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过后,练太极拳有这么多好处,你知道吗?

武汉陈炳太极院张朋老师

<p class="ql-block">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春天的“复活节”,惊蛰一到,万物复苏、万病起发,春芽和病毒同时复活。它的特殊性在于:“惊蛰”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不讲究“补”而讲究“防、养”的节气。这件事情忘记了,吃灵芝都没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与形体五官等组织相联系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脏腑、经络、气血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在“心——君主之宫”(大脑皮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统率与协调下,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维持阴阳平衡。太极拳,根据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学说创造的锻炼方法和动作要领,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意气为君骨肉臣”。在练习时做到心神安静,内外放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形合一,意气相依。还要严格正确的运用太极理念长期锻炼,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强心:</p><p class="ql-block">“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传统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可使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瘀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养肝:</p><p class="ql-block">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眼神贯注动作,动作圆活连贯,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健脾:</p><p class="ql-block">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补肺:</p><p class="ql-block">练传统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肺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p><p class="ql-block">练拳时使肺的呼吸与皮毛的开合联系起来,与动作的开合虚实和起伏转换结合起来,练拳后皮肤温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水道的通调,并能充卫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肤润泽,感觉灵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固肾:</p><p class="ql-block">传统太极拳论认为“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练拳时十分重视肾之府——腰的作用,以腰为轴来带动四肢和全身协调运动,使劲路完整,气机畅达;要“牵动往来气贴背”、“中气贯脊中”;还要悬顶、吊裆、提肛、尾闾中正,以加强肾命并调通任督二脉之气。并且以心为令、气沉丹田,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就加强了两肾和命门的功能,使肾精充实、阳气旺盛、行动轻捷、二便调和、骨强齿坚、发泽耳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益脑:</p><p class="ql-block">脑为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汇之处,为生命要害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传统太极拳通过心静用意、心神安定,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锻炼作用,加强了大脑的调节功能。</p><p class="ql-block">又因肾主骨,骨生髓,肾通大脑,所以肾气旺,任督二脉畅通,就能使髓海充实、精神饱满、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起到开发智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七、调气和血:</p><p class="ql-block">练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滞”。这样可以使全身之气机通调无阻,气运血行,血脉自然和顺。</p><p class="ql-block">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太极拳以气运身和“运劲似抽丝”的练习方法,通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的轴心运动,周身关节之间,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缠绕往来以畅通经络,调和气血。这样就可以达到气运血行、血旺气足、血脉和顺、气机畅达、精力旺盛、抗病力强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炼性、怡情:</p><p class="ql-block">长期传统练太极拳,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性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传统太极拳后,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恬淡安然,不为七情、六欲所困扰。如有烦恼,在大自然之中,觅个幽静之处,练练传统太极拳,可使杂念消除、心平气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余学后,休息闲暇之时,练习太极拳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健康的消遣、高尚的娱乐和良好的情感操练。</p><p class="ql-block">所以,传统太极拳是一种心身俱练、神形双修的保健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太极坚持下来会发生什么?</p><p class="ql-block">(1)越来越勤奋:练太极是一个从懒惰到勤奋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摈弃越来越多的坏习惯。每个坚持太极一年以上的人,都不会是一个懒惰的人。</p><p class="ql-block">(2)抗压能力越来越强:现代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练太极的人每天抽出1-2个小时会缓解一天大部分的压力,心情自然会舒畅。身体的强壮,品性的改变也会让一切压力变为浮云。</p><p class="ql-block">(3)魅力会增加:由于形体的改变,各种激素的分泌会让美丽值大大提升,因为练太极而得到的自信也会异于常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品味越来越高:练太极拳一步一景,可这一步一景,并不是像旅游观光那样容易,只要是迈动脚步景色就来了,太极拳的一步一景,要靠静心慢练的品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缓解焦虑情绪</p><p class="ql-block">太极后,精神状态饱满,“白天”的时间被拉长了,感觉比别人多了2个小时,不是时间在追赶你,而是你在指挥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纷杂的事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有效提高人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学生党:当你练完太极,吃完早餐,散完步,做完早读,回来发现舍友才刚起床,人生赢家有没有!</p> <p class="ql-block">上班族:当你练完太极,吃完早餐,干着活顺便喝着早茶,却发现同事还在为迟到焦虑,人生赢家有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自信、自律、自由有这样一个人,每天早上4点起床,9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他说过:“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自信则是从自律来。自律就是严格控制自己的时间。”这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乔布斯!太极的终极目的也是自由。自由来自自信,自信来自自律,自律来自每天的自我练习,自我练习来自于每天的早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一个人学拳、练拳的拳品,可以认识一个人,因此说拳品即人品。所谓拳品,就是说一个人学拳、练拳时所表现出来的举止行为,包含精神面貌。因此,要认识一个人,较简单的方法是和他一起学拳、一起练拳,从他选择什么时候练拳、如何练拳、为什么练拳、练拳的样子和态度怎样,大概可以认识他是怎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练拳讲究“道”,因而有“拳道”,这个“道”字是指“通达”、“道路”的意思,而“拳道”是指这条道路通达到净化心灵,善化社会,美化人生,文化世界的过程,是使人充满快乐的方法,于是“拳道”的表现就会有一些礼节秩序和形式。</p><p class="ql-block">“道”,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所应遵行、修习、宏扬的途径,它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的开展、自我的净化,它与信仰、祈祷、崇拜无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称为‘宗教’的成分,它是一条通过道德、理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终实相、圆满自在、快乐与和平的途径,这种途径必然是完善的途径,练拳就是遵行这条寻味的途径而成拳道。</p><p class="ql-block">练拳之拳道,应该是正道,因为,它不仅是追寻感官的舒适,也不是经由各种精神苦行来寻求快乐;而是经由身心和精神的全面满足来达到享受快乐的目的。“拳道”的这个“道”必须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才是合乎善念的“正道”。由正道引导,构成一个平衡的修习,迈向享受快乐的道路,因此“练太极拳”就是一种修行,也就形成“拳道”了。</p><p class="ql-block">练拳需要宁静,宁静能够养生,能够开悟,能够生慧,能够明道。宁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宁静不是平淡,更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于宁静中触景,得大智慧,大彻大悟,所以练拳必须由宁静做起,宁静就是一种修行。</p><p class="ql-block">诸葛亮《诫子书》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p><p class="ql-block">练拳之道,是在长期练拳过程中,从内心走向外在世界,再从外在世界回到内心形成的一条道路,也就是能从简单走向复杂,又能将复杂归于简单,自由自在的往来。</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不能从内心走向外在世界,是缺乏自我完善的能力;不能从外在世界回到内心,是陷于妄想执着。没有要求人人一定要接受学拳、练拳,接受拳道,但必须明白,学拳是一种享受,而练拳是一种修行,没有修行的享受不是正道,因为,它仅追寻感官的舒适,不是完善的舒适,不是完美享受。</p><p class="ql-block">练拳是依循高尚的举止,文雅的行为规范,用这些外在形式培育与发展内心的端正与成长,也藉此提升了人格,享受真正的善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味,每一种拳术之美都会给人不同的震撼。人不必想占有喜爱的一切东西,人是有思维的,这种思维随时都在变,没有一种喜爱是永恒不变的。</p><p class="ql-block">所以,用一种平常心态去品味一套拳,就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练太极将是一场至高无上的修行。</p>