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酝酿许久的长征路自驾游行动,终于得已成行,2023年2月15日清晨,一行五人从北京(南口)出发,17日中午到达江西瑞金。两天半的旅程,几乎全是在高速路上奔跑,路况很好,也许还没到旅游季节,车流量很小,没有任何拥堵现象,一路顺风,共行程1939公里,自此拉开重走长征路的序幕。 </p> <p class="ql-block"><b> 江西·瑞金</b></p><p class="ql-block"> 当年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因此,它被喻为"共和国摇篮”、"共和国最初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02·17(Day 3)</p><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游览了叶坪革命旧址、沙洲坝红色景区,之后到达于都,参观游览了于都河红军长征出发地。下午行程102公里。</p> <p class="ql-block"><b> 叶坪革命旧址群</b></p><p class="ql-block"> 叶坪革命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苏维埃政府各办亊机构(如中央政治局、中央执行局、银行、金库、通讯社、印刷厂、出版局、保卫局等十余处)旧址,红军检阅台,红军广场,露天大会场,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塔等。</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p> <p class="ql-block">(露天会场)</p> <p class="ql-block">(苏维埃政府办事机构之一)</p> <p class="ql-block"><b> 沙洲坝</b></p><p class="ql-block"> 沙洲坝革命遗址主要有"二苏大"旧址,红井,苏维埃政府各办亊机构(如水利局、粮食局、财政局、经济部、邮电局、调查统计局、司法局、纪委监察部、税务局、劳动部、检察委员会、教育部、土地部等)旧址十余处。</p> <p class="ql-block">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p><p class="ql-block"> 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造的中央政府大礼堂。 "二苏大"召开后,"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p> <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上小学时就听说过这口红井。</p> <p class="ql-block">(部分苏维埃政府办事机构旧址)</p> <p class="ql-block"><b> 长征出发地——于都</b></p><p class="ql-block"> 于都县位于江西赣州。于都河闻名于世皆因红军长征始于此地。这里主要有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馆,长征渡口等。</p> <p class="ql-block">(于都河出征的八大渡口之一)</p><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9月30日开始,红军向于都县集结,10月17日在于都河上的八个渡口搭起浮桥,8万6千余名红军战士夜渡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02·18(Day 4)</p><p class="ql-block"> ★当年红军从于都出发,向西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25日,在江西信丰冲破第一道封锁线,11月8日在湖南汝城冲破第二道封锁线,11月11日至15日在湖南宜章冲破第三道封锁线,11月25月至12月1日在广西兴安突破第四道封锁线。</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行走的路线正好经过汝城、宜章,到达兴安县。在这里我们参观游览了湘江战役纪念馆、纪念碑,烈士群雕。</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582公里。</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广西桂林兴安县城狮子山下的长46米、高11米的大型群雕和山顶上耸立的34米高的纪念碑,再现了红军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02·19(Day 5)</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159公里,到达广西桂林龙胜县,其间参观游览了界首湘江战役旧址、界首老街、灵渠、水街、龙脊梯田。</p> <p class="ql-block"><b> 界首·湘江战役旧 </b></p><p class="ql-block"> 昨天参观的是湘江战役纪念园,为了寻找湘江血战旧址,今天我们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界首镇。在这里我们参观游览了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界首渡口、渡江码头、界首老街,以及嘉庆六年修建、红军途经的接龙桥。</p><p class="ql-block"> ★红军于1934年11月25日在界首渡江渡口与敌军苦战五昼夜,终于在12月1日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向贵州挺进。</p> <p class="ql-block"> (湘江血战,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6千余人锐减至3万多人,当地老百姓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可见当年战斗之惨烈。望着静静北去的湘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血雨腥风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此处是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又是红军在门前架设浮桥的主道。当地人民为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原名三官堂改名为红军堂。)</p> <p class="ql-block"><b> 灵渠·水街</b></p><p class="ql-block"> 来到兴安县,有个必去的地方——灵渠。