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早春时节,教师们相聚太原,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我们在交流合作中成长,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深理解、萌发新的认识。乘风破浪争朝夕,不负韶华楫前行,以优秀教师为榜样,追光前行。</p> <p class="ql-block"> 3月4日上午第一节,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白皛,为大家带来六年级古诗《十五夜望月》课例展示。课前,教师先检测学生们收集有关月亮的诗句的情况,课中,教师以解诗题入手,为整首古诗铺垫了悲伤、寂寥的氛围。在整节课中教师注重以读悟情,通过师生对读、节奏划分读、想象画面读等美读方式,带领学生们体会王建在中秋节是的所思、所想、所感。</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白皛老师为大家带来基于核心素养的诗教课讲座,白老师以“什么是诗教?什么是文化的魅力?”两个问题展开,通过举例深入讲解,告诉我们,诗教课不仅仅是学诗,而是通过诗去教文化,通过诗去育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上海市写作学会会员,中国吟诵学会会员朱煜老师为大家带来课例展示《我变成了一棵树》。整节课思路清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梳理全文,是故事的发展一目了然。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们找出文中有趣的句子,来深入课文,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3月4日下午第一节,由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张学伟带来五年级观摩课《学写倡议书》。课程开始,张老师以一首自创歌曲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张老师带领学生们梳理倡议书格式及内容。在此基础上张老师为同学们引入新话题—新冠疫情,并列举了新冠疫情期间做出贡献的英雄事迹与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事迹。学生们在观看事例后,开始倡议书创作。最后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 鱼利明老师带来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整节课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鱼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美读方式,带领学生们走入情境,深刻感受人物品质。在课程最后,鱼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小说的特点及小说三要素。课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所学的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往往最难的是走出第一步!通过培训,我不断学习内化,加强了自身的认识,同时也给未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加深了指导。未来,我会以优秀为榜样,追光前行,踏实工作,潜心教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