。</p> <p class="ql-block">傣族佛塔的建筑式样也是随南传佛教,自东南亚传入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最早在西双版纳“安家落户”。</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没有完全照搬这种外来宗教建筑形式,而是结合当地传统建筑,创造了这种具有区域特征、民族风格的佛塔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从佛塔的立面看,傣族佛塔是由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这种佛塔建筑结构与汉传佛塔和藏传佛塔的结构相趋同。</p> <p class="ql-block">佛塔的组合有单塔、双塔和群塔之分。有的是塔随寺建,有的是寺随塔建,有的则孤塔独傲,有的则群塔林立。</p> <p class="ql-block">塔座一般由一层或两层须弥座构成,有的塔座还做成多角阶梯形,须弥座束腰间设有小型佛龛或各种雕刻装饰。</p> <p class="ql-block">塔身大多为圆形,呈葫芦状,一般为砖石实心结构,外面敷以石灰,有的还用植物胶砂浆涂料,使塔身坚固厚实;有的在佛龛处绘画贴金,还留有佛洞,用以安放信徒们奉献的金银、宝石和钱物等。</p> <p class="ql-block">塔刹带有极为浓厚的装饰意义,是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多数佛塔塔刹是由莲座、相轮、华盖、宝瓶及风铎等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与内地佛塔和西藏佛塔塔刹的结构基本相似。这种塔刹的刹座往往制作成喇叭状的仰莲雕塑,上面为一圆形锥体,锥体上有浮雕圆环相轮,相轮重数少则5环,多则17环不等(内地佛塔和西藏佛塔塔刹相轮一般为13重),再上是铁制刹杆上的饰物,有金属制成的华盖,华盖上端常饰有火焰或宝瓶式小塔之类的装饰,还有风铎。塔刹均为铜质,其面镀金或贴以金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傣族佛寺为上座部佛教的寺庙,又称为缅寺。缅寺分布在傣寨的村落里,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大多佛寺都由民间工匠修建,因而佛寺具有拙朴之美。但 与民居不同,傣族佛寺建筑在屋顶、墙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装饰,装饰材料极其多样,有用瓦装饰,有用铁装饰,也有用玻璃装饰,还有用各种涂料装饰的。装饰方法有构件装饰和彩画装饰。</p> <p class="ql-block">傣族的寺庙和塔是村寨中起凝聚作用的中心,往往布置在村寨较高的山坡上或寨子的主要入口处,也有的布置在村寨的中部和西部。</p> <p class="ql-block">缅寺里不但进行宗教活动,还举行庆典、选举领袖、调解纠纷,寺庙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