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植树节,最早由民族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倡导,并几经修改最终在1982年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至今已是第45个。经家委会商讨,决定走出校园,亲手植一株属于春天和自己的植物。</p><p class="ql-block"> 周六,初三3班一行50人,在研学的带领下走进大基山,来圆一次属于我们自己的绿色梦。</p> <p class="ql-block"> 在大巴车的护送下我们来到了大基山脚下,兴趣高涨的同学们甚至在安检处发现一个和军体长的像的小哥哥,我们给这“兄弟俩”记录下来,这是出游的乐趣,孩子们在校园外有新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终于开始进山了,作为道地的莱州人,走进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山,孩子们如同第一次探访一样,老师让先休息一番,孩子们结伴游玩,清晨的大基山张开怀抱,环抱着兴趣盎然的孩子,容ta嬉戏,容ta琢磨,容ta留连。</p> <p class="ql-block"> 研学老师开始发放专业的工具,从防护手套,到两种铁锹,这些装备孩子们平日见过,从没武装到自己身上,今天全套配齐,不知道能不能带出样子。杨老师仔细的布置着注意事项,孩子们认真的倾听,对于这项第一次参与的劳动孩子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老师给定好点,我们开始认领自己的树坑,这看着不长的铁锨,想用它挖好一个符合规格的坑是挺不容易,让它瞄准角度,楞是跑偏,所以我们的树坑从最初的七扭八歪到后来的方方正正,孩子们花了很长的功夫,这个功夫是在与土地对话,对劳动工具对话,也是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话,这种对话是课本给不了的知识,是老师和家长没法直接口耳相传的技能,更不是别人口中的小马过河、不是自己头脑中的天马行空,劳动和实践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每人种下了一棵蔷薇幼苗,我们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蔷薇花的颜色,也不知道它是重瓣还是单瓣,老师说这也正有期待,待到我们再来到此处的时候,我们心中才有惊喜,无论是什么样的我们都钟爱着它,这是我们自己选择并栽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幸运之花。</p> <p class="ql-block"> 好了,我们一起和自己的小苗打卡,小苗你快快长,从此这座山有了一个念想,也有了我的气息,我再来定为你的葱茏茂盛鼓掌。</p> <p class="ql-block"> 山是绿色,我们给ta加上了花的色彩点缀,那是不是还缺点什么呢?我们统一购置了人工鸟巢,我们这个既美又舒适的小窝希望能引来虫鸣鸟唱,到那时候这个山野中是大家的欢声笑语与之奏鸣,那一定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完毕,我们又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拓展对抗,体验了飞盘和电子打靶,从游戏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团队、相互的包容、集体的项目不抱怨个人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不觉已至正午,我们恋恋不舍的跟这山,跟无憾石,跟这林,跟我们栽种的苗合影,作别。</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才注意到,这林已经泛出了粉色,孩子们徜徉在嫩绿鹅黄的路,相伴其中,多了静腻,老师和孩子一路追赶,一路陪伴,此时更让心头响起龙应台先生的《目送》,在活动中参与,才成长中陪伴,我们给出生命中有价值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来自劳作、或许来自自然的恩赐,也或许是我需要你,你恰好在一边搭把手,而不是冷眼旁观,祝福孩子们的成长一树花香,一路相助,植树是对生命绿色的共享,也是对成长路上的助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