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写事物——品读《太阳,你是个粉刷匠吗》

萱萱老师

语文的范畴很大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教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习内容,语文的范畴很大,更多的学习素材来自于广阔的经典阅读。因而,我非常强调孩子的“阅读”,每天30分钟的阅读,是细水长流的积累,是质变达成的量变过程。在学校,我则会通过给孩子们读故事、带领孩子们品味经典作品等方式,引领孩子们去思考作品,去向经典致敬。</p> 张秋生是谁 <p class="ql-block">这个周五,我给小朋友带来的,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朋友——张秋生,我们一起走进了他的优秀作品——《小巴掌童话》。</p> <p class="ql-block">张秋生是谁呢?</p><p class="ql-block">他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编辑家。</p> <p class="ql-block">他说:“我小时候很笨拙,家里又贫困 ,常被一些老师看不起。”但很幸运,家门口的弄堂小学校里,有这样一个角落——“校长王越之先生在学校楼梯边设下的一间暗暗的只有十来平米的小小阅览室。阅览室的长桌上,放着不多的一些已经卷了角的儿童读物。”他被深深吸引,“尽管头上是昏暗的灯光 ,但在那里我却发现了阳光,那些从书本中溢出的阳光,那些精彩动人的描述……几乎每天课后,我都会一头扎进那狭小的阅览室,如饥似渴地读上几页书。”</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他还“遇上一位在课堂上用半个童话故事把我引进阅读世界的代课老师。”。他还有一个读书给他听的妈妈,他说:“我有一位来自北方农村的贤惠妈妈,她除了在贫困中打点一家人的生活 ,她脑子里还装着满满的乡村童谣,给了我最初歌谣韵律的滋养。”爸爸也常常领着他读《千家诗》,让他日后爱上了诗歌。</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贫困的少年,甚至要忍受老师的看不起,但他说:“我很幸运,童年的我爱上了阅读。”</p> <p class="ql-block">长大后的张秋生,为孩子们写诗、写童话,他的作品多次被教材选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集诗、童话、散文于一体的“小巴掌童话”,作品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要让我的孩子们去遇见这份美好,于是,这个周五,挤出了一点时间,我们开启了“品读张秋生”的美妙旅程。</p> 品读《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p class="ql-block">我拿着书问孩子们:“为什么叫小巴掌童话?”孩子们的理解很到位,他们说“这些童话都很短,都是小童话”。我欣赏他们的理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书里面的童话。</p> <p class="ql-block">我给大家读了第一个童话《通往童话王国的路牌》。孩子们安静、专注地听着。一百多字的童话读完了,好几秒之后,孩子们才回过神来,讶然问道:“这就读完了?”我微笑点头,孩子们纷纷表示遗憾:“我还没听够呢!”“童话怎么这么短啊!”这就对了,我要的就是这份意犹未尽,我期待的就是,把“童话很简单”的信念种进心田。</p> <p class="ql-block">在“还想听”的强烈呼声里,我开始给孩子们朗读《太阳,你是个粉刷匠吗》。</p><p class="ql-block">故事依然很短,转瞬读完了。我问孩子们:“在张秋生笔下,太阳有什么特别的?”这个问题或许有点难,孩子们愣神了,半天回答不上来。我换了一种问法:“我们眼里,太阳多么普通,它在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它只是在照耀着大地,照耀着万物。但张秋生却说,太阳是……”这一回,孩子们立刻接了上来:“粉刷匠!”我追问:“粉刷匠是一个……”有的孩子反应很快,立刻说:“粉刷匠是个人,张秋生把太阳当作了一个人。”我对这些孩子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喜欢这种写法吗?”孩子点头。接着我们一句一句来解读,发现把太阳当作人来写也不难。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第二人称写法”,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我带着孩子们将第二人称转化成了第一人称,并大声朗读了几遍。</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用模仿来致敬张秋生。我让孩子们来想一想,还有谁是粉刷匠,把什么粉刷成什么样。比如春雨,也可以变身为粉刷匠,小草、桃花、云彩……会被刷成什么颜色,会像什么一样呢?有了张爷爷的引领,这似乎一点也不难。我还想着孩子们思路可以更加开放,于是问大家:“春雨除了是粉刷匠,还可以是谁?”“是歌唱家!”有孩子叫。真精彩,我正准备让孩子们沿着这个思路去倾听春雨,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只能遗憾地暂停。我给孩子们下发了阅读单,让他们回家后,学着张秋生爷爷,换个角度去看平常的事物,用一个特别的的视角来写一写他们。周六的上午,我收到了陆心宇的仿写。</p> <p class="ql-block">心宇写的最后一句,少了“她把”两个字,但依然深深打动着我——“小朋友刷得瘦瘦的”真是灵动啊!春雨一下,春阳一出,小朋友脱下厚厚的冬装,不就是“瘦了”嘛!</p> <p class="ql-block">期待着孩子们在创作中打开思路,比如写春雨,从听觉上来写,可以写春雨是个音乐家。我们可以从低处一直听到高处,想一想,春雨落在水塘里,演唱的是什么样的歌?落在地面上,唱的是哪一曲?落在瓦片上,唱的又是什么歌谣?还可以思考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落在花瓣上,落在树叶上,落在草丛中……分别唱的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用心去听,去感受,每一滴雨珠,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微笑或欢笑,都有自己的温暖或调皮……《太阳,你是个粉刷匠吗》之所以迷人,并不是因为拟人的写法,而是因为张秋生眼里,太阳就是一个伙伴。</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从视觉角度来写,春雨在湖面上、在地面上、在花瓣上……都会有什么不同的舞姿呢?去凝视,去感知,真正去生活,才是创作的活泉!</p> <p class="ql-block">还有春风、秋雨、冬阳、云雾……他们都会是谁,会在哪里,做着什么不同的、有趣的事呢?和他们一起去遨游,和他们心灵交汇,去看见万物的美妙,去听见大自然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多么美好的欣赏与创作啊!忍不住赶紧坐下来,写下这个旅程的开篇,期待着孩子们闪闪发光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读写作业,我设计了摘抄和创作两个梯度,一共收回38份作品,其中三位小朋友选择了摘抄,这是我们提前约定的,是允许的,所以,我们可以等待,让孩子从积累开始。</p><p class="ql-block">35份作品中,27份作品充满了灵气,有些小朋友不仅内容写得很好,书写也很工整,甚至美观,老师很欣赏他们的认真。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优秀作品吧。暂时没有上榜的孩子,我们也无需着急,在接下来的讲评中,孩子们会从同学的作品中继续学习,有所提升,慢慢地,也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p>

孩子

张秋生

粉刷

童话

春雨

太阳

小朋友

作品

品读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