记得上中学地理课时就讲过,"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全长37·4公里,建于公元前214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p> <p class="ql-block">(灵渠)</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也称青云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徒门等组成,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铧嘴)</p> <p class="ql-block">(陡门)</p> <p class="ql-block"> 灵渠两岸不仅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也随处可见,如四贤祠、古树吞碑、劣政碑、南陡阁、杏亭、龙耳方壶、飞来石等等。</p> <p class="ql-block"> 水街,灵渠流经兴安县长约一公里的一条街,小桥流水,参天古树,文物古迹,亭台楼榭,古树、古桥、古渠、古屋交相辉映,将秦汉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巿井风俗文化汇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麒麟码头)</p> <p class="ql-block"> 水街文物古迹繁多,如秦文流觞、万里桥、娘娘桥、马嘶桥、古戏台、湖广会馆、三将军墓等等。</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灵渠岸边、水街两旁,这里的每座桥、每块石,都会让你感受到这里的历史底蕴之厚重。</p> <p class="ql-block"><b> 龙脊梯田</b></p><p class="ql-block"> ★ 红军从广西兴安出发,翻过老山界,于1934年12月5日进入龙胜县。</p><p class="ql-block"> 来到龙胜县,必然要游览龙脊梯田。</p><p class="ql-block"> 2300多年前,就有第一批来到龙脊的壮民和瑶民。据说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这大山深处,梯田层层叠叠,气势恢宏。由于山形各异,呈现互不雷同的壮美景象。</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说,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五、六月稻田碧绿,九、十月份一片金黄,如赶上冬季下雪,白茫茫的一片,赶上雨后,云雾在山间缭绕,那才好看呢。</p><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的美,表现在色彩美、线条美、形态美,简直就是伟大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02·20(Day 6)</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238公里,到达贵州黔东南的黎平县。其间参观游览了通道会议旧址、黎平会议旧址、翘街、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b> 恭城书院·通道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 位于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区的转兵会议会址就座落在这里。这是一座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和最大的现存书院——恭城书院,始建于1105年。著名的通道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 ★红军从广西龙胜出发,于1934年12月11日进入湖南通道,于12日在这里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了原定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而取西入贵州。这次会议从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红军,同时为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从通道会议旧址出来向西,当车行进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路口村时,发现公路旁有一座石拱桥,桥头上方写着"红军桥",立刻引起我们的好奇心,马上下车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是一座康熙年间造的古桥,采用青石条修砌,长37米,宽5米多。1934年9月中旬、12月中旬红六军团两次通过此桥,为纪念红军,2009年重新修缮,并更名"红军桥"。</p> <p class="ql-block"> <b>黎平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德凤镇的一座清代古建筑,黎平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如毛泽东等领导人住处、中央教导师旧址、中央红军干休连旧址、军委纵队旧址等,共同见证了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在这里开始这段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 ★红军从通道出发,于1934年12月14日占领贵州黎平,18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解决了中央红军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避免了陷入敌军重围的危险,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p> <p class="ql-block"><b> 黎平·翘街</b></p><p class="ql-block"><b> </b>翘街,黎平的地标式建筑群,始建于1385年,属我国历史文化名街。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成为边贸繁华的商贸云集之地。</p><p class="ql-block"> 因中间低,两头高,形状如翘起的扁担,故称"翘街"。整条街以卵石铺墁,石梯连接,一条条蜿蜒幽长的街巷,两旁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保存得非常完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房一舍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b> 黎平·天生桥</b></p><p class="ql-block"> 天生桥位于贵州黎平高屯镇境内。 这是一座天然石拱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2001年1月15日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该桥雄伟壮观,构造精致,其拱弧之浑圆,拱面之光洁,拱顶岩层之规整,皆若人工所为。据实测,全长256米,桥宽118米,拱跨138米,拱高36·6米,拱顶岩层厚40米。