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怒江·探秘独龙江

季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南版图的西北端,有一个沿边境线分布的狭长形区域,在全省经典旅游线路中常常被忽视。所以,当你走过了云南许许多多的地方,看过了无数的山山水水,却不知道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隐世秘境,值得你去探访,这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9年底,获知怒江美丽公路通车后,本打算去走走,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直到2023年2月下旬,当独龙江景区最后一次解除封控,我们才得以随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大马旅行》走进怒江,去探秘号称中国最后的净土——独龙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怒江州,州府驻泸水市六库街道(此前称六库镇),距昆明 614 公里。辖 1个县级市--泸水市(人口 19 万)、1个县--福贡县(人口 10 万)、2个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口 4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人口 22万),总人口55.7 万。在云南省 16 个州市中,按土地面积排第 15,按人口排第 15,按地区生产总值(GDP)排第 16,车牌云 Q。</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昆明启程全高速进入泸水后,走219国道(怒江美丽公路),一路与怒江相伴,逆水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不仅塑造了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赐予了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版块挤压出横断山脉四江并流奇观(我们熟知的三江并流不含独龙江,但从卫星地图上可明显看出)。大山大河连绵相间,共同组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高山大峡谷群,怒江州就处在三山夹二江的峡谷中,处在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充满野性的怒江,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奔涌而下,在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怒山)夹持下一路向南,腾跃三千里入海,把最温柔灵秀的一面留在了怒江州境内,孕育出一方令人向往的奇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巴车出泸水23公里,到达第一个景点,登埂澡塘。这里是怒江最有名的民俗活动的地方: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散居在怒江各地的傈僳族人都会汇集到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会。没有遮拦,男女共浴,他们用天然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平安和吉祥。因时间有限,我们选择了最简方式仅泡泡脚,大致感受一下。怒江上见到最多的便捷交通是溜索,许多团友都溜了一把,让这个迫于无奈而建的过江装置似乎有了新用途——惊险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怒江天险“老虎跳”,位于泸水市称杆乡境内怒江段,这里江面很窄约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峭壁如削,江中有一块2米见方的巨石横卧江心。老虎跳的名字源于一个受魔法变成老虎的英俊王子,跳过巨石过江与心爱姑娘相会的古老传说。驻足细观,只见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神秘飞来石,石重约500吨。真实记载是: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落入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教师宿舍小庭院内,而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毫发无损。天亮后人们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都没有巨石滚落的痕迹,于是将巨石命名为飞来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人为此赋诗一首:神石似是天上星,羡慕人间诵读声;悄然飞来立庭院,愿在长夜伴寒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怒江最美风景之一:老姆登村。“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下车两脚刚踏上村道,便被优美的风景深深吸引,看来“中国最美村寨”的名声真不是吹的。太多的自然景观让团友们直呼:太美了!美到你随便取一个景,都能拍出梦幻般美妙的照片。当看到由法国传教士建造的百年基督教堂现今还在使用时,感觉却有些惊奇,很难相信大山深处的怒族人居然信仰基督教(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怒江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教堂)。一脸懵圈的我顿时联想到“人神共居”这个词,世间本没有神,此时此地,在室外倒影清晰的肃穆教堂里,在村民虔诚的明亮眼神中,你会觉得,神就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村寨对面的高黎贡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而观赏它的人好像受过洗礼,心静如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子罗,傈僳语是“好地方”的意思,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曾是怒江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1974年州府迁至六库镇)。因存在滑坡隐患,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知子罗从县城规模“沦落”成了一个村,不爽但面子大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知子罗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格局和风貌,显得陈旧的建筑让人恍然回到了过去。村里的“大街上”店铺蛮多,水果蔬菜土特产琳琅满目,烟火气十足。家人买了些核桃仁,挺好吃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矗立于峰顶经过上万年或上亿年的构造变化和风雨溶蚀而形成一个的月形洞孔,就是怒江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石月亮”。远远望去,石洞恰似一轮明月高悬于峰海山林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昼夜不落,其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美风景之二:丙中洛。怒江北进西藏的茶马古道滇藏线上,丙中洛是必经之地。如今丙中洛是著名进藏线路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的起点。境内嘎娃嘎普雪山海拔5128米,是怒江州的最高山峰,与怒江第一湾、石门关、以及茶腊村、雾里村、桃花岛、贡当神山等风景名胜,勾勒出丙中洛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画卷,让人心驰神往。丙中洛地处怒江大峡谷最深处,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有水稻、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种植,被誉为怒江小康普和人神共居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丙中洛镇位于贡山县北部,原名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傈僳族迁入居住后,加上洛的音,变为今天的地名。