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探享不只春

老英

<p class="ql-block">  这里,在法国没有多少文旅名气,但旅游文化资源的丰盛,去过的人却会有类似“高手在民间”一样的赞叹!</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们先展示几张走马观花所拍的影片,便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巴黎的2月,仍料峭寒多。趁着乖宝贝幼儿园(学校)放冬假,在2月中旬末,女婿女儿带我们历时9天,来了一次去南法正南的地中海西段的湿地区度假,图过探春享暖的休闲游乐。民宿租居在马赛与蒙彼利埃间的一个叫艾格莫尔特市的泊船港小区。这里紧邻老城,运河水系成网,若小区乘船,可很快达到周边的老城、海盐场、盐湖和地中海上,开车不会超过10分钟。周边50公里,最远80公里的车程,还有不少风景地。由此可想像,这里会演绎多少乐趣,拍到多少美片。</p> <p class="ql-block">  这次度假游,不仅感受到巴黎还末到来的春暖,带乖宝贝赶海玩沙,而且有了更特别的收获,让我们观赏到“粉色生态美”、“古建筑壮观”、“西班牙风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粉色生态美</span></p> <p class="ql-block">  抵达艾格莫尔特的第2天,我们去海盐场,不仅感受到法国最大的制盐场是何等的规模壮观,而且被其可能称之为全球少有的色彩景像所迷住了!一汪汪粉色的湖水与白色的盐山、黄色的老城相映成趣,还有那身姿修长、风度优雅的几只火烈鸟现身亮相,呈现出美不胜收的开阔景像。</p> <p class="ql-block">  粉色生态链是这样生成的,独特的盐水湖环境和地中海气候,让这里繁殖着一种粉红色的藻类,让湖水在阳光下呈现为粉色,湖蝦吃粉藻变成粉蝦,火烈鸟吃粉蝦浑身变成粉色为主色调。天暖后粉藻生长旺盛起来,所以,5月后的阳光下,湖水会更多地显出粉色来,法南湿地就有了更多的粉色生态美。 </p><p class="ql-block"> ( 下官方展示图是南法地中海岸湿地区,其中有不少粉色区域,这也是火烈鸟主要生息繁殖地 )</p> <p class="ql-block">  自盐场观得火烈鸟靓镜后,我们就开始相机寻找火烈鸟聚集地,先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4次找抵,如最</span>大盐湖、金色池塘、葛桥湿地公园等地,企图能更多地欣赏其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火烈鸟身粉自带三分喜,湖上似真正的天然巴蕾舞演员,行则高雅,静也柔媚,总是婷婷玉立,集群时更显合拍协同之阵势。单飞似流星,群翔如彩虹。捕拍其特写镜头,可发现其多成双成对,夫唱妇随,不乏含情脉脉、相濡以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转入蓝调时刻,也能出彩,火烈鸟栖息地多了几分神秘的氛围,火烈鸟身色让其更加靓丽。当然,红霞出现,天地相映,会让粉色生态美更加凸显。火烈鸟似有灵犀,我们见证了辉煌场景,无数火烈鸟聚集一塘,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个霞染天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古建筑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  南法湿地区域及周边,曾是古罗马的统治区域,因而这一片区有较多的古罗马以来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其中不少大型历史建筑保存至今较为完整,如尼姆古竞技场、阿尔勒古竞技场和加尔古桥渠、阿维尼翁断桥等还被列为世界文化历史遗产加以保护。我们分别参观了尼姆所在地的古竞技场和加尔古桥渠,专程打卡了阿维尼翁所在地的断桥和罗马教皇宫,所见其势恢弘依旧,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尼姆古罗马竞技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span>据介绍,古罗马时代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共建有400多座竞技场,遗存至今的只有30多座,而尼姆古罗马竞技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唯一保存原貌最完整的古罗马竞技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这里较地中海东部沿岸火山地震少,又少于战火袭扰。我们穿行于古建筑的大尺度空间和艺术氛围中,见不时有人想像古骑士而作秀起武,也胸中风云激荡……</span></p> <p class="ql-block">  尼姆古罗马竞技场周边还有多处古罗马重要遗存。在古竞技场内或旁边的市博物馆内,也展示了本地区的其它重要历史遗存模型或图示,如加尔古罗马桥渠,形似祭祠用的古罗马方座礼堂和大寺塔等重要遗存,在古竞技场,我们登高俯瞰市容时遥望到大寺塔尖顶,另专程去参观了加尔桥渠。</p><p class="ql-block"> 加尔桥渠是公元一世纪兴建的桥与渠2合1建筑,主要功能是将20多公里外的泉水引到城内供武士和市民沐浴享用。可想像当时古罗马生活的讲究程度。现在,桥的功能仍在发挥,可通游人和车辆。这里周边,已开发成为生态农果园区。远处,又一处古城堡正等待游人光顾。</p> <p class="ql-block">  阿维尼翁断桥座落在古城边上并与古城连为一体,通向教皇宫。它是公元11世纪左右由一基督教圣徒,根据基督传言要在罗纳河上建桥的圣旨发启,在13世纪历时百年建成,原石桥连接两岸城堡,桥中设有可通船的开合木桥,成为中世纪一圣景。后因小冰河气候变化,洪水泛滥冲击,形成断桥格局。现博物馆根据考古和地质科研复原出3D图,可想像其当时的繁华与壮观。</p> <p class="ql-block">  阿维尼翁桥的建设似乎也呼应基督教中心由意大利半岛一度向罗纳河流域的转移。公元13世纪后,连续有5位教皇选择在阿维尼翁主持教务,时长近200年。因而,在这里形成了仅次于罗马的庞大基督教建筑群,并与阿维尼翁断桥连成一条美丽壮观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西班牙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三天去了地中海边的小城,其法语音译名太长,意思为海上圣马丽。若不与你介绍这还在法国境内,你可能以为已到西班牙,我就直称为西班牙风情小镇。我们停车入口旁就是一座可容万人观坐、主体白色、点缀红色的斗牛场,其为本镇的最大建筑单体。全镇建筑皆是白墙红瓦,就连小镇中心教堂的钟楼顶也沾上此种风格。小镇居民看上去较他地法国人更显闲散而不失彪悍。</p> <p class="ql-block">  但我明确地感受到这次南法游的第三个特色为“西班牙风情”,还是在离开我们民宿地前一天,在艾格莫尔特老城与其邂逅的兴奋。</p><p class="ql-block"> 这天,当地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传统冬日节,暨斗牛、奔牛等西班牙风情十足的活动。观看中让人一样的紧张,甚有血喷感,但见有了一些安全改进,牛角上了护套,人与牛之间安装了便于人参与和躲避的钢栏,刀刺猛牛的血腥情节已无。每年伤人事件少了,人们的参与度仍然不减,已发展成一种文化传承活动和标识。</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斗牛是围场一圈,仅人与牛的博弈展开,则奔牛是从城外启始,成一条道,骑士驶马引牛的奔进城内的较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观看一场西班牙式的斗牛奔牛活动,给了我们的南法游一个意外惊喜的高潮结束和意尤未尽的愉悦!</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想起自己很早就产生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法国,却成为全球第一游客量的国度?这次名不见经传的南法游,或许是一个解答。</p> <p class="ql-block"> 影像 文稿 编辑: 老 英</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0日成册于巴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