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职业榜样——时代楷模:黄文秀

禾乃

<p class="ql-block">黄文秀(1989年4月—2019年6月),女,壮族,中共党员,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市市</span>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黄文秀因公牺牲,年仅30岁。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p> 不忘初心,选择基层<br><br>1989年4月,黄文秀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据她父亲黄忠杰回忆,他们家之前住在贫瘠的大山深处,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搬出大山,获得了新耕地。因此,父亲经常教育她要记得这份恩情,并在自己有能力时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种子自此在黄文秀心中扎根。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如此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黄文秀在百色市右江区芒果产业基地参观学习 黄文秀虽“不够勇敢”,却“一直在努力”<br><br>誓言并不是一纸空话。在参与“启功教师奖”评选期间,她踏踏实实去贫困山村走访,发现那里缺乏人才,教育落后,于是更坚定了回到乡村工作的想法。<br>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考上了选调生。起初,黄文秀被分配到百色市市委宣传部,这本是旁人眼中的安稳工作,可她接下来的选择又让人惊讶——2018年3月,她主动请缨,到边远的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许多农村大学生选择从大山中走出来,到大城市生活时,黄文秀却成了一个“逆行者”,选择为振兴乡村而奋斗。她说:“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div><br><div><br></div></div> 黄文秀曾在驻村日记里写自己去乡村一线扶贫的原因:“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众的落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它的号召呢?”带着这份责任感和青春热血,黄文秀在扶贫路上不断奔波。<br>2019年6月16日夜间,黄文秀告别病重的父亲,准备回到百坭村,临行前,因为有淅淅沥沥的小雨,家人劝她等第二天早上再走。然而,黄文秀却有一定要回去的理由:前些天,村里的灌溉水渠被冲毁了,严重影响了百姓的耕作,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她必须回去参加17号早上的扶贫会议。黄文秀独自上路了,谁知回去的路上,小雨忽然变成暴雨,引发了山洪,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不幸遇难。<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个人感悟</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来自广西百色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黄文秀,从石头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过着安逸舒心的生活,然而她却毅然回到家乡,走上了选调生之路,成为百色市宣传部的一名干部,而后她成为了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她将自己扎根在乐业县,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走访,她带领当地百姓发展种植业,使大家都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那天暴雨,她本可以选择第二天在回去,可是她心里牵挂着村里,坚持连夜返回村里。狂风骤雨浇不灭她为家乡奉献青春的初心。</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干实事。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青春无悔,誓言无声,为了初心和使命,黄文秀付出了年轻的生命。</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黄文秀爱岗敬业、迎难而上、恪尽职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时把帮助贫困户脱贫放在眼里,放在心上,贫困户的孩子如何上学?贫困户的橘林能否结果?贫困户的劳动力靠什么挣钱?黄文秀时而与农林专家一起考察百坭村橘林,为制定产业脱贫政策问道求解,时而与被帮扶者一起研究土壤质地,深思熟虑地为对方思考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之道,甚至连工作之余,也形影不离地和村民在一起,与贫困家庭同食一锅饭,并苦口婆心地劝解对方转变思想,接受帮扶。</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认真读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科学家、建筑师、军人一个个为家为国且高尚神圣的职业一直是我们在孩童时代的理想,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怀揣梦想的青年人,该如青苗,奋力向上,饱含生气地去奋斗,要勇敢地挺在摆脱贫困的最前线,燃烧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做照亮身边人的一颗颗小太阳,就如黄文秀这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梦想献给家乡,在我们深切怀念她的同时,不得不为这样一个愿意回乡建设的知识分子而竖起大拇指。 这个时代,最适合青年人来奋斗。变化刺激着青年人的每一根神经,创新成为青年的一种习惯。青年在各个行业领域施展身手,引领潮流,青年人是时代引领者,是快速前进的中华列车的火车头,农村需要青春的活动,需要青年人把最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教给农民,用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贫困农村点亮希望。</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