石拱桥架在两山之间,桥顶及周边植被郁郁葱葱,桥下清澈的流水,周围奇峰林立,森林茂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雄伟壮观,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02·21(Day 7)</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368公里,到达江界河,其间参观游览了猴场会议旧址、抢渡乌江江界河渡口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b> 千年古邑猴场镇</b></p><p class="ql-block"><b></b> 猴场(今草塘镇),位于贵州黔南瓮安县。千年古邑,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清末被称为"黔北四大集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旗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里的大戏楼、黔山进士楼、旗山书院、草塘安撫司旧址等,你能感觉到这里昔日的繁荣,从中你也能读出历史的厚重与悠远。</p> <p class="ql-block"><b> 猴场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29日红军攻占瓮安县城,12月31日在瓮安猴场(今草塘)宋家湾的一座建于1912年的四合院内,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决议,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的政治工作传统,复活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亊方针,此次会议被周思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傳氏宗祠,毛泽东在猴场期间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b> 乌江·江界河渡口</b></p><p class="ql-block"><b></b> 江界河渡口位于贵州黔南瓮安县犹家坝一带之乌江河段。</p><p class="ql-block">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由于地势高差大,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号称"天险"。由于乌江上游修建水库,如今的天险已荡然无存,江面平若镜面,昔日涛声震天的威风,现在是徒有其名,这里成了山清水秀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 1935年1月1日至3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从乌江南岸的江界河渡口,仅用一条船強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敌军,成功地抢渡乌江。</p> <p class="ql-block">(红军抢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02·22(Day 8)</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172公里,到达遵义,参观游览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红军街、红军总政治部等旧址。</p> <p class="ql-block"><b> 遵义会议会址</b></p><p class="ql-block"><b></b> ★红军突破乌江之后,于1935年1月6日迅速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遵义城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p> <p class="ql-block">02·23(Day 9)</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190公里,到达贵州赤水元厚镇,其间参观游览了娄山关、土城古镇、土城渡口。</p> <p class="ql-block"><b> 娄山关</b></p><p class="ql-block"> 娄山关,地处川黔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乃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红军在这里经过两次激战。第一次,1935年1月9日占领娄山关,筑成了遵义北面防线,保卫了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第二次,1935年2月18日二渡赤水之后再次占领娄山关、遵义城,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地位,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猴场会议之后,毛泽东连夜写出了《调寄忆秦娥》,再战娄山关之后,毛泽东将这首词的第二、三句"梧桐叶下黄花发。黄花发",改写成"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就是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忆秦娥 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p> <p class="ql-block"><b> 土城古镇</b></p><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位于贵州遵义习水县,地处赤水河畔。土城古镇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1年,历史上是赤水河中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方便,"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水、城交相辉映,传统建筑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层楼叠宇,高低错落,街巷大多是石板铺砌的石板路,一场小雨过后,石板路被雨水冲刷的有些发亮。山水风光加上古镇独特的韵味,让土城增添了几分水乡色彩。山民们与自然环境相生相息,天人合一。信步古镇街头,无论是街前巷后,还是小桥院落,众多的历史遗迹保留完好,那一株株古老榕树见证着千年古镇的古老苍桑,这是一座有故亊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b> 土城渡口——浑溪口</b></p><p class="ql-block"> ★红军撤出遵义后,于1935年1月19日向习水土城开进,1月27月土城战役打响,29日凌晨在浑溪口渡口架设浮桥轻装西渡赤水河,由此拉开四渡赤水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四渡赤水纪念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领导人的住居,红军总参谋部等住地,船业工会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02·24(Day 10)</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221公里,到达贵州赤水丙安古镇,其间参观游览了佛光岩、丙安古镇。