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宋宫词简介</p><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电视剧大宋宫词还是蛮有味道的。李少红导演活用史料,添和传奇;故事曲折,觅趣无穷;宫庭色彩,艳丽异常。可圈可点也。喻如正史三国志与民间三国演义,后者更让受众喜爱,大宋宫词恰亦正好61集,最后一集倒叙为重复,乃60集也。</p><p class="ql-block"> 大宋宫词是由李少红执导,刘涛、周渝民领衔主演,归亚蕾、赵文瑄主演的古装历史剧。</p><p class="ql-block"> 该剧以刘娥和赵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从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间,北宋真宗时代,名臣、宗族及周边国家之间邦交,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该剧于2021年3月20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视频联合播出,于2021年10月21日起在江苏卫视播出。</p> <p class="ql-block"> “狸猫换太子”简介</p><p class="ql-block"> 赫赫有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发生在宋朝的宋真宗赵恒时期,而被换成狸猫的太子就是宋仁宗赵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想必已经妇孺皆知,但它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并非真实历史。那么此故事的真实历史原型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虽未有“狸猫换太子”之事,但“宋仁宗认母之事”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这件事跟包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当时,宋仁宗认母时,包拯尚未入仕。接下来就讲一讲“狸猫换太子”的真实原型。</p><p class="ql-block"> 刘娥刘太后,当时还是刘美人,她在一寺庙中发现了美貌出众的李氏(宋仁宗生母),于是便将其带入宫做自己的侍女。当时的刘娥十分受宠,宋真宗想立她为后,奈何刘氏家族并不显赫,再者她又未能生下子嗣,没有合适的理由立她为后。但当时还是侍女的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宋真宗与刘氏知道了,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好办法。于是,刘氏让李氏侍寝,李氏果然怀孕了,并生下皇子(宋仁宗赵祯)。宋真宗声称皇子为刘氏所生,并封其为刘德妃。后来李氏又生下一女,被晋封为才人,再后来晋封为婉仪。而刘氏被封为皇后。</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死后,宋仁宗继位,刘氏被尊为皇太后。明道元年(1032年),李氏病重,刘太后晋封李氏为宸妃,遣太医视望,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命。”宋仁宗认回母亲,并尊母亲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壮懿。</p> <p class="ql-block"> 宋真宗赵恒简介</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p><p class="ql-block"> 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定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返京,询以民事,同时蠲放五代以来欠税,鼓励农业生产,促成“咸平之治”。他在位时期开始尊奉太祖、太宗的“祖宗典故”与“祖宗之法”为治国圭臬,从而构建了北宋的正常统治秩序。</p><p class="ql-block"> 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宰相寇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p><p class="ql-block"> 在位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等为相,刘皇后也逐渐干政。此外,他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谒曲阜孔庙、亳州太清宫,广建宫观,粉饰太平,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p><p class="ql-block">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于开封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累谥“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p> <p class="ql-block"> 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简介</p><p class="ql-block"> 章献明肃皇后(名不详,民间相传为刘娥),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p><p class="ql-block">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宋真宗)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为皇后。</p><p class="ql-block">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p><p class="ql-block">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后世艺术形象“八贤王”的原型之一)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p><p class="ql-block">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p><p class="ql-block">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引得朝野非议。宋代之后,随着《狸猫换太子》等文艺作品的广为流传,刘娥在民间被定格在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刘娥结局简介</p><p class="ql-block">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宋仁宗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即刘娥临朝以来的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刘娥的政敌们一律恢复旧有官职。特许丁谓可再次为官,将丁谓从贬黜的远地内迁。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娥崩逝,64岁。</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p><p class="ql-block"> 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旧制,皇后的谥号本是两字,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为四字。</p><p class="ql-block"> 刘娥死后,宋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仁宗认母”遂成为轰动朝野的大事。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即刘娥)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p><p class="ql-block"> 宋代之后,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的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戏曲《金丸记》,尤其是后来《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广为流传,使得这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文学、戏曲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 郭清漪结局简介</p><p class="ql-block"> 话说电视剧《大宋宫词》里面的郭清漪,她可是赵恒的原配妻子,最重要的是她的家世很好,所以可以帮助到着很很多。不过赵恒对她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然而赵恒喜欢的其实是刘娥。那么郭清漪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郭清漪是赵恒的原配妻子,她的家庭条件也非常不错,是家中的嫡女,最重要的是,郭家雄厚的实力,为赵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郭清漪虽然和赵恒结婚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赵恒对郭清漪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在郭清漪生下孩子之后,赵恒将刘娥带回了家,并且非常宠爱刘娥,郭清漪也非常无奈,她刚生下孩子就失去了宠爱。</p><p class="ql-block">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郭清漪的孩子去世了,即便后来她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是郭清漪的儿子赵佑,在八岁的时候还是因为意外去世了,毕竟太子这个位置,有太多的人觊觎,想要平平安安的长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郭皇后也因为这件事情备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她也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人,这一生都生活在悲痛中,赵恒也真的是不懂得心疼人</p><p class="ql-block"> 据悉,郭清漪的原型人物便是宋真宗的第二位妻子,章穆皇后郭氏。历史上,郭皇后是山西太原人,她谦约惠下,性恶奢靡。郭家人入宫拜见的时候,如果服饰华侈,郭后必加戒勖。及郭后崩丧,真宗深为嗟悼惋惜。礼官奏皇帝七日释服,真宗特诏增至十三日。太常上谥曰庄穆皇后。皇后弟崇仪副使郭崇仁封为壮宅使、康州刺史,侄子郭承庆、郭承寿皆迁官。大中祥符中,加封郭皇后母高唐郡太夫人梁氏为莱国太夫人。宋仁宗即位,升祔真宗庙室,陪葬永定陵,改谥“章穆皇后”。</p> <p class="ql-block"> 宋仁宗赵祯简介</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p><p class="ql-block"> 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p><p class="ql-block">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其间,辽朝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p><p class="ql-block"> 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p><p class="ql-block"> 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在东京福宁殿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全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又作‘濬’)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永昭陵。</p><p class="ql-block"> 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其诗。</p> <p class="ql-block">附注:赏析大宋宫词,史料传奇,各耐寻味。图文主要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