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国培计划”(2022)项目县“送教下乡”小语三班示范教学研修简报

崔保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9日,济源示范区“国培计划”(2022)项目县“送教下乡”小语三班示范教学研修活动在思礼镇卢仝小学如期举行。范康康、李冬梅、周爱平、孔利平四名送教导师、进修学校送教下乡项目团队、班主任以及来自思礼、克井两个乡镇的26名送教下乡小语3班学员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示范教学、评课议课与互动答疑、专题讲座三个环节。</p> 导师风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冬梅,济源市天坛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曾获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发表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上,曾参与编写《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爱平,女,济源市天坛路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济源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济源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济源市优秀主任、济源市师德先进个人。曾担任“济源市网络培训”小学语文学科指导教师,多次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和新教材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康康,济源市北海路小学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曾获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曾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的撰写与试教。主持参编《小学生新阅读智库》等14本书均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在《少年智力开发报》“跟我学作文”栏目发表习作指导10余篇。多次做市级示范课获好评,辅导学生作文获奖发表100余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利平,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28载岁月流光,用心教书、用情育人、用爱坚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优秀辅导教师等。执教的《我不是最弱小的》《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课先后获得省、市级奖励,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p> 示范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爱平老师和李冬梅校长围绕培训主题“单元语文要素在精读课教学中的落实”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爱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牧场之国》。周老师用她那让人如沐春风般的亲切笑容和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现,课堂参与度很高。她带领大家领略了牧场之国的宁静之美,帮助学生习得了通过抓典型事物和以动衬静的方法写出宁静之美的习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上台展示优秀小练笔作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冬梅校长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本节课她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旧知,概述内容——聚焦人物,交流感受——创设情景,言语实践。课堂上她巧设情境——招聘大会,为三国人物推荐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单和评价量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三国人物推荐工作</p> 评课议课、互动答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节示范课后,两位送教导师首先对自己展示课的设计意图、达成情况等进行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老师说本次培训学员大部分是年轻老师,她就是想通过一节常态课告诉年轻老师们单元语文要素该怎么在我们的常态课中落实。她说我们要去挖教材,要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然后扎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得到锻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冬梅校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第一解读了单元的语文要素;第二分析了本课教材;第三进行了学情分析;第四介绍了这节课设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三个小组学员代表分别从教师课堂评价、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及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目标达成三个角度进行了观课评价。最后范康康老师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互动答疑环节,周爱平、李冬梅、范康康、孔利平四位导师解答了学员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她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解惑,使学员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范康康老师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局限于在提问策略单元,应该渗透到每节课中。比如课题出示出来后就可以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其次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要及时地表扬并引导“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提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小学低段的写话训练,导师们也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通过美美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是要挖掘课文中可以进行语言训练的点,多进行写话练习;三是要多奖励,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四是要利用好教材的插图,不管是课本的封面,还是课文的配图都可以作为说话写话训练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利用绘画日记来训练写话,为自己的日记配上插图,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孩子们的写话兴趣。</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范康康和孔利平两位导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康康老师带来的两场讲座为《基于单元整体的习作教学》和《基于察学研判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基于单元整体的习作教学》中,范康康老师梳理了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内容,呈现了习作单元的编排思路: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表达经验;习作形成习作单元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基于察学研判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讲座中,范康康老师结合周爱平和李冬梅两位导师的示范课和其他课例,展示了察学研课的魅力,为老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和复制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察学研课,以终为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植入理念:基于学,体现标——评——学的一致性;运用方法:用于学,体现察——研——判的可行性;改变行为:变于学,成为思——做——变的助推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察学研课使备课更有针对性,借助于不同角度的评价量表,用各种真实数据分析授课老师的课堂,使其更精准地了解自己的课堂,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有方向,前进有目标。如果每位教师都经历这样的淬炼,相信济源的教育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孔利平老师以优美的语言带我们叩响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大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针对这个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的误区,出示三点创新之处,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为与会老师展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引导学生积累梳理语言文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对于如何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有了清晰的方向。大家纷纷表示要反复学习讲座内容,研究琢磨案例,帮助自己更有效地落实这个基础任务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之后,班主任王建敏老师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财物安全等方面对全体参训学员进行了安全教育。</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的送教活动在总结中落下帷幕,班主任王建敏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小结,衷心感谢了四位导师的无私奉献和本次活动基地校卢仝小学的高度配合,高度赞扬了全体参训老师认真的学习态度,并对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提高了针对性、有效性,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将先进理念的教学实践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教师互动研讨等形式,为乡镇教师们做了示范,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一些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参加本次送教下乡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回校后一定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的教学,机动灵活的借鉴好的教学经验、方法与学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p>

教学

老师

习作

送教

语文

小学

济源市

范康康

李冬梅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