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岁序更替,暖阳迎春。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数学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发挥教研组优势,精研备课。四年级组数学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听评课、单元集体备课和课时备课研讨活动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备课一开始,是由王立玲老师进行《加法交换律》这节课的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王立玲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这一节课。王老师以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猜想,通过举例验证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结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交换律在其他算式中也适用吗?”通过结论引发猜想,学生很自然列举了乘法、多个加数、减法例子进行证明,从而得出在乘法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结论。结论的得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最后</span>王老师通过梳理环节带着同学们复习一、二、三年级时交换律的应用,体现了跨单元教学的理念,也加深学生对交换律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后,王老师根据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聆听的老师们也对《加法运算律》这节课做出有效点评,老师们认为王老师整节课将跨单元整合体现的淋漓尽致,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比如教师在计算题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多让生说,教师少重复。</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首先由尹素龙老师主备《运算律》这一单元。本次集体备课尹老师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及学习评价建议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剖析。</p> <p class="ql-block"> 庞建伟老师对第三单元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等课时进行了分析。</p> <p class="ql-block"> 马金霞老师为大家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单元分析。 她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及学习评价建议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她认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的数与运算这一主题。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王俐川老师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等重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课时进行了详细讲解。</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们就备课展示的环节积极讨论,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大家通过交流,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也拓展了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教研之花常开,教研之树长青,教研之路长远!在这次集体备课中,我们各抒己见,提出看法,不妥的否定,可行的进行完善,大家集思广益,在这样一个发挥各自智慧的集体中,得出一个完善的教学设计。正所谓,教学是一门厚重的艺术,备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此次教研活动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风采,真正达到了取长补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