</p> <p class="ql-block"><b> 赤水丹霞·佛光岩</b></p><p class="ql-block"> 佛光岩位于贵州赤水元厚镇。丹霞地貌,峡谷深切,两岸陡立,佛光岩呈马蹄形展开,相对高度385米,弧长1117米。崖壁中央有一柱状瀑布,高269多米,宽42米,形似"佛"字,倾流而下的瀑布,水声如雷,素有"世界丹霞之冠"、"世界丹霞第一园"之美誉。只可惜我们没赶上雨季,未能亲眼目睹那壮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b> 丙安古镇</b></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赤水市的丙安古镇,古称"丙滩",滇川黔三省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古镇整个建筑群都是建造在河滩的岩石上,因此也被称为"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木质悬空吊脚楼,巧妙利用山势、涵洞,凿岩立柱,就地取材,造型独特,又有"悬崖上的袖珍"之说。表而上看去状若岌岌可危,然而历经千年风雨,仍稳如磐石。</p> <p class="ql-block"> 整个古镇,旧时的客栈、茶馆、饭店比比皆是。现在的古镇充满生活气息,这里的人们与世无争,悠闲懒散,一派静好,生活在这里,会让你自然而然地放慢生活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红一军团攻打赤水县城,曾驻扎在这里,因此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p> <p class="ql-block">02·25(Day 11)</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233公里,到达贵阳市息烽县,其间参观游览了太平古镇、太平渡口、茅台镇、茅台渡口、息烽集中营。</p> <p class="ql-block"><b> 太平古镇</b></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泸州古蔺县的太平古镇,地处赤水河南岸,与黔北隔河相望,水陆交通方便,是川南重镇,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古镇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木屋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古镇依山就势而建,青瓦木楼,层层叠叠,错落有序,融合了江西建筑风格和川南民居的建筑元素,有"小山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经几个古镇虽各具特色,商业气息都不浓重,却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居民过着自己的生活,丝毫不理会我们的到来。看不出这里人的贫富差距,也看不见他们有多富裕,但随处可见的是他们那种平静安逸。街面上没有喧嚣,没有车水马龙,只有一如既往悠闲的生活气息,人间烟火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慢慢感受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b> 太平渡渡口</b></p><p class="ql-block"> ★一渡赤水之后,红军进入四川古蔺县、叙永县,1935年2月18日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渡口、二郎滩渡口二渡赤水,分别于26日、28日再次占领娄山关、遵义城。</p> <p class="ql-block">(太平渡渡囗)</p> <p class="ql-block">(红军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四渡赤水太平渡阻击战遗址,纪念碑、纪念馆,红军临时医院、银行、红军驻地等旧址。</p> <p class="ql-block"><b> 茅台渡口</b></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仁怀市的茅台镇是黔北名镇,因茅台酒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16日红军在这里三渡赤水,第二次挺进川南。3月21日再次从太平渡四渡赤水,然后回师贵州,进入息烽,逼近乌江。</p> <p class="ql-block"><b> 息烽集中营</b></p><p class="ql-block"> 息烽是由明朝崇祯皇帝取"平息烽火" 之意赐名而得,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 之誉。</p><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29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息烽,4月3日撤出。 <b> </b></p><p class="ql-block"><b> </b>息烽集中营建于1937年,监房共8栋34间,按"忠、孝、仁、爰、信、义、和、平"8字号命名,称"斋房",分别关押中共人员、爰国人士、军统内部人员、外籍人员。息烽集中营对外称"行辕",是与白公馆、渣滓洞、上饶集中营并列的四大集中营之一。</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关押过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杨虎城、许晓轩、黄显声、宋绮云、孙达孟、小萝卜头宋振中、马寅初等。</p> <p class="ql-block">(猫洞)</p> <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明心湖、军统办公室、住房、图书馆、课室、中山室等。</p> <p class="ql-block">02·26(Day 12)</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应该是皎平渡(红军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据查,由于乌东德水电站的建成,皎平渡库区已经移民,渡江遗址也被淹没水下,因此我们决定直接去下一站——安顺场。</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行车将近傍晚时,到达四川凉山汉源县一个叫老昌沟的地方,这里是大渡河大峡谷的入口处,两岸奇峰峭壁,江水咆哮喘急,孤零零的路边竟有一户人家,我们停车上前打探。原来在山顶上有个叫古路的村子,仅靠一条在绝壁上凿出的"骡马道"与外界相通,这条栈道曲折蜿蜒,垂直高度近千米,长约3公里,素有"天边人家"、"天梯上的彝族"之称。全村150户,422人。该村以其古朴神秘的色彩和险峻的大渡河大峡谷吸引人们的目光。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登顶进村观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816公里,到达四川雅安石棉县。