1916年称菖蒲桶行政委员北保董,1988年改丙中洛乡,2011年撤乡设镇。镇内32个自然村中,甲生村、秋那桶村2017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村落中的木楞房、青石板屋面、单木楼梯等,独具当地民族风格,透过它可窥见沿着人类早期穴居、巢居脉络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门关其实是一个峡口,最窄处仅二十余米,两座绝壁直插江中,如刀劈斧削的大门,怒江到这里好像被卡住了似的,夺路而出,往丙中洛流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怒江冲出石门关后,因重山阻隔,只能弯弯曲曲向前闯,最大的一道弯出现在丙中洛坎桶村(湾中心的村子),江水到这里一反常态,平缓柔软地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形成了神奇的“怒江第一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片中的桥,细数能分出共有五个(座)。最原始的索道钢绳还保留着,三座吊桥已废弃二座,在用的一座比较新也宽大,再就是现代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公路拱桥,它们同框出现在画面里,一起见证着岁月沧桑与时代的变迁。吊桥的那一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翁里段——绝壁上开凿出的一条人马通行便道,直通雾里村。它始建于清代,路长1182米,高2米,宽1米,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至今依然在使用并供游人一饱眼福的茶马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美风景之三:雾里村。一个美丽的小山谷中坐落着一个美丽超凡的小山村,美得让人陶醉!雾里村背靠青山,面朝怒江,炊烟袅袅,显得格外的清秀幽静,幽静得不忍去打扰。漫步在山村小路,小雨中清风阵阵,透着最纯正的自然清香。村民既“土”又参杂了现代元素的生活,仿佛时光穿越,游离在古老原始与进步发展之间,妙趣横生,惹人羡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雾里村不通公路,但有两条通道进入。一是上面说到的吊桥走茶马古道,二是从新建的吊桥过江后走阶梯栈道,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背,笨重的物件是很难运进村的。修路架桥在当今中国也就是小事一桩,这个现状无疑是人为的一种保留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贡山县城。云南最小的县城,常住人口3.8万,建成区面积1.24平方公里。我们下榻于县城中的林栖谷隐酒店,虽标称舒适型,但你可别小看了这家几乎全新的酒店,光是房间里的智能马桶、小度智能音箱大金刚,就足以让省城来的我们大开眼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江——中国最后的秘境。贡山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族系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族名为 1952 年周总理所取,整族人口 7310 人,有独龙语,无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4 年元旦前夕,老县长和县乡主官共同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况及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的喜讯,习近平回信祝贺。2015 年 1 月习近平到云南考察时与当初写信的 5人和 2位独龙族妇女在昆明见面。2019 年4月 10 日习近平给独龙江乡回信祝贺独龙族整族脱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担当力卡山位于中缅边境,东坡属贡山县,西坡为缅甸,是两国的分界山。独龙江乡就坐落于担当力卡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峡谷中,这里居住着被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也有在世为数不多的高龄纹面女(据说,独龙江纹面女年轻时都很漂亮,为了躲避西藏有权势之人强掠为奴而自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江之所以鲜为人知,是因为高黎贡山的阻隔,修建进山的道路极为艰辛。目前独龙江公路等级为四级,旅游大巴无法进入,私家轿车容易刮底,如果不是自驾,游客只能在高黎贡山另一面换乘当地越野车、SUV或其它底盘高的车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没有公路时,进入独龙江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步行,须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贡山,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茫茫雪地,才能到达1300米海拔的独龙江。即便是1999年最早通车的公路,每年11月到来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直到2014年在不易积雪的海拔高度上修通了单体长度6.68公里的独龙江隧道,避开了封山大雪,才结束了一年中有半年与世隔绝的窘况,也才有了今天的独龙江旅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美风景之四:贡山独龙江。据《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记载,贡山县因高黎贡山而得名。而贡山独龙江,犹如一条翡翠般的巨龙,镶嵌在谷深峰奇岭秀的峡谷底部。大山与江川辉映,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神奇,在这里可以触摸生命最古老的记忆,倾听山河大地间生生不息的心跳。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特有的奇异习俗,记载着独龙族神秘的文化符号,是一首从蛮荒远古到现代文明的史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独龙江普卡旺村(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水的村庄,古朴的自然风光以及碧蓝色的普卡旺河(独龙江支流)。过去与世隔绝,现在是与世无争。走在晃晃悠悠的吊桥上,别提有多惬意了,一个个打卡拍照忙的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江具有代表性的龙元村,整村布局规整,房屋统一,是贡山县扶贫搬迁安置的一个缩影。村内配套设施齐全,有卫生室、学校、球场,水、电、广播电视信号、5G网络、微信支付、电商和直播。自全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古老的世居民族独龙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一步跨千年的发展奇迹!因团队有预约,我们有幸见到了一位82岁的纹面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怒江州的最后一次晚餐,我们团队受到了傈僳族村民的热情款待----手抓饭大餐,配傈僳族同心酒。朴实好客的傈僳人,用篝火晚会的形式为我们送行。狂欢人群中有一个4岁多的傈僳族小女孩,备受团友青睐,争相抱起来合影。这是手机里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这次怒江之行最完美的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悉:受近期持续降雨降雪影响,独龙江公路沿线自然灾害频发,道路损坏严重。2023年3月4日起,独龙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时间为一年。每天07:00~20:00期间,采取公路半幅通车或间歇式放行方式。来源:贡山发布 独龙江旅游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 季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 季风 + 网络(少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