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經》第五十九章 不盈

棋棋爱中医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8日是第113个國際婦女節,我國第100个婦女節。</p><p class="ql-block"> 首先借美篇㊗天下勤勞善良的婦女們健康快樂🎉</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德道經》課的學習也正好是這一天,讓我們勤勞善良的婦女們,接受祖先無限智慧,變成才貌雙全,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現代女性。</p> <p class="ql-block"><b>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b></p><p class="ql-block"><b>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儼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渾呵!其若濁;曠呵!其若浴。</b></p><p class="ql-block"><b>濁而靜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b></p><p class="ql-block"><b>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b></p><p class="ql-block">小馬老師:王弼版和帛書版可以互相參考看。</p><p class="ql-block">這章是講修道人應該表現出的樣子,所以是<b>“古之善為道者”</b>這樣便於理解這一章。現在的語境用<b>“深不可識”</b>(王弼版)能更簡單的認識,就是用眼睛是看不明白修道的人。如果用<b>“深不可志”</b>(帛書版)我們需要用語言再解釋,所以<b>“識”</b>比<b>“志”</b>更便於理解。因為看不明白修道人,所以舉例來說明,便於瞭解他們大概是哪一類人群。</p><p class="ql-block"><b>“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儼呵!其若客”</b>這是外人看修道人的樣子。這類人非常謹慎,對於冬天涉水就像儒家講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對於這種危險的事,本身是不願意去做的,所以態度是很謹慎的;看上去好像也沒有禮貌,因為他們很害怕被打擾;莊嚴肅穆好像去別人家做客一樣,明明已經認識十幾年了,但還是很客氣,很嚴肅。這是外人看修道人的樣子,當然也有熱情的修道者。以上是普通人眼裡的修道人。那麼修道人的本質是什麼樣的呢?<b>“渙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渾呵!其若濁;曠呵!其若浴。”</b>這是老子對修道人下的定義。這是修道人的本質。渙就是渙散,這裡表示就是心胸豁達,<b>“其若淩澤”</b>就是冰釋前嫌,不去計較;就像混沌狀態,非常質樸;像山谷一樣曠達。總的來說,就是讓你看不出來修道人,好像有一層泥巴一樣,所以把<b>“渾呵!其若濁”</b>放在最後是對修道人的總結句。就是看不明白。</p><p class="ql-block">這章的重點不是叫我們怎樣去看明白修道人,而是教我們怎樣向修道人去學習。<b>“濁而靜之徐清”</b>我們能做到<b>“靜”</b>,就會慢慢把<b>“濁”</b>變為<b>“清”</b>了。如果能夠重視<b>“靜”</b>我們是可以活的長久且很好的。</p><p class="ql-block"><b>“敝而不成”</b>不成不是不成功,而是不凸顯的意思。“敝”在這裡是褒義詞,可以理解為藏著的意思。不光鮮亮麗,是修行的第一步。修行人不是以凸顯,張揚為目的的。</p><p class="ql-block">這章重點就是講<b>“不盈”</b>,<b>“不盈”</b>就是不要盈滿,始終維持看上去破破爛爛的樣子,不去盈滿才是長久之道。前邊對於修行人的描述是讓你看不明白,之所以這樣就是保持了<b>“不盈”</b>。長期嚴格要求自己<b>“敝”</b>的結果。</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個人對這章的看法,歡迎大家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p> <p class="ql-block">你想成為才貌雙全的仙女嗎?</p><p class="ql-block">來吉祥讀書會吧!</p><p class="ql-block">給你一雙翅膀,幫你實現夢想!</p><p class="ql-block">下週三,不見不散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