</p> <p class="ql-block">02·27(Day 13)</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216公里,到达四川雅安天全县,其间参观了安顺场強渡大渡河遗址、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b> 强渡大渡河——安顺场</b></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四川雅安石棉县的安顺场。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故亊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安顺场)</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b> 泸定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位于四川甘孜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大渡河自北向南流,桥身起伏荡漾,走在桥上摇摇晃晃,下面是急流直泻,汹涌澎湃,真有些心惊胆颤。</span></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红四团的22名突击队员飞夺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耳熟能详的故事,今天一睹风采。</p> <p class="ql-block">02·28(Day 14)</p><p class="ql-block"> 清晨,从宝兴县方向翻越夹金山,到达懋功会师之地(现叫小金县),行程189公里。</p> <p class="ql-block"><b> 翻越夹金山</b></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从宝兴方向翻越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p> <p class="ql-block"> 夹金山位于四川阿坝州宝兴县与小金县之间,是宝兴通往小金的交通要隘。夹金山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在进山的山口处参观了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纪念碑,继续沿公路上山,一路风景如画,美中不足的是阴天,摄影效果欠佳。随着向上盘升,从原始森林到灌木,逐渐出现了积雪,雾气也越来越重,如入仙境。当车开到接近垭口时,能见度仅4米左右,面对面站着,能见到人,看不清脸,何况对面来车呢?再加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大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毕竟平均年龄已经近70岁了,谁也没有经过这样的阵仗。正当大家六神无主时,对面迎来两位夹金山驿站纯朴热情的藏族小伙,主动要求为我们代驾,这让我们感动不已。直到安全地带,两个小伙子才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b> 懋功会师</b></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18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p> <p class="ql-block">(猛固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李先念率部在此迎接毛泽东等人。)</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1935年6月21月红一、四方面军干部在此召开同乐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达维桥,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到达懋功城东南的达维镇,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此会师。)</p> <p class="ql-block">03·01(Day 15)</p><p class="ql-block"><b> 领略川西雪景——巴郎山</b></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沿着303省道向松潘方向进发,不久我们就钻进了巴郎山,这里海拔跨度很大,从2700米的山脚到4480米的垭口,峰回路转,烟雾缥缈,车盘山而行,路旁的树上挂满了晶莹的霜花,远处雪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积雪和冰覆盖的公路,每一个转弯,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当我们站到雪山之巅,阵风拂去翻腾的云雾,群峰露出真容,此刻我们被这种神圣的威严所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安全,下山时我们请求同方向的小货车车主为我们代驾到没有冰雪的地段。晚上住宿阿坝茂县叠溪镇,今日行程318公里。</p> <p class="ql-block">03·02(Day 16)</p><p class="ql-block"> 今日参观游览了松潘古城、松潘草地、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班佑红军烈士纪念碑、巴西会议旧址,然后翻过喇嘛岭,入住四川阿坝九寨沟大录乡,全日行程377公里。</p> <p class="ql-block"><b> 松潘古城</b></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阿坝西北部的松潘古城,海拔2850米,是一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古名松州,是曾经的军亊要塞,并见证了一段汉藏和亲的历史佳话,素有“高原古城”、“川西门户”、“边陲重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松潘古城)</p> <p class="ql-block">(松潘古城一角)</p> <p class="ql-block"><b> 松潘草地</b></p><p class="ql-block"> ★1935年8月21日红军进入若尔盖地区(松潘县、红原县、若尔盖县)过草地,历时6天,损失惨重。</p> <p class="ql-block"> 松潘草地位于四川阿坝北部,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相连的川西北草原,纵横600里,海拨35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十年的改造治理,排出积水,沼泽退化,稳固并坚硬土地,农牧结合,发展旅游业,这里逐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完全没有想象中吞噬红军战士的险恶和恐怖,也没有阴霾雾瘴。