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之七——都江堰

不老松

<p class="ql-block">1月11日我们由成都租车来到都江堰景区,预约的导游小姐姐带领我们对都江堰景区进行浏览参观。</p><p class="ql-block">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南桥。</p> <p class="ql-block">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游的岷江内江上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宋以前无考,始建无考。原名“凌云桥”,后改名“凌虚桥”。清代易名“普济桥”经历了由绳桥、土桥到钢筋水泥与木结构结合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现存南桥为2008年10月震后所重建,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天府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入口,看到堰功道右侧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上雕刻着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题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走进都江堰景区,正门到伏龙观前,有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道,名为堰功道,道首右侧,铭刻有都江堰著名作家马瑛所撰《堰功道碑记》,为了纪念治水先贤而修建的堰功道,道两旁有十二尊功勋卓著的历史治水护堰人物铜像,讲述都江堰长达2200多年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两侧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石雕龙头吐水。</p> <p class="ql-block">走到堰功道的尽头,抬头望去,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雄伟庄严的庙宇伏龙观进入眼帘,</span>伏龙观与堰功道用42级石阶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p><p class="ql-block">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观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正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p> <p class="ql-block">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殿中还有出土的石水槽、石马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走出伏龙观,拾级而上就能从下游看到宝瓶口。</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开凿的一个口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span>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span></p> <p class="ql-block">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早上走到宝瓶口的观景台时,飞沙堰还没有水漫过,走到飞沙堰观景台时,江水已经漫过飞沙堰,流向外江。</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堰</p><p class="ql-block">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p> <p class="ql-block">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赏完飞沙堰往上游走来到鱼嘴,导游小姐姐讲解:</p><p class="ql-block">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p> <p class="ql-block">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岁修制</span></p><p class="ql-block">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称为“穿淘”。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p> <p class="ql-block">鱼嘴利用人的智慧,进行自然分水。在外江现代修建的大型分水闸,实现了人工分水。</p> <p class="ql-block">观赏完鱼嘴,走到安澜索桥,穿内江到东岸,出都江堰景区北门,结束都江堰景区行程向青城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桥1974年建,为钢索混凝土桩。</p> <p class="ql-block">在夫妻桥打卡的小夫妻还真不少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