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晚安”,生命会怎样?(《夏洛特的网》读书笔记)

毛歌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看看《夏洛特的网》第九章最后结尾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晚上,该睡觉了。 威尔布闭上了眼。芬儿开始往家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安,夏洛特!”威尔布说。</p><p class="ql-block"> “晚安,威尔布!”</p><p class="ql-block"> 又静了一会儿。</p><p class="ql-block"> “晚安,夏洛特!”</p><p class="ql-block"> “晚安,威尔布!”</p><p class="ql-block"> “晚安!”</p><p class="ql-block"> “晚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会忽略这样的地方,你的孩子就坐在你的面前,聚精会神地听你阅读,她喜欢你的手指,她的眼神和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你的手指上。(这正是纸质版书让人眷恋的所在。你要知道,你的手指指着那一行字的时候,你实际上在做一件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你在引导一个生命进入另外一个生命,你在引导一个灵魂和另外一个灵魂在一起。这和我父亲教我一只手扶正辣椒苗,一只手慢慢往小土坑里填土一样。)这段对话换另外一个场景,一点也不奇怪。你的孩子每一天晚上临睡前,不也是这样和你对话的吗?“晚安”成为了时间进入寂静之野的世界之前最后一道平静的光芒,这是日常生活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晚安",生命会怎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觉得非要去卢浮宫看艺术,那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你的日常生活。我是最近才知道德国艺术家弗朗兹-马尔克的,我买了一本他的画册,有他的生平事迹,有他关于马、鹿、牛群、骆驼的思考,他说“那些属于动物生命纯洁的感觉激起了存在于我心中的那些善良的东西。”这让我立即联想到《夏洛特的网》,让我再一次沉浸在怀特的理想主义构造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提着猪食去喂猪,看着它们长大,看着它们在草地玩耍,看着它们被抓住,送到屠宰场。这一简单的事实促成了《夏洛特的网》的诞生。我甚至觉得在儿童文学艺术历史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就和我们谈论安徒生,谈论伊妮德-布莱顿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一只猪威尔布需要"晚安",不是你的孩子需要"晚安",不是你的爱人你的妻子需要"晚安",而是你自己需要"晚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需要"晚安",才有可以期待的早晨。</p><p class="ql-block">夜晚成为诗歌的星空,旷野是不息之河的流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安”,是生命艺术奇迹般的形式,内容辽阔无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威尔布当然怕死,当然害怕会被杀死。这是一切猪的命运。人怕出名猪怕壮。当夏洛特告诉它,可以帮助它的时候,它是一种怎样的激动啊?它不安,它希望这个拯救它生命的计划现在就能够出来并且实施。它慌张、紧张,当死亡的消息越来越逼近的时候,生命变得如此的局促惶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的意义是,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如果把死亡理解为突如其来的打击、各种挑战、生活的艰难、困苦、婚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洛特为威尔布提供了面对死亡(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把“死亡"扩展为其他内容)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马上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第二,可以哭,别总是哭,</p><p class="ql-block">第三,别慌里慌张,</p><p class="ql-block">第四,别紧张不安,</p><p class="ql-block">第五,别歇斯底里,</p><p class="ql-block">第六,别耍孩子脾气,</p><p class="ql-block">第七,好好睡觉,</p><p class="ql-block">第八,慢慢咀嚼食物,</p><p class="ql-block">第九,重建自己的生命(原文 build up)</p><p class="ql-block">第十,别丢了魂(原文 don't lose your nerve。nerve有勇气的意思,勇气在法语里是心这个词,不要丢失了勇气,不要丢了自己,也就是,在任何状态中,你都要知道你真正的自己是谁,而不受外在的东西所干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反复阅读《夏洛特的网》的第七章和第九章总结出来的生命得胜法则。从这个角度讲,这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真正的励志经典(故事本身就是励志的),是我们今天到处都在讲如何建设儿童和成人健康心理的核心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样来解说《夏洛特的网》的意图是:我们读这样的经典的时候,速度一点不重要。不要和别的孩子比,他读了多少课外书,不要听另外一个人的喧哗,声称他一年可以读两百本书。你只要一年把一本经典真正读完,比如100多页的《夏洛特的网》,比如700多页的《艺术的故事》,你就对得起经典,对得起阅读两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神生活的发展,从来不需要速度,不需要像健身房撸铁的人那样,一个月就肌肉爆满,心灵的肌肉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日常生活,来自于经典作品的浸润和滋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浸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弄丢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