</p> <p class="ql-block"> 通常游人只在5至10月草原最盛茂的季节造访松潘,只有极少数人见过雪的草原,现在没有草,那就一睹这辽阔无垠的“原”的风彩吧,欣赏这白雪与旷野之间的另一番风骨,领略这纯洁、冷峻、苍茫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七根火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班佑是红军走出草地见到的第一个村寨,为时有七、八百名红军战士艰难地走出草地,却惨死在班佑河边。)</p> <p class="ql-block"><b> 巴西会议旧址</b></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若尔盖巴西乡的班佑寺院内,连续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这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出来。</p> <p class="ql-block">(巴西会议旧址:仅存的大雄宝殿的断垣残壁。)</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九若公路继续前行,当走到班佑到大录乡段时,公路突然盘向山顶,坡陡弯急,落石连连,路面被冰雪完全覆盖,四周白茫茫一片,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凭着刚学的雪地开车要领,再加上十二分的小心硬闯,终于有惊无险地下了山。</p> <p class="ql-block"> 下山之后才知道,这是位于岷山最北端,四川和甘肃交界的喇嘛岭,哑口海拨3991米。</p> <p class="ql-block">03·03(Day 17)</p><p class="ql-block"> 原定下一站是到腊子口,虽然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全部是在大山里盘行,路途之艰难可想而知,最后商议决定改道直接去会宁。当我们进入甘肃文县境内时,翻过了最后一座大山——高楼山。</p> <p class="ql-block"> 高楼山险峻陡岩,峭壁嶙峋,险象环生,一边是山石风化坠落的岩屑,一边是万丈深渊,前面九曲十八弯,我们不得不谨慎前行。</p><p class="ql-block"> 高楼山虽然险,但景色很美,山脚下的阔叶林,半山腰的高山草甸,山顶上的针叶林,景色各有不同,站在垭口远眺,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p><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甘肃陇南西和县汉源镇,全日行程438公里。</p> <p class="ql-block">03·04(Day 18)</p><p class="ql-block"> 行车一天,到达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全日行程484公里。</p> <p class="ql-block">03·05(Day 19)</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参观游览会宁长征会师纪念地,下午继续前行,出甘肃,经宁夏,晚上到达陕西延安市吴起镇,全日行程593公里。</p><p class="ql-block"><b> 会宁会师</b></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10日红一、二、四方面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会师门)</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会师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03·06(Day 20)</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观游览了吴起革命斗争史陈列厅、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旧居,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最后到达延安宝塔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会师吴起镇</b></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胜利完成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p><p class="ql-block"> 吴起镇会师比会宁会师整整早了一年,我们之所以先到会宁后到吴起,完全是为了避免走冤枉路。</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等领导人旧居)</p> <p class="ql-block"><b> 杨家岭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机关居住在这里,之后陆续搬住到枣园。</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毛泽东等领导人旧居,专门为党的“七大”建造的中央大礼堂,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等旧址。</p> <p class="ql-block">(“七大”会址)</p> <p class="ql-block"><b> 枣园革命旧址</b></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一家地主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杨家岭迁住此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的旧居,以及中共中共行政办公室、作战室、机要局、书记处礼堂、管理局等旧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b> 革命圣地延安</b></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革命圣地的延安,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见到宝塔山,预示着此次长征路自驾游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自此开始返程,晚上入住山西临汾永和县,今曰行程155公里。</p> <p class="ql-block">03·07(Day21)</p><p class="ql-block"> 穿山西,过河北,到家已是23:20,今日行程958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时21天,南下(从北京出发,经河北、河南、湖北,到江西)——西行(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北上(四川、甘肃、宁夏、陕西)——东归(陕西、山西、河北,回到北京),走过13个省42个地级市,在中国的版图上大大地画了一个圈,总行程8748公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